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水污染日益嚴重,已嚴重制約了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文章統計了2010年到2014年全國廢水的排放總量,分析了城市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并針對我國城市水污染防治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合理的解決措施,為今后的城市廢水處理提供參考。
關鍵詞:城市廢水;水污染;防治措施
前言
近年來,城市水污染防治工作一直是環保工作的重點之一,為切實推進城市水污染的防治工作,保護和改善城市水環境,國家及各級地方人民政府都付出了艱辛的努力,污染物減排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2014年,全國廢水排放總量為716.2億噸,比2013年增加20.8億噸,化學需氧量排放量下降2.47%、氨氮排放量下降2.90%,城市水體的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但是,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我國的城市水環境形勢依然十分嚴峻[1-2]。
1 城市水污染的原因
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城市人口快速增長,城市工業廢水與居民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也逐漸增加[3-4]。這些廢水大部分經過處理排放,但是由于部分廢水處理設施的技術問題和監管機制的問題,大量含有微小污染源的廢水進入水域,城市水體逐漸惡化,水體的污染程度呈線性上升。造成城市水污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1 城市工業廢水的治理力度不足
工業廢水是城市水環境的重要污染源,它具有種類繁多、成分復雜、毒性大、難處理等特點。據統計,2010年到2014年,工業廢水排放量由237.5億噸下降為205.3億噸,工業廢水排放量下降13.6%,工業化學需氧量排放量由434.8萬噸下降到311.3萬噸,工業氨氮排放量由27.3萬噸下降到23.2萬噸,工業廢水排放量得到了有效控制。
目前,國內很多中小型企業的生產工藝及設備落后,資源利用率低,單位產品污染物排放量過高,對城市水環境造成了一定影響。由于工業廢水處理資金投入不足,管理者水平低下,廢水治理設施不能正常運轉,降低了廢水處理的效率。加上城市廢水集中處理設施建設力度緩慢,大量廢水進入城市的水體,嚴重的污染了城市水環境。
1.2 人類活動產生的污染
人類活動對水體的污染主要是生活污水,它包括廚房、浴室和廁所排出的污水等。據統計,2010年到2014年,生活污水由379.8億噸上升到510.3億噸,生活污水排放量增長了34.4%,城鎮生活化學需氧量排放量由803.3萬噸上升到864.6萬噸,城鎮生活氨氮排放量由93萬噸上升到138.1萬噸。伴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持續推進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污水排放量將繼續增長,成為新增污水排放量的主要來源。這些污水除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尿素、肥皂及合成洗滌劑等物質外,還含有細菌、病毒等使人致病的微生物。這種污水會消耗接受水體的溶解氧,也會產生泡沫妨礙空氣中的氧氣溶于水中,使水體富營養化。
1.3 城市水污染監管機制存在問題
從城市發展來看,其表現出很大的片面性和盲目性,過于重視城市發展的經濟效益,而忽視了城市環境效益的重要性。同時,城市規劃不完善且預見性較差,廢水處理的監管體制及法律法規制度不健全,其中主要體現在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控制責任不明確,環境影響評價的內容和范圍較小,無法起到全面控制的作用,城市水污染管理機制存在缺陷以及針對污染水行為的處罰力度不夠。而且,國內部分城市污水處理設施的排污口未安裝自動連續檢測設備,很難直觀的判斷污水排放是否符合標準,造成了部分水體污染。
2 城市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2.1 健全相關法律法規體系,完善監督管理機制
改善城市水污染的首要條件就是要健全法律法規和完善監督管理機制,國家和各級地方政府應加快水污染防治法修訂步伐,重點健全總量控制、排污許可、法律責任等方面的制度,加大對惡意排污、造成重大污染危害的企業及其相關負責人追究刑事責任。擴大環境影響的評價范圍,完善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加強國家和地方環境監管體制,加大環境監測能力建設力度,達到標準化建設要求。推進聯合執法、區域執法等執法機制創新,明確分工,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加大對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落實執法責任,對監督缺位、執法不力、徇私枉法等行為,監察機關要依法追究有關部門和人員的責任。
2.2 加大環保宣傳力度,提高公眾環保意識
首先,通過環境保護宣傳,使公眾熟悉水污染的行為以及水污染產生的嚴重后果,提高公眾的環保意識。其次,要讓公眾了解自身的環境保護知情權、檢舉權和監督權等,以便充分行使這些權利。公眾的監督和舉報增加了重點污染企業的壓力,提高了環境信息的透明度,使污染企業加大了環保投入,減少廢水排放量,促使城市廢水得到有效治理。最后,充分利用報刊、網絡、電視等,曝光污染單位的行為,加大處罰力度,通過社會媒體加強對污染單位的督促。
2.3 加強水污染防治,改進城市污水處理工藝
加強城市水污染防治的監督和管理,嚴格執行建設項目“三同時”制度,新建、改建、擴建項目,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對重點污染企業安裝自動連續檢測設備,規范廢水排放的費用,合理利用和保護水資源。加大環保資金的投入,引進和開發新的廢水處理技術,淘汰落后的水污染工藝和設備,采取集中控制與分散治理相結合的防治措施,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減少廢水和污染物排放量。掌握污染治理技術和城市水處理的新動態,根據本地區的特點,選擇合適的廢水處理工藝,不斷改進現有的水處理工藝,提高廢水處理效率。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城市水環境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加強城市水污染防治工作勢在必行。各有關部門應加強城市水污染防治的監督和管理,嚴格執行國家水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規,合理利用新的污染防治技術,改革工藝,減少廢水排放量,提高城市廢水處理效率。
參考文獻
[1]張驚宇,李曉霞.我國水污染防治工作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探討[J].北方環境,2013,25(8):140-141.
[2]韓兆先,呂艷麗.關于當前我國水污染治理問題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9(13):325.
[3]李艷麗,張光玉,曹宏梅.城市污水處理現狀及可持續發展[J].天津科技,2011(4):26-27.
[4]何雨薇,邢會歌.我國城市水污染現狀及其對策[J].水利科技與經濟,2006,12(1):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