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經濟的發展運行,離不開電力工程,越是經濟發達地區,對電力工程的需求越大。電力工程在經濟建設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說,良好的電力工程是保證社會與經濟發展的基礎。電力工程的運行質量倍受人們關注。其實施和運行與配電線路安全運行有著直接的影響,只有合理設計、規劃,才能保證配電線路安全運行。文章主要通過對配電線路的說明,提出配電線路規劃設計能源利用問題,進一步提出了電網配套發展以及環境保護原則和配電路徑設計措施,以此提高配電線路設計水平。
關鍵詞:配電線路;原則;合理規劃設計
1 配電線路簡介
配電線路主要是指從降壓變電站把電力輸送到配電變壓器或者是將電變壓器的電力輸送到用電單位的線路,是電力供應的主要工程,設計的是否合理科學,將影響到整體配電功能。如果配電線路電壓是3.6kV~40.5kV時,那么我們就把其作為高壓配電線路,如果配電電壓低于1kV,同時頻率低于1000Hz,直流低于1500V時,我們則稱其為低壓配電線路,不論是高壓線路還是低壓線路,均是配電線路的重要部分,發揮著不同的功能與作用。只有在施工中做好安全管理,才能確保配電線路運行的可靠性、連續性,大大減少損耗、降低成本,保證供電的精確與效率,使輸電工作更加符合需求。
2 配電線路規劃設計的原則
2.1 合理利用能源
配電線路設計的好壞,直接關系到能源利用問題,在進行線路設計時,一定考慮到能源節約與環保問題,認真科學做好設計,通過對能源分布的了解,全面做好分析,使配電線路設計的更加合理,走向更加符合能源建設需要,特別是對配電網骨干網架設計,更要做到規劃合理、布局妥當。
2.2 適當提高經濟效益
配電網的設計要與當地經濟相協調一致,特別是一些新規劃的網絡,一定要全盤考慮問題,使新建輸變電工程項目能夠促進區域發展,滿足城鄉規劃需要的同時,促進地方經濟建設發展,實現整體利益。只有通過對區域情況的分析與研究,才能科學精準的計算出線路走向布局,使投資得到有效回報,利用電力工程建設,全面實現整個供電企業經濟效益。
2.3 電網配套發展
電網是一個配套工程,并不是獨立存在的工程,只有全面考慮到電力生產、供應以及銷售鏈條的關系,才能保證工程建設的完整性,可以說,電網看似獨立,其實是有機聯系的整體,工程建設過程中,一定要加大輸變電設施投入,充分調動相互協調的資源,使系統更加智能化、網格化、現代化,形成配套發展的總體目標。
2.4 環境保護
現代科技的發展,使一些高科技進入到電力行業,那么,在進行配電線路規劃設計的時候,就需要不斷引進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工作中不斷創新提高,不斷減少陳舊設備設施,更新換代,使一些老舊的影響環境保護的設備及時淘汰,強化環保理念,保證在供電設計時,實現綠色環保,為人們提供優質環境的同時,滿足人們用電需求。
3 配電線路合理規劃設計
3.1 正確選擇配電裝置
配電裝置是線路設計的關鍵,只有裝置符合設計要求,才能滿足電力需要。那么,選擇裸導體和電器時,一定要充分考慮到當地環境與氣候因素,使設備溫度能夠滿足供電條件,符合標準要求。控制溫度是關鍵,選擇屋內導體以及電器的時候,如果室內預先做了通風,那么就需要保持好最高溫,需要在當地最熱的月份上再增加5度,不能出現溫度比儀表電器所允許的溫度還低的現象,那樣就極容易出現冰雪事故,導致電器損壞,影響正常供電運行。隔離開關鎖設定的破冰厚度一定要符合最大覆冰厚度,滿足設計需要。配電裝置最大風速也是影響供電質量的關鍵,在進行設計時,也要做到整體考慮,一般需要距地面10m高,并且30年一遇的10min的平均最大風速,當風速超過35m/s的地方,一定要全面做好配電裝置高度,做到適度降低電氣設備高度,在進行設置的時候,要做好地基的穩固,確保設備安全。一些設備需要進入居民區以及工業園區的,一定要有效避開密集區域,做到降噪控制。一些地區海拔較高,影響供電質量與設備,那么在高度上一定要做好控制,當海拔超過1km的地區,就需要選擇能夠在高海拔地區使用的電磁產品以及電器,合理做好設備的配置,一些地震多發區,需要考慮到地震影響,合理做好配電裝置抗震設計工作,使設備安全運行,不影響供電安全,設計時,需要根據不同情況做好全面周全的考慮,這樣才能滿足供電用電需要,保證設備利用的合理性。
