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兒童有其特殊的生理、心理、社會反應,兒童如何安全用藥已經越來越受到關注,但在臨床和現實生活中兒童安全用藥有關的知識認知度較低,本文將從兒童用藥特點、用藥現狀、國內外的差異、解決對策等方面進行分析,以便全面了解國內外兒童用藥問題,提高國人對兒童用藥安全方面的重視度。
關鍵詞:兒童;安全用藥;分析
目前在全世界人口中,14歲以下的兒童比例約占20%~25%,我國兒童總數約占全國總人口的16.6%[1]。兒童抵抗力差,在社會中屬于易感人群,因此用藥比較多見。但如何安全用藥,已經成為全世界共同關注的話題。兒童專用藥品缺乏是世界范圍內的共性問題,近年問題雖然有所改善,但仍然面臨十分艱巨的挑戰。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國內市場上供應的兒童用藥品種不足成人用藥的5%,即使是在藥品研發、生產、監管水平都很高的美國,也有超過75%的藥品沒有兒童用藥信息[2]。
1 兒童用藥的特點
兒童是指自出生后至14歲的年齡階段,此階段又分為新生兒期、嬰幼兒期、兒童期3個不同的生理階段。由于兒童正處于生長發育階段,全身各個器官組織都處于不斷變化的過程中,肝、腎的解毒和排泄功能以及血腦屏障的作用均不健全,生理、病理情況與成人不同,有其獨特的藥代動力學和藥效動力學特點。兒童對藥物的劑量需求會因年齡、體重和發育的情況的不同而存在差異。因此兒童用藥具有特殊性[3]。
2 兒童用藥現狀
2.1兒童專用藥品種類少 據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目前約有2.2億14歲以下的兒童,兒科疾病約占所有疾病就診人數的20%。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的聯組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朱之鑫指出:目前我國存在兒童專用藥品種少、劑型單一的情況,國內市場上常用的3000多種流通藥中,供小兒使用的藥物劑型只有60多種(含中成藥),小于2%[4],兒童專用劑型無法滿足臨床一線用藥的需求,導致兒童治療用藥范圍狹窄。我國兒童用藥缺失問題非常嚴峻,主要由以下兩個方面產生。
2.1.1企業不生產或少生產 我國制藥企業以成人藥品生產為主,兒童藥的研發和生產處于未成熟階段,因而很難在數量上、品種上適應兒童用藥的特殊需求。在第三屆中國\"量身定制兒童藥物\"高峰論壇上專家指出,我國專業的兒童藥物企業太小,藥物品種嚴重缺乏、兒童藥成本高利潤薄,企業不愿投入[5]。兒童藥作為一種??扑幬?,僅局限于兒童,而且研發時間久,工藝復雜,所需成本大。因此,導致生產兒童用藥的企業很少。
2.1.2兒童用藥缺乏臨床試驗 藥品上市需要經過人體試驗,但是因為兒童這一個體的特殊性,其臨床試驗比較難以開展。多年來,社會為保護兒童免受試驗帶來的傷害,對兒童參加藥物試驗一直處于保護狀態。并且吸納正常兒童參與臨床試驗需獲得兒童法定監護人簽署的知情同意書,很少有監護人愿意讓自己的孩子進行新藥試驗[6]。因此,兒童藥物的藥效參數嚴重匱乏,在藥物評價上難度較大,在影響藥物的研發同時,存在無法判斷藥品對兒童是否存在風險。導致臨床應用中經常需要將藥片平均分成2份、4份或更多份使用,難以保證藥量準確,還會破壞藥物的劑型結構,在不同程度上影響了藥物的生物利用度和藥物效應,導致藥效降低、毒副作用增加及藥品的浪費[7]。
2.2藥品說明書兒童用藥信息不規范或缺失 近年來,我國兒童保健事業雖然發展迅速,但同世界其他國家一樣,兒科用藥仍不能滿足臨床需要,藥品說明書內容過于簡單、模糊,一些重要的未能標明,尤其對兒童用藥更是缺少相關指導,據文獻報道,藥品說明書中有關兒童用藥的藥理性用、用法用量、不良反應、禁忌癥、注意事項等都存在較嚴重的缺項,近50%的藥品說明書中沒有兒童用藥說明[8]。哪怕在標識了兒童用法用量的藥品說明書中,其明確性也不佳,存在7.28%的藥品說明書中只標識了\"酌減\"或\"遵醫囑\"等模糊詞句,還有相當一部分說明書只標識\"兒童慎用\"\"兒童用藥安全性無研究\"\"尚不明確\"等[9],用法用量內容過于籠統,缺乏實際性的指導,不能給醫生和家長合理用藥提供依據。對于服藥比較困難的嬰幼兒,是否可與牛奶、果汁服用,用藥前有何注意事項等一些細節問題很少提及。
2.3不合理用藥 孩子患感冒、咳嗽、發熱等較常見的病癥時,家長們往往選取自行前往藥店購買藥物,但是由于藥品名稱的豐富、以及藥品說明書兒童用藥信息不規范或缺失,導致了家長給孩子造成重復和過大劑量地用藥,對孩子身體造成傷害。吳春曉等調查450份藥品說明書中,標注兒童用用法用量306份,占68%;慎用或禁用48份,占10.67%;尚不明確43份,占9.56%;3項均未標注53份,占11.78%[10]。在前往醫院就診的家長們也不能夠準確按照醫囑給兒童用藥,自行的增減劑量。部分臨床醫師,對于兒童發熱、頭痛、咳嗽或腹瀉等癥狀,未經化驗檢查,未明確病因,即予抗菌藥物治療。據調查,在中國有些醫院兒童抗菌藥物使用率竟然達90%~98%,其中有50%不合理,在國際上也比較嚴重[11],如發達國家加拿大兒外科不合理用藥也達63%。
