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社會經濟水平也得到了顯著的提高,社會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而在飛速發展經濟的同時對資源也有了更為充分的利用。資源并非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因此這也使得資源緊張的狀況進一步加劇。而其中水資源的緊張尤為突出。水是生命之源,是人類生活不可或缺的條件之一,因此對水資源的節約和充分利用非常重要,而水利灌溉工程就能夠在這方面發揮出充分的作用,因此將水利灌溉工程的管理工作做好有著重要意義。
關鍵詞:水利灌溉工程;問題;解決方法
1 發展水利灌溉工程管理的現實意義
水對人類的生產生活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農業生產中水更是基礎材料之一。尤其是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農業的生產有了大幅度提升,規模也在逐年擴大,這就需要充分的水資源作為發展生產的支柱。而確保水資源的供應則需要發揮水利灌溉工程發揮重要作用,其發展得成熟穩定,對農業的發展無疑有著巨大助力,對于社會經濟的發展也有著很大的推動作用。近些年來,我國的工農業有了較大程度的發展,而這也離不開水利灌溉工程管理的有效推動。對水利灌溉工程的充分利用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有著重要意義,其對產量以及結構上都有著重要的作用。而隨著工農業發展的速度不斷加快,對水資源的利用也更加強烈,甚至出現水資源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而想要解決這一問題就需要將水利灌溉工程提高上來,將其管理工作進一步完善。這對于我國工農業的建設也有著重要作用。
(1)圍繞農業生產發展水利灌溉管理,可通過經濟手段對水資源的利用進行管理與控制。在管理的過程中不能以偏概全,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規劃。管理單位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實地考察,并要充分了解當地的經濟水平,從而制定出合理的水利灌溉收費制度。還要將收費的制度落實下去,并使農戶對其有充分的經濟認識,將收費與用水所成正比的情況充分傳達下去,并使農戶擁有節水的意識。
(2)通過制定系統的管理制度,從而建立科學的農業灌溉管理體系,利用合適的方法恰當的制度來有效提高農戶節水的意識,規范其用水行為,從而使水資源利用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利用合理的管理制度,能夠有效減少水資源的浪費。也便于對農業生產情況做出統一管理,使其水利灌溉管理水平趨于科學化。對用水程序的設置同樣需要完善和優化,完善的用水程序設置能夠使用水行為更加規范,規避水糾紛。
(3)可以根據市場的發展規律將其充分運用在水利灌溉管理
中,并將水利灌溉與市場經濟發展有效聯結,從而使其統一發展。這么做不但能夠有效發展水利灌溉工程,同時還能對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有一定的助力,可見,其意義重大。而對水費的統計,可以使農業用水有一定標準和秩序,在節約用水的同時還能夠達到有效管理的作用,從而有效幫助其農業發展的水平得到提升,并更具現代化。統一的管理和規范,對其有著較大的積極作用。
2 農田水利灌溉中存在的重要問題
2.1 水利設施不完善
我國農田水利設施還不夠完善,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其發展。在我國一些地區,農田水利設施很多都是上世紀修建的,過于老舊,一些已經不能妥善利用,漸漸失去了價值,不能夠發揮出應有的作用。而近些年在我國農村,一些農戶也修建了一些小型水利工程,但由于是私下修建的,其質量不能夠達到統一標準,技術上也過于落后,因此在使用中效率并不高。灌溉則需要利用水庫來完成,但是目前我國水庫的數量還不夠多,不能夠完全滿足人們灌溉的需求,因此一些地區用水依然存在問題。
2.2 灌溉途徑淤積嚴重
目前灌溉途徑存在著嚴重的問題,其淤積現象嚴重,嚴重影響了灌溉工程的實行。途徑是灌溉工程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將途徑建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由于種種原因,目前農田水利灌溉途徑依然以土質居多,而土質途徑較為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容易造成淤積,并堵塞。這些對灌溉的效率都會造成一定影響。
2.3 管理相對單薄,投入相對缺乏
目前,我國的水利工程依然是重建設,輕管理,管理制度依然存在一些問題。近幾年來,屢屢出現的干旱問題表明目前農田水利工程仍然缺乏。
3 水利灌溉工程管理改進建議
3.1 建立健全水利灌溉工程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要建立健全的水利灌溉工程管理體制,完善運行機制。健全的管理體制不但能夠使得水利灌溉工程得到有效的統一規劃與管理,還能夠有效提高其工程的質量。要根據每個區域的實際情況建立適合本區域的管理體制,使管理能夠最大程度的有效落實。使管理能夠有法可依,有據可依。
3.2 積極做好基礎設施建設工作
目前一些地方的基礎設施建設依然需要完善,對于一些老舊設備需要更新換代,這就需要加大對水利工程的投資。并需要政府設置專項資金來支持水利工程的完善和構建。水利工程也可利用社會資金來緩解政府財政方面的壓力。
3.3 加快推廣節水灌溉新技術
水利工程作用巨大,其不僅僅能夠防洪抗旱,并且對生態環境還有較好的保護作用。在建立水利工程時要應用新技術,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來提高水利灌溉工程的質量和效率,真正意義上實現灌溉的目的。農業節水涉及到的方面較多,要全面考慮后并根據農戶的實際需求,因地制宜地開展工作。
3.4 提高建設質量
加強灌溉工程的建設監督與管理,使監督和管理人員透明化。負責監督和管理的人員要對工程進行全方面的檢查,從而確保工程的高質量,不能在任何方面出現失誤。可對工程現場的實際情況做具體記錄,便于社會監督。而在工程所需的設備上,如灌水器等要按照規定選擇高品質的設備,不能在質量上偷工減料。在確保合格后再投入使用,這樣不但能夠保證工程的質量,也能夠從另一方面提高工程的效率。
3.5 提高建設人員的綜合本質
年輕的設計人員、監理人員與年長的工作人員存在著一些優勢上的差異。比如,年輕的監理人員對先進的技術知識了解較多,知識存儲量很大,但缺乏工作經驗,業務水平也不夠熟練。相反,年長的監理人員則是有著豐富的經驗,工作也非常熟練,但對先進的技術知識了解較少。因此,要對設計人員、監理人員進行培訓,以確保兩方面同時提高。
4 結束語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騰飛,社會的不斷進步,水利灌溉也被越來越多地運用起來。這就需要在水利灌溉工程中不斷發展創新,運用熟練先進的科學技術,提高水利灌溉工程的管理水平,使其完成供水、節水的雙重職責。這樣不但能夠為農戶的發展提供便捷,同時也更加符合現代化農村的發展。做好水利灌溉工程管理工作不能能夠對水資源起到節約的作用,同時還能夠帶動社會經濟的發展。可謂一舉兩得。文章通過對水利灌溉工程管理工作進行具體分析,希望能夠為水利灌溉工程的發展出一份力。
參考文獻
[1]郭學美,孫興超.灌區渠道工程質量的控制與管理措施[J].水利技術監督,2011(4).
[2]劉旭.北方地區節水灌溉工程技術特點[J].農村實用科技,2010(2).
[3]陳麗.論農田節水重要技術——灌溉節水技術[J].北京農業,2012(21).
[4]孫景生,康紹忠.我國水資源利用現狀與節水灌溉發展對策[J].農業工程學報,2000(2).
[5]許迪,李益農.精細地面灌溉技術體系及其研究的進展[J].水利學報,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