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內鏡下息肉切除術后的護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89例在我院接受內鏡下息肉切除術患者的臨床資料;結果 所有患者均手術順利,給予患者術后干預護理措施后,2例患者出現術后遲發性出血,經保守治療后治愈。隨訪2年無復發病例;結論 對內鏡下息肉切除術后患者,加強術后用藥護理、嚴密觀察并發癥的觀察并及時處理、做好飲食、休息、健康以及出院指導等。
關鍵詞:內鏡;息肉切除術;術后;護理
腸息肉是現在常見的消化道疾病之一,在內視鏡下進行消化道息肉切除手術是當前腸息肉治療的常見方法。手術給患者帶來的痛苦少,手術后恢復也快。但術后也不能放松護理。如果術后護理不當,容易導致腸道出血,腸道穿孔等嚴重后果[1]。現對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內鏡下息肉切除術患者的術后護理情況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資料共計89例,均為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內鏡下息肉切除術患者;其中男性53例,女性36例;年齡31~77歲,平均年齡(49.3±7.9)歲;64例患者息肉直徑<1cm,18例患者息肉直徑在1~2cm,7例患者息肉直徑>2cm。病理檢查發現,增生型患者35例、腺瘤型患者32例、炎癥型患者22例。
1.2治療方法 息肉內鏡切除手術就是利用高頻電凝套圈對息肉進行切割。具體操作是使電凝套圈套住息肉的基部,然后稍微上提,使套圈不與正常腸壁接觸,并調整套圈位置使息肉也不與正常腸壁接觸,再進行息肉切除手術。在進行手術過程前,應根據實際情況設置合適的電凝和切割參數,手術過程中,應保證內視鏡的視野良好,操作者技術嫻熟,業務能力強。在切割時,還應同時收縮電凝套圈,縮小創傷面,達到止血的作用。對于那些不能進行電凝套圈的小息肉,可以采用電凝灼除手術。手術時,應該先取生活組織,然后進行手術,并要對處理的息肉殘體進行病理檢測。
1.3術后護理方法
1.3.1用藥指導 ①對于患有高血壓以及動脈硬化的患者在手術后應適當的吃一些降壓藥,指導患者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②如果患者在手術前服用一定劑量的抗凝藥物或者手術創傷面較大時,醫生要注意在手術后對患者進行為期2w的止血劑的輔助治療,并定期檢測患者的凝血時間。③如果患者毛細血管較為脆弱且心肺功能差時,醫護人員要注意控制患者的輸液速度,避免因快速輸液對患者的心臟等部位造成一定的影響[2]。④合理有效的使用抗生素進行輔助治療。
1.3.2并發癥觀察 手術后,在電凝息肉部位會出現穿孔、出血等癥狀,其中最為常見的一種臨床癥狀是出血。所以,作為一名醫護人員,在手術后要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全面監測,密切觀察大便顏色,準確測尿量,如遇腹痛、面色蒼白、出冷汗等情況應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
1.3.3飲食護理 患者手術后要叮囑其養成合理科學的飲食習慣。根據患者的傷口大小,采取針對性的指導,當患者息肉不大于1cm時,可囑托患者在手術后應禁食6h,在這期間如無特殊情況發生則可適當的吃一些流食。當息肉大于1cm時,醫護人員要告誡患者應禁食1d,待無異常情況發生時則可適當的吃一些流食,待3d仍無異常情況發生時,則可恢復普通的飲食規律。
1.3.4健康指導 很多患者在手術后精神仍保持高度緊張的狀態,做好患者的術后安撫工作至關重要,醫護人員應告誡患者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在生活中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可減少病癥的復發,比如要保持大便通暢、在手術后短期內不能進行繁重的體力勞動、不能長時間下蹲、不能進行熱水沐浴等[3]。此外,醫護人員還要指導患者進行病癥的自查,如遇大便顏色異常、次數明顯增多、有不同程度的便血或是血壓不穩定時應立即到醫院復查,將病變扼殺在搖籃中。
1.3.5休息 患者在手術結束后通常要臥床休息6h,倘若息肉內徑超過3cm,需叮囑患者必須臥床休息7d,而且在這7d中要確保足夠的休息,盡量少進行活動,以免引發病癥的復發。
1.3.6出院指導 待患者出院后,要囑托患者多臥床休息,確保大便的通暢,當出現腹痛、黑便等不正常情況時,患者要及時去醫院復查。結腸息肉切除后,患者要定期到醫院進行復查,這主要是因為結腸息肉的復發率較高,如果不加注意的話可能會引發癌變。所以,結腸息肉摘除術后定期復查工作尤為關鍵,醫生一定要注意囑托患者在息肉切除的6個月之內至少要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復查,在復查中發現問題要立即進行處理,最大限度的提高患者的康復幾率。
2結果
所有患者均手術順利,給予患者術后干預護理措施后,2例患者出現術后遲發性出血,經保守治療后治愈;隨訪2年無復發病例。
3討論
我們通常施行內鏡下息肉切除方法進行治療。該方法具有以下幾個優點:①可操作性強;②手術微創小;③術后無明顯的疤痕,施行內鏡下息肉切除術可完全替代傳統剖腹手術,而且手術治療療效顯著。
在對患者進行腸道息肉切除手術中,最為常見的一項并發癥表現是出血,患者在手術治療初期導致出血的主要原因在于患者有高血壓以及冠心病等病史,在手術前沒有進行及時的停藥所導致的。而患者在手術治療后所引發的出血則主要是跟患者的飲食與休息習慣有關系。在患者手術結束后,應根據患者息肉的部位以及大小情況對患者進行針對性的護理工作,督促患者養成科學的飲食習慣以及保持充足的睡眠,按照每個患者的病情特征,開展有目的的健康宣傳工作,叮囑患者在進食無渣食物時,要盡量不做劇烈的運動,時刻關注自己的排便情況,如有腹痛或是便血現象發生時,要立即向醫生說明。
本組資料顯示,所有患者均手術順利,給予患者術后干預護理措施后,2例患者出現術后遲發性出血,經保守治療后治愈;隨訪2年無復發病例。由此可見,對內鏡下息肉切除術后患者,加強術后用藥護理、嚴密觀察并發癥的觀察并及時處理、做好飲食、休息、健康以及出院指導等,對于預防患者術后并發癥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李榮萍,唐搖浩,黃偉平.175例結腸息肉的內鏡治療體會[J].局解手術學雜志,2012,21(2):206.
[2]梁權,陳風珍.臨床護理路徑在結腸息肉內鏡下治療中的作用[J].全科護理,2013,11(3):215-216.
[3]楊愛萍,張利紅.大腸息肉高頻電切除術后遲發性出血的護理體會[J].中國醫藥導報,2007,12(3):186-187.編輯/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