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觀察優質護理服務在注射室中開展產生的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120例注射室中收治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60例,所有患者根據病情采取針對性的常規治療方法,給予藥物治療。對照組在常規治療方法的基礎上進行常規護理,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進行優質護理服務,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滿意度和不良情緒。結果 實驗組各項指標均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 優質護理服務能明顯改善注射室患者的不良情緒,提高患者的臨床療效和滿意度,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關鍵詞:優質護理;注射室;靜脈輸液
注射室是醫院服務的主要窗口,人流量大,且病情繁多[1]。患者容易出現焦慮、煩躁等負面情緒,影響了患者的治療效果,且容易出現醫療糾紛。我院觀察了優質護理服務在注射室中產生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9月120例注射室中收治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有27例,呼吸系統48例,外科11例,消化道25例,其他9例。根據隨機法將所有的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60例,年齡6~73歲,平均年齡(31.25±10.36)歲。其中男性患者有32例,女性患者有28例。
實驗組60例,年齡5~76歲,平均年齡(32.69±10.15)歲。其中男性患者有28例,女性患者有32例。
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的對比差異不明顯(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根據病情采取針對性的常規治療方法,給予藥物治療。
對照組在常規的治療基礎上進行常規護理:醫護人員在接收患者藥物及注射通知單后,認真核對患者的姓名、藥物和有效期,配藥之后進行穿刺。
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進行優質護理服務如下。
1.2.1創造溫馨舒適的環境 環境的好壞能夠直接影響到患者的心態,醫護人員要注意注射室的衛生清潔,維持適宜的溫濕度,經常通風換氣,注射室內的物品進行消毒,在輸液室外面的大廳放置舒適的椅子,并在墻壁上粘貼卡片,提示患者在注射抗生素前不能空腹。
1.2.2執行安全核對 護理人員在接收患者病歷以及輸液單后,首先詢問患者的身體疾病情況,了解過敏史和曾經用過的藥,認真檢查病例與輸液單是否符合,如果以上問題出現了狀況,護理人員及時與診治醫師取得聯系,確保患者的用藥安全問題。在患者的輸液單上貼上相應的序號,檢查藥物的名稱質量以及有效期之后再交給專職配藥的人員。
1.2.3穿刺前護理 在對患者進行穿刺之前,核對患者的姓名等基本資料,再次確保藥物的正確,幫助患者取得舒適正確的體位,準備穿刺,患者在此時容易產生害怕、緊張的心理,護理人員應了解患者的心理變化,提供心理支持,讓患者感受到關心和溫暖,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還可適當的聊天來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從而消除負面情緒而產生安全感,提高患者治療的依從性,鼓勵患者配合穿刺,并讓患者了解到輸液過程中可能會引起不適和出現的不良反應,出現異常時及時向護理人員報告。
1.2.4輸液過程護理 在患者的輸液過程中,仔細地觀察患者的表現,介紹藥物的作用和注意事項。注射的過程中護理人員要進針快,拔針快,推注藥液速度慢,掌握各種的無痛注射技術。
1.2.5輸液后護理 在拔針之前,觀察患者穿刺的部位的出血情況,看是否有不良反應發生,確保患者的安全。
1.3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患者的癥狀消失,實驗室檢查恢復正常;有效:患者的癥狀得到改善,實驗室檢查正常;無效:患者的癥狀沒有改變,甚至加重。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0.0軟件,對兩組注射室患者的各項觀察指標情況,進行統計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代表兩組注射室患者之間,對比臨床療效、滿意度和不良情緒存在差異,統計學具有意義。
2 結果
2.1實驗組患者的治愈率達到98.33%,明顯高于對照組,統計學具有意義(P<0.05)。見表1。
2.2實驗組患者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統計學具有意義(P<0.05)。見表2。
2.3 經過護理干預之后,實驗組的不良情緒明顯少于對照組,統計學具有意義(P<0.05)。其中實驗組患者產生緊張焦慮的患者有8例,恐懼2例,擔憂2例,不良情緒占20.00%。對照組患者產生緊張焦慮的患者有6例,恐懼11例,擔憂6例,不良情緒占38.33%。
3 討論
注射室屬于門診部,是醫院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與患者接觸的最多[2]。隨著近年來我國護理模式的改變,患者對護理的要求更高,門診部的患者都盼望能夠通過輸液這種快速方便的方式有效地治療疾病,恢復自身健康,但有時候病情的發展會超出一些患者的心理承受范圍,從而引發醫療糾紛或一些不必要的意外,導致嚴重的后果,所以護理在門診部中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3]。
綜合護理干預是一種全新的護理服務模式,一個優質的護理能夠使患者積極主動地配合治療,有利于病情的恢復,良好的溝通能夠建立和諧的醫患關系,提高患者的滿意度,提高服務水平,因此醫護人員與患者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4]。患者在接受注射時,內心容易產生緊張、害怕的負面心理,不利于病情的恢復,醫護人員要能夠掌握無痛注射的注射技巧,并且對患者進行關心,消除患者的緊張心理,讓患者以一個好的狀態去面對治療,增強患者的治療效果。在患者輸液結束拔針之前,醫護人員要注意觀察患者穿刺的部位出血情況,是否有不良反應的發生,確保患者的安全[5]。
本研究結果見前文詳述,表明優質護理服務能明顯改善注射室患者的不良情緒,提高患者的臨床療效和滿意度,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參考文獻:
[1]徐柳霞.注射室優質護理服務的開展效果評價[J].健康必讀(中旬刊),2012,11(10):407.
[2]曹環.門診注射室護患溝通的心得體會[J].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2013,23(3):1607.
[3]王穎.優質護理服務在門診輸液患者中的應用探討[J].醫學信息,2015,28(4):72.
[4]賀文健.影響門診注射室靜脈輸液患者滿意度的因素與相應護理[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4):873-875.
[5]葉貞,劉志森.我院門診注射室臨床護理帶教管理體會[J].中國護理管理,2011,11(2):56-58.編輯/蔡睿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