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綜采工作面支架回撤前,必須先進行擴幫。老山采用單體配合π型梁進行支護,當頂板較為破碎時,容易造成老頂來壓,老山支護空間變小,給安全生產帶來極大隱患。如不擴幫,僅在煤壁上打設絞車硐室用于支架調向,將很好的解決以上問題及隱患。
關鍵詞:綜采工作面;支架回撤;絞車硐室
1 工作面概況
1501工作面位于山陽煤礦一采區東翼中部,為礦井首采工作面,南、北、東三側均為實區,西分別與一采區南翼回風大巷、南翼輔助運輸巷和南翼帶式輸送機大巷相通。該工作面為長壁后退式一次采全高全部垮落綜采工作面,兩順槽為4.8m*4m矩形,采用錨網索支護,排距0.8m。切眼采用錨網索支護配合液壓支架管理頂板,煤壁采用金屬錨桿配合鐵絲網進行管理。工作面采高控制在4m+0.1m,液壓支架前梁緊貼煤壁。本工作面開采煤層屬于山西組5#煤層,煤層賦存穩定,以亮煤為主,含暗煤及鏡煤條帶,為半光亮型煤。一般含夾矸1~2層,煤結構較簡單,屬較穩定煤層,下距10號煤14.81~30.30m,一般20m左右。結構一般為0.2(0.3)1.7(0.2)1.6。視密度1.46g/cm3,摩氏硬度2~3。但直接頂為粉砂巖,厚度0.3m-2.6m,一般厚1.6m,穩定性較差變化較大。
1501工作面有ZY 5500/20/45綜采液壓支架102臺,支架回撤從機頭向機尾順序回撤,支架回撤時由機尾JH-20回柱絞車運出工作面。
2 存在的問題
從以往綜采工作面支架回撤看其工藝為:
回撤前先進行末采擴幫,確保支架拉出時有足夠的調向空間,支架在原地進行調向拉出工作面,老山支護使用π型梁配合單體支柱平行支架方向管理頂板,老山支護遵循“見六回二”原則。但以上工藝在本工作面實踐存在以下隱患和不足:
(1)煤壁采用金屬錨桿配合鐵絲網進行管理,擴幫時若采用機械擴幫,容易損壞采煤機;若采用人工擴幫,勞動強度大。
(2)現有支護已經形成3個月,經實踐確認支護良好,如果擴幫,勢必影響原有支護。由于5#煤頂板較為破碎,容易出現冒頂事故。
3 變更后的施工方案
根據1501工作面現場條件,決定變更其回撤工藝,變更為,支架回撤前先下降支架少許,在支架頂梁上穿4根5mπ型梁用以控制頂板(間距1m,一梁兩柱)。支架回撤前先使用機頭JSDB-13雙速絞車將其向機頭方向移動1.5m,使用切眼絞車硐室內回柱絞車及導向滑輪配合千斤頂將支架拉出調向,機尾回柱絞車將支架拉出切眼。支架回撤后使用點柱配合木垛進行支護。見圖1、圖2。
4 結束語
此工藝經1501工作面試用后,效果非常顯著,其優點突出表現在:
(1)原先支架回撤時必須先擴幫再進行回撤,現在無需擴幫,僅需在煤壁上打設幾個絞車硐室,既縮短了工程時間,也節省了工程費用。
(2)原先支架回撤兩個班撤架一個班清理淤石,每個圓班僅能撤4臺支架,現在三個班撤架,每個圓班可撤架10臺,工期縮短一半。
(3)支架回撤后使用點柱配合木垛進行支護,避免了頂板垮落,保證了作業過程中的通風安全。
參考文獻
[1]麻銀斗,薛斌.支架回撤工藝在5213工作面的變更及應用[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15):137.
[2]石鵬波.綜采工作面支架回撤工藝研究[J].科技傳播,2013(16).
[3]馬其華,李以虎.小夾角工作面支架下撤技術研究[J].煤炭工程,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