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闡述了葉綠素的多種提取方法,并對近年來葉綠素及其衍生物的藥理作用進行了概述,為葉綠素提取以及藥理作用的進一步研究提供理論基礎。
關鍵詞:葉綠素;提??;藥理作用
葉綠素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重要物質。葉綠素有很多種,是以鎂原子為核心的卟啉類絡合物。文章對葉綠素的提取方法、葉綠素及葉綠素衍生物的藥理作用進行了概述。
1 葉綠素的提取方法
1.1 有機溶劑萃取法
根據對植物的處理方式,將有機溶劑萃取法分為研磨法和浸提法。楊一思[1]等通過研磨法提取菠菜葉綠素,加入碳酸鈣和石英砂充分研磨,用工業乙醇作提取劑在室溫下浸泡,得到葉綠素含量為0.682mg/g。李淤慧等[2]以苦瓜為研究對象,采用乙醇-石油醚浸提,在單因素和正交試驗下,得出苦瓜葉綠素的最佳提取率為0.0215mg/g。
1.2 微波萃取法
微波萃取法熱效率高、易于控制、選擇性好、回收率高。鄧祥元[3]等以蠶沙為研究對象,用微波萃取法提取葉綠素,得出最優條件為:微波壓力0.4MPa、微波功率300W、微波時間50s時,蠶沙葉綠素的提取率為14.325mg/L。
1.3 超臨界CO2萃取法
超臨界CO2萃取法具有萃取速度高、常溫操作、傳熱速率快、易控制等特點。Macias-sanchez[4]等用該方法從海藻中提取葉綠素和類胡蘿卜素,得出最優條件下的萃取溫度為60℃,壓力是40MPa。
1.4 超聲波法
超聲波萃取法安全性好、操作簡單、萃取效率高、成本低。劉輝[5]等以海帶為研究對象,用超聲波提取法提取海帶葉綠素,優化工藝后葉綠素含量可達5.486mg/g。
2 葉綠素的藥理作用
2.1 抗癌作用
葉綠素及其衍生物可以與腫瘤細胞特異性結合,具有一定的抗腫瘤作用。施浩等[6]在接種了人膽管癌細胞的小鼠體內應用一種葉綠素衍生物(CHDM)作為光動力抗癌藥物進行觀察研究,應用該葉綠素衍生物光動力治療的腫瘤壞死,腫瘤體積也相比減小。
2.2 抑菌作用
有許多的臨床及試管實驗中都已證實葉綠素具有抗菌作用。Smith曾經指出葉綠素對甲型溶血性鏈球菌及部分厭氧菌具有抑制作用。Gandulf認為,葉綠素在體內表現有抗毒素作用,它能減弱白喉毒素所造成的組織壞死,對破傷風毒素也有抑制作用[7]。
2.3 抗氧化作用
Kamat等[8]應用葉綠酸于大鼠肝細胞線粒體中,實驗得出葉綠酸能有效抑制線粒體膜的脂質的過氧化,從而保護了線粒體不被氧化損傷。
2.4 護肝作用
葉綠素銅鈉對四氯化碳導致的急慢性肝損傷有較良好的治療作用,在體內也可明顯減輕由硫代乙酰胺、醋氨酚引起的急性肝損傷[9]。
2.5 抗突變作用
吳小楠等[10]在研究豌豆葉綠素的抗突變作用實驗中發現,豌豆葉綠素能有效地抑制環磷酰胺誘導的小鼠睪丸染色體突變的發生。
2.6 抗貧血作用
遲翠翠等[11]建立大鼠缺鐵性貧血(IDA)模型,在低鐵飼料下分別給予小鼠葉綠素鐵鈉和FeSO4,結果顯示,FeSO4組的Hb、RBC、HCT相比葉綠素鐵鈉組明顯較小。可見,葉綠素鐵鈉對貧血具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3 葉綠素的應用
葉綠素作為一種天然色素,可作用于醫療、食品、化妝品等行業。葉綠素很不穩定,在強光照射、過酸、過堿等條件下都會發生分解,若增強葉綠素的穩定性,則可提高植物中的葉綠素提取率,為葉綠素需求者帶來更大的便利,前景十分廣泛,值得進一步探索和利用。
參考文獻
[1]楊一思,張 ,吳昊.從菠菜中提取葉綠素實驗方法的改進[J].化學教育,2013(5):70-72.
[2]李淤慧,于開源,鞠曉峰,等.苦瓜葉綠素提取方法優化[J].農產品加工,2015(8):28-30.
[3]鄧祥元,沙鵬,高坤.微波輔助萃取蠶沙葉綠素的工藝研究[J].東北農業大學學報,2012,43(8):12-16.
[4]Macias-sanchez M D,Mantell C,Rodriguez M,et al.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of carot-enoids and chlorophylla from Nannochloropsis gaditana[J].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2005,66:245-251.
[5]劉輝,賀菊萍,秦杰,等.海帶中葉綠素的提取及間接測定方法研究[J].食品科學,2010,31(18):178-181.
[6]施浩,張莉君,張春業,等.一種葉綠素衍生物的光動力抗腫瘤活性研究[J].生物技術世界,2014(12):152-153.
[7]周維書.葉綠素的藥理及其臨床應用[J].天津醫藥雜志,1966,8(3):223-225.
[8]Kamat J P,Boloor K K,Devasagayam T P.Chlorophyllin as an effective antioxidant againstmembrane damage in vitro and ex vivo[J].Biochim Biophys Acta,2000,1487(2-3): 113-127.
[9]鄭國棟,歐陽文,顏苗,等.葉綠素及其衍生物的藥理研究進展[J].中南藥學,2006,4(2):146-148.
[10]吳小楠,汪家梨.豌豆葉綠素抗突變作用的實驗研究[J].食品科學,1997,18 (12):43-44.
[11]遲翠翠,翟二林,李春燕,等.芹菜葉綠素鐵鈉與其他補血藥物功效的比較研究[J].食品科學,2013,34(7):289-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