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企業中工位器具的有效設計和規范管理已成為現代工廠的終極目標,然而各行業工廠工位器具的設計和管理又存在不同的差異,機械行業企業中的工位器具是如何有效設計的、其中每一種類型工位器具的設計要從哪些方面去考慮?通過工位器具的有效設計和規范管理,如何更好的發揮工位器具在生產使用過程的有效作用是每個企業生產者尤為關心的問題。通過探討企業中工位器具的有效設計和規范生產過程中的自主管理,最終實現工位器具管理水平的提高。
關鍵詞:工位器具的有效設計;設計原則;沖壓件;總成件;日常自主管理
引言
工位器具是企業在生產現場(生產線)或倉儲中用以存放生產對象或工具的各種裝置。是用于盛裝各種零部件、原材料等,滿足現場生產需要,方便生產工人操作,所使用的輔助性器具,是生產過程中每一個環節所不能缺少的。一個好的作業現場離不開好的工位器具,一個合理、適應、功能齊全的工位器具是一個好的作業環境所必需的物質條件,必要的物質條件必然會帶來一個良好的作業環境。因此,工位器具的有效設計和規范的日常管理尤為重要。那么在重卡駕駛室生產工廠中應如何實現工位器具的有效設計和規范日常管理呢?設計與管理相結合,如何提升工位器具的自主日常管理水平?文章就此進行討論,以指導實際生產中工位器具的設計、使用和管理維護。
1 工位器具的設計原則
(1)設計者要經常深入一線生產現場觀察,了解工位器具的使用狀況,了解生產現場的整體布局和現狀,多聽取一線生產員工的建議,及時的發現問題,及時提出改進方案。(2)設計者要突出解決員工操作中實際存在的問題,考慮上道工序和下道工序的便捷性,對癥下藥,同時要考慮其結構的簡單性、通用性、實用性、安全性。(3)設計時要注意整體結構的簡單性,不要過于復雜,附件盡量少帶,便于后期的保養和維護,努力實現標準化、系列化。(4)外觀件的關鍵部位防護,盡量采用聚氨酯或尼龍板等相對耐磨、耐用的材料;盡量不要使用膠皮或黑色橡膠塊,因為膠皮和黑色橡膠塊不耐磨,經長時間使用,易損壞且后期維修頻率高、成本大。
2 工位器具的有效設計
通常我們按照工位器具的現場使用情況,可以將其分為通用和專用兩大類:
2.1 通用類工位器具的有效設計(沖壓件)
通用類工位器具的設計要注重現場零部件大小和使用性質,通常長、寬、高低于(2620*1000*1010mm),且不是外觀制件(批量堆積存放和轉運過程中不易造成質量問題),這些零部件大多采用通用類工位器具進行設計。通用類工位器具設計有以下幾個方面要點:首先,通用類工位器具一般采用網框結構,四面柱子采用50mm×4mm方鋼,因為從經濟性、簡單性和安全性考慮,其規格是最佳的選擇;四周采用角鐵和菱形網片(厚度不低于4mm)焊接,盡量不要采用鐵絲網,因為鐵絲網長時間使用易損壞,且維修頻率高。其次,四柱加焊?覫16mm45鋼淬火的吊鉤,便于天車吊運;底部增加通梁焊接,四個方向增加鏟車定位卡槽便于鏟運。網框應采用雙方向取件的分體式活動門,下半部分固定不動,上半部分為可活動式插銷門,便于下道工序加工。盡量不要采用單方向取件的活動門結構,這樣會給下道工序造成不便。插銷必須焊接固定擋塊,防止轉運過程中插銷彈出,造成安全隱患。最后,不建議采用可折疊式結構設計,因為長時間的流轉使用,易造成零部件的損壞和丟失,給后期維護造成很大困難。四角導向定位盒尺寸要求直徑不低于150mm,便于鏟車碼放。
2.2 專用類工位器具的有效設計(沖壓外觀件、總成件和分總成件)
