摘要:目的 總結宮頸接觸性出血的病因分布特征,并對患者給予TCT聯合陰道鏡檢查,探討聯合檢查的臨床意義。方法 選取我院近兩年收治的120例宮頸接觸性出血患者作為觀察組,對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主要包括婦科查體、TCT及陰道鏡活體組織病理診斷結果。另選取同期就診患者120例無宮頸接觸性出血患者作為對照組。結果 觀察組宮頸接觸性出血病因較為廣泛,主要原因為宮頸柱狀外翻、宮頸炎癥、宮頸息肉等;進行細胞學檢查分析得出觀察組TCT陽性率及高級別病變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結論 宮頸接觸性出血在臨床上以宮頸柱狀上皮外移為主,臨床應高度重視宮頸接觸性出血患者,必要時行TCT聯合陰道鏡檢查可提高宮頸病變檢出率。
關鍵詞:宮頸接觸性出血;病因分布;TCT;陰道鏡檢查
Abstract: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causes and distribution of cervical contact bleeding,and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CT combined with vaginal examination.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120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ontact bleeding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in recent two year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including the pathological diagnosis of gynecological examination,TCT and biopsy.In the other 12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ervical bleeding as the control group.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cervical contact bleeding due to more extensive,mainly including cervical columnar valgus,cervicitis,cervical polyps;cytology analysis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positive rate of TCT and high-grade lesion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s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Cervical contactive bleeding in clinical on cervical columnar epithelium transplantation,clinical shoul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cervical contact bleeding,if necessary,TCT combined with colposcopy can improve the detection rate of cervical lesions.
Key words:Cervical contact bleeding; Etiology; TCT; Vaginal examination
宮頸接觸性出血(CCB)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其發病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宮頸柱狀外翻是較為常見的原因,其他的多種疾病均可導致發病[1]。本文探討了宮頸接觸性出血病因分布及TCT聯合陰道鏡檢查的臨床意義。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近2年收治的120例宮頸接觸性出血患者作為觀察組,患者的平均年齡為38歲,所有患者均有性生活,經過婦科檢查時有宮頸接觸性出血,平均病程為0.5年。另選取同期就診的120例無宮頸接觸性出血患者作為對照組,患者的平均年齡為37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對比分析不具有差異性,可進行研究對比。
1.2方法 ①婦科檢查及分泌物常規化驗:行婦科檢查記錄宮頸、陰道及分泌物形態性狀,取分泌物送檢白帶常規及細菌性陰道病檢測;②液基薄層宮頸細胞學篩查(TCT):細胞學診斷標準采用TBS分類法,分為正常范圍;鱗狀上皮細胞異常;腺細胞異常;③陰道鏡檢查及鏡下定位活檢:對全部TCT陽性、部分陰性及TCT取材不滿意但自愿接受陰道鏡檢查的患者行陰道鏡檢查。
1.3統計學方法 將研究中所得的數據錄入到SPSS14.0軟件中進行統計學分析,其中計量資料采用均數加減標準差表示,并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并進行χ2檢驗,組間比較進行獨立樣本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顯著性。
2 結果
2.1兩組婦科檢查及分泌物常規化驗結果 經過檢查顯示,觀察組中宮頸柱狀外翻60例,發生炎癥50例,宮頸息肉20例,尖銳濕疣10例,肉眼可疑癌及宮頸內膜異位各3例。對照組中宮頸柱狀外翻27例,發生炎癥25例,宮頸息肉5例,尖銳濕疣2例,無可疑癌及宮頸內膜異位患者。結果提示,宮頸柱狀外翻為宮頸接觸性出血的主要發病原因。
2.2兩組細胞學檢查結果 觀察組TCT取材不滿意5例,TCT陽性率為16.7%(20/120),高級別病變率為6.7%(8/120);對照組TCT取材不滿意1例,TCT陽性率為25%(30/120),高級別病變率為1.7%(2/120),兩組取材不滿意率及高級別病變率比較,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
2.3兩組陰道鏡檢查與TCT比較 觀察組TCT陽性者20例,經過陰道鏡檢查及病理分析得出12例陽性者,陽性符合率為60%(12/20)。對照組中TCT陽性者30例,經過陰道鏡檢查及病理分析得出20例陽性者,陽性符合率為66.7%(20/30),兩組比較陽性符合率不具有顯著性差異。另觀察組中取材不滿意者5例,TCT結果陰性或炎性反應但有不同程度反復接觸性出血者且自愿要求進一步陰道鏡檢查者23例,共計28例,行陰道鏡檢查及活檢病理結果回報:10例陽性,其中1例取材不滿意者活檢病理回報為宮頸鱗癌,TCT與陰道鏡下活檢病理結果陰性符合率為64.3%(18/28)。對照組中取材不滿意者1例,TCT結果陰性或炎性反應且自愿要求進一步陰道鏡檢查者16例,共計17例,行陰道鏡檢查及活檢病理結果回報:3例病理結果陽性,TCT與陰道鏡下活檢病理結果陰性符合率為82.4%(14/17)。兩組陰性符合率比較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
3 討論
CCB在臨床中較為常見,成為影響女性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該病的發病原因是多方面的,大量的研究結果顯示,宮頸柱狀外翻為主要的原因,其次依次為炎癥、宮頸息肉、尖銳濕疣、子宮內膜異位、宮頸癌。
本研究結果顯示,宮頸柱狀外翻是CCB發病的主要原因。對患者進行TCT檢查得出,TCT結果陽性率兩組間無明顯差異,但觀察組高級別病變的檢出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分析其原因可能為:宮頸病變患者早期常無明顯癥狀,隨病變發展可表現為接觸性(性交后)出血和婦科檢查后出血及陰道排液,因此,在接觸性出血的患者中,發生宮頸浸潤癌的危險性大大增加,應引起臨床醫生的高度重視。在臨床診療過程中,對于宮頸接觸性出血的患者,必須給予常規婦科檢查,分泌物常規化驗,尤其是TCT篩查等措施[2]。
同時,觀察組TCT取材不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TCT與陰道鏡檢查病理結果比較:兩組TCT陽性符合率無統計學差異。但兩組陰性符合率經統計學分析后差異顯著。臨床上對于高度可疑的病例僅行TCT檢查是不夠的,應結合進行陰道鏡檢查及宮頸活體組織病理學檢查[3]。
參考文獻:
[1]李巧云,劉秀榮,李桂榮,等.接觸性陰道出血的病因分析及與宮頸病變的關系[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15(04).
[2]王煥,李文薇,劉冬.陰道鏡檢查在接觸性出血宮頸疾病診斷中的價值[J].臨床醫學工程,2013(11).
[3]朱文英.電子陰道鏡在接觸性陰道出血檢查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內鏡雜志,2011(06).編輯/蔡睿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