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于RFID技術智慧社區應用系統將從實際需求出發,構建一個統一架構的社區管理與服務平臺。文章詳細論述了RFID技術在整個智慧社區管理中的應用與研究,具有非常大的應用前景和推廣價值。
關鍵詞:RFID;智慧社區;物聯網
引言
越來越多的城市正在投入到智慧城市建設的浪潮之中,而智慧社區建設又是智慧城市建設中的一部分,并且已經逐漸形成規模。針對提升社區智能化管理的問題,射頻識別(RFID)技術作為物聯網應用中的重要技術可以被廣泛地應用到智慧社區建設之中。文章具體給出了基于RFID技術的智慧社區設計方案,提出了社區智慧化管理的新思路。
1 射頻識別(RFID)概述
射頻識別(RFID)系統通常由三部分組成:電子標簽、天線、閱讀器。電子標簽用于保存約定的電子數據信息,一般由芯片及耦合元件組成。天線于電子標簽與讀卡器之間傳遞射頻信息。讀卡器是用來讀寫電子標簽的設備。
對于射頻識別(RFID)在智慧社區中的應用,因此電子標簽數據是根據社區管理需要來設置。設置基本信息區與各種應用區,同時還具有拓展功能。基本信息區用于存儲持有人或物的基本信息、社區居住信息及其它信息。應用區用于社區各種應用場景中應用標志、權限等信息。
2 智慧社區RFID應用系統
基于物聯網的社區管理系統中,射頻識別(RFID)的主要應用在四個大的方面:安全、物業、健康與文化。智慧社區RFID應用系統架構如圖1所示。
2.1 社區門禁系統
社區門禁是社區安全的第一道屏障,射頻識別(RFID)的“一卡通”在智能門禁系統具有較大的優勢。運用RFID技術整合社區“一卡通”,每位社區居民人手一張,然后在社區門禁處部署RFID讀卡器設備,讀卡器內集成人員識別系統、電子門鎖系統。當社區人員出入門口時,讀卡器自動讀取“一卡通”信息,判斷是否具有準入資格,然后操作門禁裝置。
同時,社區門禁系統可以記錄社區人員出入信息,特別是對有小孩或學生的家長通過系統可以直觀了解小孩出入社區的時間。
2.2 社區車輛管理及停車場管理
社區車輛與停車位的管理是社區目前比較關注的問題。關于社區出入的車輛,制定兩種車輛的電子標簽,臨時電子標簽和長期性的電子標簽。對于擁有固定車位的車輛發放長期性的電子標簽,這個電子臨時進入的車輛發放臨時電子標簽,并在車輛出入口布置射頻識別(RFID)感應讀卡器。當車輛到達入口時,感應器識別車輛電子標簽,如果是社區固定車輛就自動抬桿放行,如果是社會車輛,則人工干預,發放臨時電子標簽并開始計費,待到出去作為收費依據。在社區內道路上適當布置射頻識別(RFID)感應讀卡器,可實現車輛跟蹤與定位的功能。
進入社區的車輛全部帶有電子標簽,在停車場停車位上安裝感應讀卡器。一方面可以實現專有車位的管理,另一方面還可以統計車輛車位停放情況,從而實現整個社區停車場智能停車管理,實現停車誘導功能。
2.3 基于RFID的社區居民健康管理
社區居民個人都擁有唯一ID號的射頻識別(RFID)“一卡通”,根據這個ID號建立社區居民健康電子檔案,居民在進行養老、醫療、健康活動的同時,同步做到健康信息的上傳與更新。用戶在進行身份權限認證和標簽識別認證后,可在線查看和進行醫療、健康的咨詢。
2.4 社區圖書館與社區活動室的管理
射頻識別(RFID)在社區圖書館的管理中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圖書管理,另外一種是借閱的管理。圖書采用RFID標簽,直接將電子標簽粘貼在圖書中即可,使用方便又可以減少對圖書的損壞,在出口外安裝感應讀卡器及防盜系統,保障圖書的安全。借閱的管理借助于社區居民的射頻識別(RFID)“一卡通”進行登記,方便快捷,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一卡多用。
社區活動室一般只針對社區居民開放,居民可以憑借社區居民的射頻識別(RFID)“一卡通”進入活動室活動,同時還可以統計活動室的使用情況。
3 RFID技術在智慧社區應用中要解決的問題
目前,智慧社區建設還處在探索與建設階段,標準體系與制度還不夠完善,射頻識別(RFID)技術在智慧社區應用中還需要解決以下問題:
3.1 數據格式標準化
一個城市的社區要實現互聯互通,要考慮射頻識別(RFID)“一卡通”數據的標準化,為數據共享與統一管理打下基礎。
3.2 信息安全
社區居民射頻識別(RFID)“一卡通”中存儲的信息都是居民的個人信息數據,必須要有一個的安全保障措施來保證信息在傳輸與處理中的安全。
3.3 成本控制
射頻識別(RFID)在智慧社區應用十分廣泛,用途也多樣,在制定RFID標簽卡片的同時要注重成本控制,實現社區建設投入的節約。
4 結束語
隨著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射頻識別(RFID)技術在智慧社區建設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文章從社區建設中的安全、物業、健康與文化管理四個方面中的幾個應用進行了探索與研究,講述了一種可以實現的智能化管理場景,對智慧社區建設與規劃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彭偉民.RFID技術在社區安防管理中的應用[J].信息與電腦,2012(11).
[2]鄭勇.關于射頻識別技術推廣應用的探討[J].科技致富向導,2010(24).
[3]王海燕.智能公交系統網絡設計研究[J].湖南城市學院學報,
2016,25(2).
[4]王為民.基于物聯網信息安全感知與交互技術研究[J].信息安全與技術,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