專用類工位器具的設計要注重零部件的關鍵質量部位,針對其關鍵防護部位,采用不同的結構、不同的材料來設計防護措施;通常我們對沖壓外觀件、總成件及分總成件等采用專用工位器具進行設計;專用工位器具的設計有以下幾個方面要點:首先,沖壓外觀件專用工位器具(如:車門、側圍、前圍、后圍等),通常采用豎著存放的方式進行設計,除前圍外板(因為零件尺寸過大)采用單方向取件設計以外,其余均采用雙方向取件設計,以便下道工序進行操作;頂蓋外板由于其零件尺寸和結構的特殊性,通常采用橫著存放的方式設計,底部增加四個內置定位塊(防止零件轉運側滑。總成件通常采用豎著存放和懸掛存放兩種方式進行設計;小件分總成(通常尺寸低于1600_2400*800*650mm)采用活動網框進行設計,其中輪子要求通常采用環島?覫150、寬橡膠輪、帶剎車功能;每個總成工位器具通常采用2個萬向帶剎車輪子和2個定向輪子;同時,增加轉運扶手和鏟車定位卡槽,實現其功能性。其次,整體工位器具要增加防止向外傾倒的加長擋位塊裝置,通常采用可活動式結構;四柱加焊?覫16mm45鋼淬火的吊鉤,便于天車吊運;底部增加通梁焊接,四個方向增加鏟車定位卡槽便于鏟運。四角導向定位盒尺寸要求直徑不低于150mm,便于鏟車碼放;同時,上下工位器具碼放的安全距離,必須根據制件的裝架后尺寸進行確定,防止鏟車碼放時,造成零件的磕碰變形;最后,不建議采用可折疊式結構設計,因為長時間的流轉使用,易造成零部件的損壞和丟失,同時工位器具轉運整體安全性較低;外觀質量部分防護,我們通常采用尼龍板、橡膠管、聚氨酯及加厚橡膠材料。
3 工位器具的日常自主管理
為了規范工位器具的設計、編碼、制作、使用、維護修理和報廢等管理過程,保證工位器具的合理使用,保證工位器具資產的安全流轉,使工位器具對產品起到有效的防護。
首先,制定相關的工位器具管理文件,規范日常管理。其中文件的大體結構有以下幾個方面:(1)梳理各部門間的相關管理職責;(2)制定工作流程和要求(如:預算、制作、使用與維修、報廢、臺帳更新等工作流程圖);(3)制定工作流程圖的詳細業務說明;(4)檢查與控制部分;(5)工位器具的專用編碼。
其次,建立規范的工位器具臺賬(一級臺賬、二級臺賬等):建立管理單位的一級工位器具臺賬和各部門的二級工位器具臺賬,其中臺賬的管理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管理單位一級臺賬建賬時,應體現編碼、名稱、應有數量及各部門數量;(2)各部門二級臺賬建賬時,應體現編碼、名稱及實際數量;(3)一、二級臺賬的更新必須保持一致,這樣便于后續盤點管理(禁止各部門私自報廢處理工位器具,私自調賬);(4)其中外部流轉類的工位器具,必須有專人負責監督流水賬的建立,并且每一次流入、流出數量必須現場認真確認;同時,每月定期與外協廠家進行數量核對,從而保證流轉臺賬的準確性,減少后期的盤點差異。
最后,制作相關工位器具的輔助管理文件:(1)制作工位器具的管理圖冊,其中圖冊要體現編碼、名稱、使用單位、定容、裝卸要求、使用要求、轉運要求、檢查維護等,便于員工學習,從而更好的熟悉和使用工位器具;(2)制作專用類工位器具作業指導書,其中要體現部門、生產線、生產工序、標準定員、作業前準備、作業示意圖等,規范員工正確使用工位器具,消除隱患;(3)制定工位器具的維修計劃,針對易產生質量問題的工位器具,及時指定維修方案,組織專項維修,確保生產所需;定期組織對工位器具進行統一維護工作(清洗、補漆等)。
4 結束語
總之,企業中工位器具的有效設計和日常自主管理,要不斷的深入現場調查,了解零部件的加工流程,聽取生產工人的建議,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提出改進方案;同時,要靠長期的實踐去驗證、去提高。工位器具的有效設計與日常管理,只是企業實現管理提升的一個重要環節;然而,重卡駕駛室生產工廠中工位器具管理的方方面面的匯總、濃縮,設計和管理只要抓住原則和細節,不斷的去完善,才能最終達到設計與管理相結合,提升工位器具管理的水平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聞邦椿.機械設計手冊[M].北京:機械設計出版社,2010.
[2]王鳳平.機械制造工藝學[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