2.4兒童用藥上市后監測與評價不足 藥品上市后評價及不良反應監測對于控制藥物風險、推動臨床合理用藥的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截至2010年10月,我國已初步建成全國合理用藥監測網,960家監測點醫院覆蓋全國各個省市[12]。但我國每年的兒童患者占所有就診人數的20%,兒童藥物不良反應率約12.9%,新生兒更高達24.4%,分別為成人的2倍和4倍[13]。雖然施行的措施對于推動用藥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卻并未單獨涉及兒童用藥的監測與評價,表明兒童用藥的特殊性未在上市后監測與評價中引起足夠重視。
3 兒童用藥問題的解決對策
3.1建立激勵機制,鼓勵兒童用藥的臨床研究。企業研發動力不足直接導致我國兒童用藥缺乏,可以借鑒發達國家經驗,結合我國國情,針對我國兒科臨床研究現狀,在符合倫理的前提下,積極而慎重地推進新藥在兒童的臨床試驗,包括已經上市但無臨床試驗的藥物。在現有法律的基礎上增加對兒童藥品的規定,通過專利和市場保護來激勵企業開發兒童專用藥品,激勵醫院和科研單位研究藥物用于兒童以及現有成人藥品在兒童人群中的應用信息,解決兒童用藥使用說明問題;國家還可以采取發放貸款和獎勵的方式給予兒童藥物研究以支持,制定出適合我國兒童的用藥目錄。對于上市的藥品,加強審批力度,加強對藥品生產流通等各個環節的監管。全面保證藥品的質量,保障兒童用藥的合法權益[14]。
3.2合理使用兒童藥物 兒童用藥的基本原則可以總結:辨明病情,有的放矢;選藥慎重,把握劑量。只有正確合理的用藥,才能發揮藥物的最佳療效,減少副作用[15]。所以醫師在為患兒治療時應嚴格把握藥物適應癥和使用原則,謹慎用藥,尤其是Unlicensed或Off-label用藥時,要做到知情同意和積極監控,同時要加大宣傳力度,向患兒或家屬講解用藥注意事項,發現不良發應時應及時報告,有效處理。加大臨床藥師培養力度,建立一支為兒童用藥保駕護航的藥師隊伍。給患兒家長普及醫藥知識,改變平時家庭用藥中的不正確行為,減少家庭用藥不當事件的發生。
3.3強化上市后評價與監測,確保兒童用藥安全 在全國合理用藥監測網絡及國家藥品評價中心(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和數據,為兒童安全、合理用藥提供信息支撐,最大限度保障兒童用藥安全[16]。
3.4尋求國際合作 積極參與國際多中心臨床試驗,美國每年需要約30000~40000兒童參見臨床試驗,通過參與國際多中心臨床試驗,我們可獲得兒童用藥人群的大量信息,為我國兒科用藥的評價提供更直接的依據[17]。
綜上所述,兒童用藥在我國依然存在著諸多問題,需要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兒童是祖國的未來,相關部門應該綜合協調、制定組合策略,推動兒童用藥的開發和安全使用,確保兒童用藥安全,給兒童藥物更好的\"未來\"。
參考文獻:
[1]郭文姣,歐陽昭連,王艷斌,等.我國兒童用藥安全問題分析及政策建議[J].中國藥房,2013,24(21):1926-1929.
[2]梁小麗.淺談兒童用藥安全[J].中國實用醫藥,2011,6(11):182-183.
[3]陳倩,杜光,張帶榮.兒童用藥及其臨床研究的現狀與進展[J].醫藥導報[J].醫藥導報,2011,30(5):593-596.
[4]吳潔,王小玲.我國兒童用藥分析[J].中華醫學實踐雜志,2006,5(9):1001-1002.
[5]李景,褚淑貞.對我國兒童基本藥物可及性的思考[J].醫藥論壇,2012,2(2):35-38.
[6]張伶俐,李幼平,胡蝶,等.我國兒童藥物短缺的現狀分析[J].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12,12(10):1159-1164.
[7]王春婷,李玉基,夏東勝,等.兒童用藥現狀及對策[J].中國藥物警戒,2013,8(10):492-500.
[8]楊悅,粟高超.WHO兒童基本藥物示范目錄與我國基本藥物目錄中兒童用藥的比較研究[J].中國藥房,2011,22(32):2994-2999.
[9]肖芳.346份藥物說明書中兒童用藥的調查分析[J].兒科藥學雜志,2009,15(2):37-39.
[10]吳春曉,陸彩虹.450份藥品說明書中兒童用藥的調查分析[J].吉林醫學,2012,33(9):1893.
[11]韓和芹.淺談兒童用藥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求醫問藥》-下半月刊,2012,10(1):458.
[12]新華網.\"全國合理用藥監測網\"露雛形,布點960家醫院 [EB/OL].(2010-10-21)[2013-04-19].http://news.xinhuanet.com/health/2010-10/c_12385842.htm.
[13]曾亮亮.兒童中成藥用藥問題不少[N].經濟參考報,2013-07-15.
[14]努日古麗·喀迪爾.淺談兒科用藥現狀[J].藥物與臨床,2013,2(2):849.
[15]張法.兒科用藥存在的問題與合理用藥[J].中國現代藥物用2010,4(18):179-180.
[16]田春華,沈璐.兒科臨床研究與兒童用藥安全[J].中國藥物警戒,2009,6(9):518-521.
[17]余明蓮,楊悅.我國兒童用藥可獲得性的調查分析[J].解放軍藥學學報,2011,27(4):368-372.編輯/周蕓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