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全面掌握我市CT機應用質量與放射防護狀況,加強醫療機構放射診療設備監督管理,進一步提高放射診斷質量和影像診斷質量。方法 對全市CT機的分布、輻射防護狀況、應用質量控制能力等進行全面的調查與檢測。結果 孝感市轄七個縣市區,全市共有CT機26臺,區域分布略有失衡。全市平均每臺CT服務人口20.4萬人,大多數縣在30萬人左右/臺,個別縣66萬人/臺,而孝感市區就有10臺CT,人口覆蓋率9.5萬人/臺,配比明顯偏高。結論 質量管理意識缺乏,日常維護、校正工作沒做好影響檢測結果;缺少CT質量管理人員,CT應用質量長期得不到有效保證;缺少必要的質控制度與規范,沒有統一的CT機的質控標準,質量管理存隱患。
關鍵詞:檢測評價;防護與質量狀態;CT機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孝感市境內所有醫療機構使用的X射線計算機斷層攝影裝置(CT)
1.2調查內容 機房使用面積、設備容量、生產國別、照射劑量、機房防護、質量保證(性能)檢測、以及對工作人員和對周圍環境輻射檢測作出評價。
1.3方法 按照《醫用X射線診斷放射防護要求》GBZ 130-2013,《X射線計算機斷層攝影放射防護要求》GBZ 165-2012,《X射線計算機斷層攝影裝置質量保證檢測規范》GB17589-2011等職業衛生標準利用德國產9DP輻射巡測儀進行放射防護檢測,利用德國產:①X線多功能檢測儀(Magic-MaX系統)、②CT模體-Catphan600進行質量控制檢測與評價。
2 結果
2.1 CT機基本情況 孝感市轄七個縣市區,全市共有CT機26臺,區域分布略有失衡。全市平均每臺CT服務人口20.4萬人,大多數縣在30萬人左右/臺,個別縣66萬人/臺,而孝感市區就有10臺CT,人口覆蓋率9.5萬人/臺,配比明顯偏高。
2.2 CT機房放射防護情況 從檢測結果可以看出,現在醫院都重視射線裝置設施建設,而且附件配套防護用品齊全,各醫院的放射機房面積、設置、放射工作人員的防護、候診室周圍的輻射環境都控制在國家標準之內。各區域檢測的空氣比釋動能率都在控制范圍內,各關注點輻射水平在0.08~0.20μSv/h,最高點0.26μSv/h,輻射防護都在安全范圍內。
2.3 CT質量控制檢測情況 根據《X射線計算機斷層攝影裝置質量保證檢測規范》GB17589-2011的要求,系統地對全市23家醫療機構共26臺CT機的應用質量進行了全面檢測,檢測結果表明,有兩臺型號為CT-C2000、Max-640 CT機設備老舊,多項指標檢測不合格;高對比分辨力項目存在的問題比較突出,共有6臺CT的高對比分辨力比國標偏低,合格率僅為77%(見表1)。
3 討論
3.1建立健全CT質量管理與質控體系,是確保CT機檢測結果準確性、公正性、科學性的基礎。醫院質量管理意識缺乏,很多醫院的CT機從裝機后從來沒做過定期校正,有的醫院配備有測試模體,但沒有人知道怎么使用,只要CT能出圖像,就認為可以正常使用了。
3.2 CT質量管理人員是CT檢測結果準確性、公正性與科學性的有力保障。大多數單位的CT沒有專門技術人員負責日常維護與校正,有20%的工作人員發現不了CT質量問題。廠家安裝調試及培訓人員期間,沒有傳授CT質量管理的知識,有的廠家維修人員甚至規定醫院在保修期中不能動機器,但又沒定期對機器作必要的檢測,CT應用質量長期得不到有效保證。有必要加強CT質量管理人員培訓,強化CT日常維護、校正工作。
3.3統一質控制度與規范是確保CT結果準確性、公正性、科學性的唯一標準。我市CT質控尚停留在評片質量上,在以往的檢測中,由于缺少檢測設備和技術資質等原因,我們偏重于單一的機房外周圍放射防護,導致我市CT質量得不到有效地保障,對CT機的各項指標的質量保證尚未開展,醫院也不知道如何進行CT機的質量控制。
4 建議
4.1加強新CT機驗收管理,未經應用質量檢測合格的CT機不得通過竣工驗收。
4.2嚴格執行《X射線計算機體層攝影裝置(CT)等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與應用管理實施細則》的有關要求,將CT應用質量檢測長期化、制度化,建議此項檢測以后每2年進行1次。
4.3確實履行衛生監督職能,對于檢測不合格的老、舊設備要及時更新設備;對有些參數有偏差的要求維修工程師及時進調試與維修,更換零配件,確保CT應用質量得到有效保證。
參考文獻:
[1]GBZ 130-2013,醫用X射線診斷放射防護要求[S].
[2]GBZ/T 180-2006,醫用X射線CT機房的輻射屏蔽規范[S].
[3]GB 17589-2011,X射線計算機斷層攝影裝置質量保證檢測規范[S].
[4]WS 76-2011,醫用常規X射線診斷設備影像質量控制檢測規范[S].
編輯/趙恒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