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目的:文章探索血跡亮綠顯現液顯現滲透表面和非滲透表面潛血手印的可行性。方法:首先,把血跡亮綠鈉鹽1g溶解于容積(1000mL)盛有250mL蒸餾水的燒杯中,其次,加入正四丁基碘化銨1g,再加入無水乙醇750mL,混合均勻,配制出藍綠色透明的顯現溶液;最后,使用四甲基聯苯胺顯現液和血跡亮綠顯現液分別處理潛血手印樣本,再使用血跡亮綠顯現液增強四甲基聯苯胺顯現后的潛血手印樣本。結果:分別對四甲基聯苯胺和血跡亮綠顯現液處理潛血手印樣本和血跡亮綠顯現液增強四甲基聯苯胺顯現后樣本進行統計分析,血跡亮綠顯現液對潛血手印樣本的增強顯現效果比較理想,使用血跡亮綠顯現液顯現后的手印清晰連貫,且無背景顏色,對四甲基聯苯胺處理后的潛血手印樣本增強也極其明顯。結論:血跡亮綠顯現液可以顯現滲透表面和非滲透表面潛血手印,并可以作為四甲基聯苯胺的后增強試劑。
關鍵詞:法庭科學;血潛手印;血跡亮綠;顯現;新技術
潛血手印通常使用四甲基聯苯胺顯現和增強后才能有效應用;四甲基聯苯胺顯現血手印的方法大量地用于犯罪現場遺留血手印的顯現。由于受到四甲基聯苯胺和過氧化氫配制的濃度過濃或過淡,以及照相取景角度,配光方向,曝光量和反應形成的四甲基聯苯胺藍易褪色等因素影響,有時會給手印的檢驗鑒定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1,2,3,4]。血跡亮綠鈉鹽是一種新型潛血試劑,血跡亮綠鈉鹽與血液中的蛋白質結合時,可以有效呈現藍綠色,從而將潛血手印顯現出來。
文章通過常見滲透表面和非滲透表面地板磚、塑鋼窗、銅版紙、作業紙、棉綢布面上的潛血手印樣本,使用四甲基聯苯胺和血跡亮綠顯現液分別處理;通過對上述客體上1天、2天、4天、7天、14天潛血手印的實驗驗證,分析四甲基聯苯胺和血跡亮綠顯現液的顯現效果,探索血跡亮綠顯現潛血手印的可行性,為基層實戰部門提供一種新型顯現技術。
1 實驗方法
1.1 實驗材料
血跡亮綠鈉鹽(北京警察學院研制)、正四丁基碘化銨(阿拉丁試劑)、四甲基聯苯胺顯現液(北京布蘭特科技有限公司)、無水乙醇、蒸餾水(北京試劑公司)、雞血;脫脂棉、地板磚、塑鋼窗、銅版紙、作業紙、棉綢布;噴霧器;Nikon D2X照相機。
1.2 潛血手印樣本制備
首先,用蘸有無水乙醇的脫脂棉把手指擦拭干凈,干燥后手指浸有雞血的脫脂棉反復擦拭均勻;帶血的手指先后在地板磚、塑鋼窗、銅版紙、作業紙、棉綢布面上連續捺印5次,形成潛血手印樣本的血跡量從大到小。地板磚、塑鋼窗需連續騎縫捺印,銅版紙、作業紙、棉綢布連續捺印,如此捺印5次,樣本存放在干燥紙箱中保存,依次為1d、2d、4d、7d、14d。
1.3 潛血手印顯現液
血跡亮綠顯現溶液:血跡亮綠鈉鹽1g溶解于容積(1000mL)盛有250mL蒸餾水的容器中,然后加入正四丁基碘化銨1g,再加入無水乙醇750mL,混合均勻,配制出亮綠色透明的顯現溶液,倒入不透明瓶中避光保存。
血跡亮綠清洗固定液:稱取10g正四丁基碘化銨,倒入盛有500mL無水乙醇的燒杯中,溶解充分,混合均勻后配制出血跡亮綠清洗固定溶液,需避光保存。
四甲基聯苯胺顯現液購置于北京布蘭特科技有限公司。
1.4 操作步驟
