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主要研究如何運用8D工具解決質量控制工作過程中的質量問題,從個人認識出發,然后對自身工作經驗進行了總結,并在此基礎上指出了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8D QC;過程質量控制;糾正措施
1 概述
8D其實是一種方法的體現,它又被稱為團隊導向問題解決方法,主要被用于解決質量問題,福特公司最早發明并率先開始使用這種方式。“8D”的管理工具除了包括對柏拉圖、檢查表等的使用,同時還包括對魚骨圖等的引用,在對問題的解決過程中體現著一定的邏輯性、系統性和根本性,其工作流程體現著結構化,是對問題的徹底解決。從實際應用的角度來分析,對于8D的使用,QC人員主要遇到的問題除了包括不合格的批量質量問題和關鍵質量特征性問題外,同時還包括一些引發顧客不滿的問題等。也就是說,對已經發生的不合格問題的研究是8D研究的主要對象。
2 “8D”概要及實施步驟
D1建立小組階段:小組建立及問題的提出。
D2問題描述階段:從實際的角度對問題進行鎖定和描述。
D3臨時對策階段:制定臨時對策,防止問題惡化。
D4原因分析階段:探查原因并進行分析。
D5長期對策階段:從糾正的角度研究并制定措施,且要保證措施的長期性。
D6效果確認和標準化階段:對糾正措施進行實施并驗證,保證其標準化。
D7預防再發生階段:預防措施的制定,防止重復問題發生。
D8小組祝賀階段:對相關措施進行總結,并給與合理評定。
之所以對8D報告進行完善,主要是為了了解以下問題:是否識別出了不合格項目,糾正措施的制定是否體現著針對性和有效性,原因確定是否體現著根本性等。8D流程的使用,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對問題的根本原因進行查找,同時它還可以保證糾正措施在實施過程中體現有效性,避免相同錯誤的再次發生,讓客戶完全放心。
3 “8D”的使用要點
(1)D0征兆緊急反應措施。8D是8項準則的體現,同時也是8個步驟的體現,它存在于問題的解決過程中,不過從實際應用的角度來看,它應該包括的步驟數是9個,也就說應該包括準備階段的D0,是指人們從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展開的對問題的調查。
在這一階段必須對不符合項進行準確的判斷。不過它又不同于與D3,在問題發生過程中的反映是D0的指對對象,而判斷服務過程中應對措施的符不符合是D3的指對對象,后者的情況會更嚴重一些,甚至涉及到產品的停產問題,所有相關部門都會參與問題的解決。
(2)D1建立小組階段。在組建小組的過程中,對小組成員提出了相關要求:了解工藝知識,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對技術素質方面的相關措施進行糾正,有授予權限,因此領導者由小組成員擔任。
小組成員主要包括問題相關人員,有項目負責人、相關領導、技術質量以及工藝方面的工程師,同時還包括相關的操作者和檢查員等。領導的作用是對相關資源進行協調和利用,對主要問題有決策的權力,而團隊成員除了要提供技術和知識方面的服務外,還應該有協作精神和承擔意識。
(3)D2問題描述階段。問題的說明需使用可量化的術語,并保證詳細性。對于質量問題的解決,首次要把握調查分析的角度,不僅涉及人、機、料等方面,同時還涉及法、環等角度。為了保證問題描述的詳細性,數據和圖片等方式是人們常用的方式,例如圖片對比的方式可把握正誤,可以讓問題更加明確,可以凸顯個例問題或統一問題;影響的范圍的大小,是否會影響到已經存在的客戶的利益。從總體范圍確定不合格產品數量。
(4)D3臨時對策階段。對于臨時性的糾正措施進行實地驗證,將問題產生的影響縮減到最小,在保證臨時糾正措施有效性的同時,還要保證它的長久發揮。也就是說,臨時糾正措施的實施目的一方面在于,對出現的問題進行解決,使之盡快恢復到問題前狀態,另一方面在于避免類似問題的再次出現,這就要求要保證找出造成問題的直接原因。在這個階段還應該注意的是,盡量的減小問題所帶來的影響,要保證問題出在哪道工序,就要在哪道工序進行徹底的解決,決不能影響下道工序。一旦管制措施不能充分發揮作用,停產就會不可避免。
(5)D4原因分析階段。從深層次的角度找出潛在的原因,以此對問題的起因進行合理的解釋,而對根本原因的驗證可采用兩種方式進行,一是說明問題,二是數據測試。
調查是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體現,原因的查找構架為魚骨圖,而頭腦風暴是其主要運用方式。問題的提出要圍繞對根本原因的分析,以此了解原因和結果之間的關系,體現不合格狀況會產生的影響。問題詢問采用連續的方式,直至產生無價值答案。
結論的驗證要在對初始原因調查進行確定之后,也就是說要盡早弄清根本原因以及會產生的潛在影響。重復分析存在于這個過程中,這也是對根本原因進行驗證的關鍵。一旦發現根本原因不具有單一性,那就有必要進行重復調查,直至對根本原因進行確定。
這一過程所使用的質量工具除了包括5W、頭腦風暴法之外,還包括層別法、關聯圖和因果圖等。
(6)D5長期對策階段。從問題解決的角度出發,對糾正措施進行確定,以保證措施實施具有永久性。集思廣益,發揮團隊的協作精神,力求獲得更多種類的問題解決的方案,運用頭腦風暴法對方案實施的利弊進行研究,且使用方案的確定要保證全組通過。
只有在實施過程中,才會體現出糾正措施計劃的價值。對于公司的程序化行動,關于解決方案的納入,實施計劃要對此進行明確,例如培訓的開展要實施在工藝文件對于新方法的使用過程中。應實時跟蹤實施進度,定期進行監控,對各節點進行檢查,以確保成功實施。
對糾正措施計劃的落實,在人員選定方面要符合要求,除了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之外,還應該是接受過培訓的人員。應該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不合適人員對于糾正措施計劃的參與,尤其是相關部門領導,他們本來就有很多的事情需要處理,糾正措施的實施一旦在他們身上出現問題,他們可能會互相指責,并推卸責任,而真正的操作者會因此承擔連帶責任,最后的結果就是不僅員工的工作業績受到影響,更重要的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糾正措施在實施中的問題。
在這個過程中被使用的質量工具除了包括頭腦風暴和因果圖之外,還應該包括流程圖和FEMA等。
(7)D6效果確認和標準化階段。驗證方案的實施效果也是糾正措施程序的體現。從定量定度兩方面反映相互關聯的問題,在保證質量計劃一致與過程要素的基礎上,確保糾正措施的合理運行。
對各項措施實施結果的確認是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要求實施者從實事求是的角度保證措施實施的有效性,同時對改善前后進行對比,積累經驗與技術,并在對其進行完善的基礎上用于公司發展的各流程中。
(8)D7預防再發生階段。為了避免不合格的再次發生,作業的實施要體現其標準化,同時還要保證策略實施具有長期性。在這一過程中,所使用的質量工具除了包括流程圖和控制圖之外,還應包括人們常用的FEMA等。在同類區域生產中,可對本次糾正措施的經驗進行分享。
(9)D8小組祝賀階段。在質量改進活動中,員工積極性的開發源自于激勵機制的建立;同時對員工協作意識的可定,對經驗成果的宣傳,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質量,也能促進改進措施有效性的持久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