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觀察替加環素治療急性白血病化療后肛周感染的療效,為臨床提供理論依據。方法 選取2012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血液科住院的急性白血病化療后出現了肛周感染的32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每組16例。對照組給予以泰能為基礎的抗生素,實驗組在泰能的基礎上加用替加環素,兩組均以治療14d為觀察周期,觀察兩組有效率差異。結果 兩組有效率有顯著差異,實驗組肛周感染起效、治愈時間更短。結論 替加環素是治療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療后肛周感染的有效藥物,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急性白血病;替加環素;感染
急性白血病化療后,嚴重的骨髓抑制引起白細胞減少、粒細胞缺乏,患者抵抗力明顯減弱,容易出現各種部位的感染,甚至死亡。肛周感染是急性白血病化療后主要的感染之一。由于肛周的組織結構及解剖特點,導致肛周感染較難控制,且極大地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化療后肛周感染的病原菌復雜,有研究統計發現[1],32%患者為G+球菌,52%患者為G-菌;此外,厭氧菌和真菌也是肛周感染的致病菌。對于急性白血病化療后肛周感染,臨床上以碳青霉烯類、喹諾酮類抗生素治療為主,但療效并不理想。我們采用替加環素治療急性白血病化療后肛周感染取得了較好的療效,特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血液科住院的急性白血病化療后出現了肛周感染的32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數字表法隨機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每組16例,實驗組年齡為15~72歲,平均年齡(45.2±6.8)歲,對照組組年齡為16~73歲,平均年齡(44.9±7.1)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顯著性差異。
1.2診斷標準 患者在化療結束進入骨髓抑制期后出現肛周疼痛、發熱等癥狀,結合患者中性粒細胞<500/ul,均經肛門指檢及相關檢查診斷為肛周感染。
1.3方法 對照組予以泰能為基礎的抗生素,實驗組給予以泰能為基礎,加用替加環素(江蘇豪森)50 mg q12 h,首次劑量加倍,使用3~5 d,有效者可延長到7 d,無效者停用。
1.4療效標準 治愈:肛周感染癥狀消失。好轉:肛周疼痛、紅腫、異物感消失。使用替加環素治療后患者發熱、肛周疼痛的癥狀減輕或消失可判定為有效;發熱、肛周疼痛癥狀無改善或加重為無效。
1.5統計學處理 選用SPSS 20.0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采用x±s表示,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替加環素使用前患者的一般情況,見表1。
2.2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組16例,治愈12例,好轉2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87.50%;對照組16例,治愈9例,好轉3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75.00%。無效患者,使用其他抗生素治療后癥狀改善。
2.3兩組起效時間及痊愈時間比較 實驗組肛周感染治療起效時間及痊愈時間較對照組明顯縮短(P<0.05),見表2。
3 討論
急性白血病化療后的感染仍然是臨床面臨的巨大挑戰。文獻報道有5%~6.7%[1-2]急性白血病患者發生肛周感染。發生肛周感染的原因與化療后粒細胞缺乏密切相關。這正是我們發現肛周感染出現在化療結束后-2~9 d的原因,因為在-2~9 d時粒細胞已明顯下降,多數在1.0×109/L以下。
替加環素是一種甘氨酰環素類抗生素,是半合成四環素米諾環素的衍生物,它具有超廣譜抗菌活性,對G+、G-菌、非典型致病菌和厭氧菌都有良好的抗菌作用。替加環素在粒細胞缺乏合并感染的治療中顯現出較好的療效,臨床有效率達62.6%[3]。我們用替加環素治療急性白血病化療后肛周感染也取得了87.5%的有效率,且實驗組肛周感染起效、治愈時間更短。我們的療效略高于文獻報道的結果,這可能與兩種原因有關:①病種選擇不同;②病例數過少。以往的研究選擇的病種包括了各種血液系統疾病及移植后并發泛耐藥細菌感染,這些病種有很多本病治療效果欠佳的病種。而我們的急性白血病在化療抑制期過后、炎癥控制后白細胞將逐漸恢復,機體免疫力逐步恢復,這也有利于增強對感染的控制。
我們的結果還觀察到,在使用替加環素時白細胞總數仍然極低,處于粒細胞缺乏狀態中,但使用了替加環素后,多數患者的感染都得到了控制,這說明替加環素的良好效果主要不是由于白細胞升高造成的。
總之,替加環素能有效控制急性白血病化療后的肛周感染,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Chen CY,Cheng A,Huang SY,et al.Clinical and micro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erianal infections in adult patients with acute leukemia[J].PLoS One,2013,8(4):60624.
[2]Bodey GP.Unusual presentations of infection in neutropenic patients[J].Int J Antimicrob Agents,2000,16:93-95.
[3]胡星星,孫愛寧,鄭佳佳,等.替加環素治療107例粒細胞缺乏合并感染血液病患者的臨床觀察[J].中華血液學雜志,2015,36(7):583-586. 編輯/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