騎縫捺印在地板磚、塑鋼窗上潛血手印樣本左邊使用四甲基聯苯胺顯現液處理,右邊的使用血跡亮綠顯現溶液顯現,對銅版紙、作業紙、棉綢布進行拍照記錄;然后再使用血跡亮綠對四甲基聯苯胺顯現的潛血手印樣本進行后增強。
1.4.1 四甲基聯苯胺顯現液
(1)購置的四甲基聯苯胺包裝中的甲液和乙液砸碎后使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勻;(2)用剪刀斜形剪開包裝口;(3)把四甲基聯苯胺顯現液均勻滴在脫脂棉上;(4)脫脂棉蘸涂左側的潛血手印樣本;(5)照相機拍照顯現效果。
1.4.2 血跡亮綠顯現溶液
(1)一個精細噴霧器中倒入血跡亮綠顯現液;另一個精細噴霧器中放入血跡亮綠清洗固定液。(2)樣本預處理。將使用血跡亮綠清洗固定液噴涂右側潛血手印樣本,樣本表面呈浸潤狀態。(3)潛血手印樣本顯現。使用血跡亮綠顯現液均勻噴涂右側潛血手印樣本,在噴涂過程中會有藍綠色手印出現。(4)樣本后處理。將使用血跡亮綠清洗固定液清洗右側潛血手印樣本,洗去多余的顯現溶液。(5)照相機拍照記錄顯現效果。
2 實驗結果
從實驗情況來看,血跡遺留時間的長短對血跡綠顯現液處理的上述樣本的效果沒有明顯區別,遺留時間從1d到14d樣本上潛血手印都能夠顯現出(見表1)。
四甲基聯苯胺處理地板磚、塑鋼窗、銅版紙、作業紙、棉綢布潛血樣本后,經過1~2分鐘后,手印紋線開始從黃色變成藍綠色;地板磚、塑鋼窗上血跡較厚處,有氣泡產生,藍綠色紋線發生擴散現象。
使用血跡亮綠顯現液均勻噴涂右側潛血手印樣本,在噴涂過程中,立即顯出藍綠色的手印紋線,背景為淺淡藍綠色;使用血跡亮綠清洗固定液清洗右側潛血手印樣本,洗去多余的顯現溶液后,淺淡藍綠色的背景有效消除,反差明顯增強。
左側經四甲基聯苯胺顯現液顯現過的樣本再次使用血跡亮綠顯現液處理后,原來淺藍綠色的手印變成深藍綠色,原來擴散看不清楚的藍綠色的紋線重新呈現,且背景反差得到明顯增強(見圖1~5)。
3 結束語
血跡亮綠顯現液中血跡亮綠鈉鹽的側鏈與蛋白質側鏈結合,在相轉移試劑正四丁基碘化銨的作用下,血跡亮綠鈉蛋白質緊密結合形成色團,將潛血手印顯現成為藍綠色,且色團不容易發生擴散,手印紋線清晰連貫、特征反差明顯,基本沒有背景顏色;和四甲基聯苯胺相比,既能有效顯現滲透表面上的潛血手印,又能夠有效顯現非滲透表面上的潛血手印,且能夠有效增強四甲基聯苯胺顯現后手印;血跡亮綠顯現液可以作為潛血手印顯現技術的一種補充,并可以作為四甲基聯苯胺的后增強試劑。
參考文獻
[1]朱偉忠,王汝健.四甲基聯苯胺重復顯現血手印的影響因素[J].科技創新,2016(2):122.
[2]鮑偉江,史韜寧.考馬斯亮藍顯現血手印配方的改進研究[J].中國刑警學院學報,2015(1):57-59.
[3]韓毓,姚曉慧.潛血手印的顯現方法研究[J].速讀,2015.
[4]王忱.考馬斯亮藍與四甲基聯苯胺顯現血手印的比較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5(20):24.
作者簡介:王躍(1972-),男,碩士研究生,河南商丘人,現任北京警察學院公安科技系教師,副教授,主要從事痕跡檢驗、犯罪現場勘驗檢查教學和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