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析小兒皰疹性咽峽炎采用清咽散外敷涌泉穴臨床治療的有效性。方法 抽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小兒皰疹性咽峽炎80例作為研究對象,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對照組采用常規西醫治療,觀察組采用清咽散外敷涌泉穴給予臨床治療,對比兩組患兒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 對照組、觀察組總有效率分別為70.00%、97.50%,相對于對照組患兒來說,觀察組治療效果較優(P<0.05);觀察組潰瘍愈合時間、退熱時間分別為(3.01±0.45)d、(2.12±0.21)d,觀察組臨床癥狀改善情況較為明顯(P<0.05)。結論 皰疹性咽峽炎患兒采用清咽散外敷涌泉穴給予臨床治療,不僅能獲得理想的治療效果,還能明顯改善患兒臨床癥狀。
關鍵詞:小兒皰疹性咽峽炎;清咽散外敷涌泉穴;治療效果
小兒上呼吸道感染常見疾病中皰疹性咽峽炎具有較高的發病率,主要是因柯薩奇A組病毒造成的特殊類型疾病,春季、秋季是疾病高發季節[1]。皰疹性咽峽炎患兒臨床以嘔吐、厭食、流涎、咽喉疼痛、高熱等癥狀為主,傳統臨床治療主要是通過西藥抗生素為主,但是無法獲得理想的治療效果,同時容易產生耐藥性。本文探析了小兒皰疹性咽峽炎采用清咽散外敷涌泉穴臨床治療的有效性,現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研究對象的臨床數據均來自2012年1月~2015年1月到我院接受治療的80例皰疹性咽峽炎患兒,男患兒、女患兒各40例,年齡為1~7歲,平均年齡為(3.5±1.1)歲;病程為1~10d,平均病程為(5.1±0.5)d;本組研究對象與《兒科學》中診斷皰疹性咽峽炎的相關標準互相符合。分組前均征求患兒家屬同意,簽署治療同意書后,以觀察組、對照組命名,每組40例。兩組研究對象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值得臨床對比分析。
1.2方法 對照組患兒通過頭孢類藥物給予臨床治療,同時與維生素B6、維生素C、病毒唑等藥物聯合給予補液治療,1次/d,3~5d為1個治療療程。觀察組患兒采用清咽散外敷涌泉穴給予臨床治療,藥方為生大黃、膽南星各4g,吳茱萸8g,研制成粉末后,通過食醋把粉末調成糊狀,分別在患者入睡前給予使用。通過溫水將雙足浸泡大概10min后擦干,取少許糊狀藥物,在雙側足底涌泉穴位置外敷,通過膠布固定藥物,在第2d清晨去除,連續使用3d。若患兒無法良好的進食,可以采用維生素B6、維生素C給予合理的補液治療。
1.3臨床效果判定標準 ①顯效:患兒接受治療3d內體溫恢復到正常狀態,臨床癥狀、潰瘍面全部消失;②有效:患兒接受治療3d內體溫恢復到正常狀態,潰瘍面仍然存在但未出現疼痛感,未發現口角流涎癥狀;③無效:患兒接受治療3d后體溫無法降低,口角流涎、疼痛感、潰瘍面等癥狀與治療前對比無明顯差異,或者往更加嚴重方向發展。
1.4統計學分析 通過SPSS22.0統計學軟件完成分析處理工作,計量數據、計數數據分別通過(x±s)、率(%)表示,以t、χ2檢驗,組間數據對比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以P<0.05表示。
2結果
2.1對比對照組與觀察組患兒治療有效性 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0.00%,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7.50%,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數據對比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對比對照組與觀察組患兒臨床癥狀改善情況 統計資料表明,觀察組患兒潰瘍愈合時間、退熱時間明顯少于對照組,組間數據對比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上呼吸道類型疾病中皰疹性咽峽炎具有較大的特殊性,主要是由于柯薩奇A組病毒引起的一種疾病。西醫臨床治療僅能給予對癥治療,尚未發現特效的治療方法,不能有效提高治療效果,疾病持續時間約7d左右[2]。相對于內服用藥來說,涌泉穴敷貼治療具有不良反應低、無痛苦、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等優勢,最近幾年在各類疾病的臨床治療中獲得廣泛的應用。中醫學中皰疹性咽峽炎歸屬\"口糜、口瘡\"等范圍,主要是由于心火上炎、脾胃積熱等因素造成的,《素問·至真要大論》中曾經記載該疾病屬于\"火氣內發、上為口糜\"的范圍。《本草綱目》中指出對于咽喉口舌生瘡的患者,通過茱萸末醋調。膽南星藥性涼、微辛以及苦,經過膽、肝等能夠獲得清熱化痰的效果,可以疏通經絡。生大黃藥性寒與苦,經過患者大腸、胃、肝,能夠獲得清熱瀉火的效果,從而達到排除涼血、毒素的要求。吳茱萸、膽南星、生大黃等3種藥物聯合使用,能夠相輔相成,起到釜底抽薪、引火下行的效果。腎屬于機體的根本,涌泉穴作為腎經的井穴,上述3種藥物在患兒涌泉穴共同作用后,通過腎臟將經絡之氣全面激發,能夠獲得引火歸原的效果,符合《靈樞》中的相關要求[3]。在患者穴位外敷中藥,利用皮膚全面吸收藥物,刺激穴位可以促進整體調節的效果得以全面發揮。通過食醋有效的調和清咽散藥方,不僅可促進刺激患兒皮膚的情況得以減輕,還能使藥物滲透性明顯增加。據分析本組研究結果得知,觀察組患兒采用清咽散外敷涌泉穴治療后,僅有1例患兒無效,總有效率高達97.50%,對照組患兒采用常規西醫治療,12例無效,總有效率僅為70.00%,觀察組治療效果較高(P<0.05);觀察組患兒潰瘍愈合時間、退熱時間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
研究表明,清咽散外敷涌泉穴用于皰疹性咽峽炎患兒的臨床治療中,具有安全性高、痛苦小、見效快等優勢,加快患兒疾病痊愈速度。
參考文獻:
[1]宣旎.清咽散外敷涌泉穴在小兒皰疹性咽峽炎治療的應用價值[J].中外醫療,2015,3(16):164-165.
[2]冀艷鳳,劉愛玲.吳茱萸外敷涌泉穴治療小兒皰疹性咽峽炎[J].中國民間療法,2011,19(02):24.
[3]趙寶英.小兒皰疹性咽峽炎的臨床治療淺探[J].中國醫藥指南,2012,9(31):547-548.
編輯/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