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對腦動脈瘤破裂的CT影像特點進行探析。方法 收集臨床資料是2013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治療的21例腦動脈瘤破裂患者,患者均進行CT檢查,5例患者進行DSA檢查,少數患者進行MRI、MRA等檢查。結果 CT檢查中,19例確診的腦動脈瘤患者均發現存在腦動脈瘤破裂,并經臨床證實,診斷準確率為90.5%。結論 腦動脈破裂使用CT進行檢查,能夠準確顯示腦動脈瘤破裂的影像特點,有利于腦動脈瘤破裂的臨床診斷。
關鍵詞:腦動脈瘤破裂;CT影像;臨床特點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CT image of brain aneurysm rupture.Methods Clinical data were collected in January 2013 to June 2015,the hospital treatment of 21 patients with brain aneurysm rupture,patients were performed CT examination,5 cases with DSA examination,a few patients with MRI,MRA,etc.Results CT examination,19 patients with diagnosis of cerebral aneurysms were found to have brain aneurysm rupture,and confirmed by clinical and diagnostic accuracy was 90.5%.Conclusion Cerebral artery rupture using CT inspection,to be able to accurately display imaging characteristics of cerebral aneurysm rupture,is helpful for clinical diagnosis of cerebral aneurysms.
Key words:Cerebral aneurysm rupture;CT diagnosis;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顱內動脈瘤[1](AN)是導致蛛網膜下腔出血(SAH)的主要原因,具備發病率高、病情危重、致死致殘率高等特點,顱內動脈瘤發病率僅低于腦血栓與高血壓,因此需積極進行救治,遵循早診斷、早治療的原則[2]。我國普遍使用CTA、DSA、MRI診斷顱內動脈瘤,而DSA屬于顱內動脈瘤臨床診斷的金標準[3],具備真實可靠的優勢,但是在診斷過程中,會對患者造成創傷,操作較為復雜,且費用較高,患者存在并發癥。筆者以我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接診并治療的21例腦動脈瘤破裂患者為研究對象,以對腦動脈瘤破裂的CT診斷特點進行探討,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自我院在2013年1月~2015年6月治療的21例腦動脈破裂患者,其中男性16例,女性5例,患者年齡14~78歲,平均是(49.4±5.6)歲。21例患者中,18例患者存在惡心、嘔吐以及頭痛劇烈等癥狀,15例患者頭暈,3例患者抽搐發作,11例患者意識障礙,4例患者動眼神經麻痹,12例肢體運動障礙。
1.2方法 21例患者通過西門子16層螺旋CT進行CT檢查,其中12例患者利用西門子0.35T進行MRI(磁共振)檢查,包括8例患者利用西門子0.35T進行MRA(磁共振血管成像)檢查,但檢查效果不理想,5例患者進行DSA(全腦血管造影)檢查。
2結果
在本次探究活動中,21例研究對象中,19例均在發病3d內通過CT檢查顯示是顱內血腫或者是蛛網膜下腔出血,4例患者經MRI檢查顯示為蛛網膜下腔出血,其中2例患者的動脈瘤在T1、T2部分的血管瘤空像;8例患者接受MRA檢查,6例患者顯示動脈瘤形態;5例患者開展DSA檢查,4例患者確診是腦動脈瘤,共6個,僅1例患者未檢查出腦動脈瘤。在CT檢查且通過臨床證實的腦動脈瘤患者有6例。CT聯合MRA檢查且通過臨床證實的患者為2例。
21例患者中,共19例患者確診是腦動脈瘤,腦動脈瘤共21個,其中8個動脈瘤位于前交通動脈,6個位于后交通動脈,3個位于大腦中動脈,1個位于大腦前動脈近端以及遠端,1個位于脈絡膜前動脈,1個位于ICA床突上段,1個位于眼動脈。21例患者中經CT檢查確診為腦動脈瘤破裂19例,診斷準確率是90.5%,剩余2例患者是高血壓動脈硬化、血管畸形。腦動脈瘤破裂的患者的影像資料見圖1:
(a)CT (b)DSA
圖1 右側頸內動脈瘤患者的影像資料
3討論
腦動脈瘤破裂是引發蛛網膜下腔出血的最主要因素,有文獻資料[4]指出:在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中,腦動脈破裂引發的占51%左右。動脈瘤是指機體血管起源或者是分叉等部位受到先天缺陷的影響導致管內壓力明顯上升,造成缺陷部分膨出,血流不斷沖刷動脈瘤,損害瘤壁,大大增加纖維結締、血管增生以及附壁血栓的發生率,破壞瘤壁完整性,在血壓驟升的情況易發生破裂出血。
有文獻資料[5]指出頸內動脈系統中的動脈瘤占95%,剩余5%位于椎動脈系統中。腦動脈瘤集中發病于40~60歲,具備隱匿性,臨床癥狀無特異性,患者出現嘔吐、頭痛劇烈、昏迷等癥狀時,才入院就診。腦動脈瘤破裂會增加患者的致死致殘率,CT在腦動脈瘤破裂臨床診斷中的使用,能夠對患者腦溝、腦裂、腦室中的積血數量與程度進行觀察,能夠準確判斷患者的腦動脈瘤出血量與出血部位。通過大量的實踐探究發現:腦動脈瘤破裂主要集中于終板池、腳間池、前縱裂、鞍上池等部位,部位的不同,動脈瘤破裂在CT中的表現也就不相同。
綜上所述,CT在腦動脈瘤破裂臨床診斷中的應用,能夠及時發現異常影響資料,提高診斷準確率。
參考文獻:
[1]田云生,雷劍,龔洪翰,等.64層螺旋CT血管造影三維重建在破裂腦動脈瘤的應用[J].實用放射學雜志,2013,29(3):353-356.
[2]石潔,楊華英,石俊嶺,等.三維時間飛越法磁共振血管成像與減影法CT血管成像對未破裂腦動脈瘤的診斷價值研究[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3,21(8):99-100.
[3]孫曉輝,羅唯師,王墨,等.3D-CTA與3D-DSA在破裂腦動脈瘤介入治療中的對比研究[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4,17(3):3-6.
[4]陳錚立,李建榮,王樹超,等.CTA早期診斷并手術治療破裂腦動脈瘤31例報告[J].浙江臨床醫學,2011,13(12):1337-1339.
[5]林怡,段玉霞,李瑞,等.腦動脈瘤破裂手術前后的腦灌注成像探討[J].溫州醫學院學報,2013,43(7):456-460.
編輯/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