3.2 導體、電器的設計以及選用
配電裝置絕緣水平要符合國家應用標準,選用的電器所承受的最高的工作壓力不應該比此回路的最高運行電壓還小,而選用的導體電器長期所允許的電流不應該比該回路最大的持續工作電流還小。電器導體熱穩定、動穩定和電器開端電流要做好充分的短路電流驗算,做到精確科學,保證規范標準,使所得到的數據能夠實現應用價值。熔斷器能夠實現對電壓互感器回路保護,裸導體最高工作溫度需要控制到70攝氏度以內,管形導體以及銅芯鋁線溫度控制到80攝氏度以內。屋外配電裝置套管、導體以及絕緣子,一定要考慮到當地氣候因素,設計時,還要做到以后搶修、維護的方便性,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線路合理,運行通暢。
3.3 配電線路路徑的設計
3.3.1 總線路的設計。線路是一個整體工程,總線路構成主要是設計的依據、線路的走徑以及工程概況三項主要內容。那么在進行線路設計時,就要嚴格執行內容需要,滿足設計原則。總線路設計需要從使用價值與功能出發,根據區域實情,做好線路規劃與設計,掌握好國家規定與相關文件,做出線路設計方案與計劃,通過任務書設計,提出設計要求,做好相關手續審批。路徑設計要符合經濟發展與區域需求,不能盲目設計,要根據供電需要,做好路徑長度、交通條件、水文地質以及地形地勢的謀劃,找到合理性與不合理性,通過全方位的周全分析,形成比較方案,選擇最佳線路,做好設計。工程概況是對工程的整體描述,只有全面掌握綜合情況,才能做好概況設計,使線路設計更加科學合理,實現各個環節的有效控制。
3.3.2 搭桿以及基礎的選擇。配電線路搭桿有耐張搭桿、轉角搭桿、直線搭桿以及終端搭桿四種基本型式。塔型以及搭桿高度是關鍵,設計的是否科學合理,對今后的使用、維護會產生較大影響,設計時,則需要充分考慮到經濟性。耐張搭桿要低一些,高度上能夠保證搭桿受力更加良好、均勻穩定。
3.3.3 線路機電的路線設計。機電設計尤其重要,對相關氣象、導線架設的方法與技術,金具組裝是否科學可靠,絕緣子串以及導線防震是否可行,均是考慮范圍內的,對于線路機電的重要組成,要全面進行設計,使整體線路更加趨于合理,對不符合供電需要的,要及時調整與修正,努力使線路滿足當地氣象條件,確保線路運行安全性,提高供電質量與效益。在對架設線路導線的選擇上,一定要做好檢測實驗,保證最大使用應力,相關材料材質結構要符合供電標準需求,對不符合電力輸送要求的材料,堅決不用,在進行設計時,對多發地震的地區要做好防震措施,從根本上滿足供電需要,不能因為線路設計不合理,導致整體供電中斷。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電網建設是經濟運行的基礎工程,電網工程是基礎性的公共設施,基質量好壞,直接影響著地區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質量,只有全面做好線路設計,才能保證地區建設以及國民經濟持續發展。而配電線路的設計是電網建設中重要環節,各方要高度關注,在對電網設計上,實現配套發展、環境保護、合理規劃的總體目標,保證配電線路的安全可靠運行。
參考文獻
[1]張勇.小議新建線路的規劃設計以及配電線路的改造[J].中國科技財富,2011(3).
[2]楊憲易.淺析配電線路設計的要點[J].民營科技,2011(12).
[3]魏崽,崔文生.對配電線路設計的探討[J].廣東科技,2009(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