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線,通過持續保持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性,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增強企業的競爭力,是一個企業長期的動態管理工作。作者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探討持續保持質量管理體系有效性的幾種方法,以達到持續改進的目的。
關鍵詞:質量管理體系;有效性;保持
當前不少企業已建立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然而,企業在取得認證證書后,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的重視程度逐漸降低,質量管理體系的實際運行情況與原規定有脫節情況,制定的質量管理體系文件執行較差,沒能真正落地生根發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從而無法保證產品質量,優化管理,增強企業的競爭力。作者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對如何持續保持質量管理體系有效性談幾點認識和體會。
1 企業質量管理體系運行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1.1 說的和做的不統一
也就是規定的質量管理體系文件,在具體實際的運行過程中與規定的不一致。特別是對于在制造過程中的有效工藝、圖紙、作業指導書等技術文件,不按規定操作,就會對最終產品質量的保證帶來極大的風險,甚至因此會產生廢品。
1.2 行政命令代替程序
這一現象普遍發生在企業的中高層管理人員身上。常出現的現象就是個別負責人對規定的程序理解不到位,用現場指令代替既定的程序。有的甚至為了生產搶進度,而違規指揮,行政命令超越了程序的執法性。這樣慢慢地會使質量管理體系運行日益困難,最終導致質量管理體系出現“名存實亡”的現象。
1.3 只說不做的現象
工作中對程序不了解,不按規定好的制度流程執行,僅憑經驗辦事,無章可循,認為不管采用什么方法,只要完成任務就行。
1.4 做的過程沒有留下相關的證據,即記錄
記錄是一種闡明所取得的結果或提供所完成活動的證據。也就要求記錄應能提供產品實現過程的完整質量證據,并能清楚地證明產品滿足規定要求的程序。有一些員工在工作中,在產品制造過程中不注意記錄的規范性,有的記錄不完整,追溯性差,有的對記錄保存、檢索不到位,出現很多時候無法追溯到當時的原始記錄,致使具體做了哪些工作,哪些操作,無法證明是否在過程中滿足相關的要求,滿足程序如何也都無法判定。
1.5 執行過程中隨意性強,不嚴謹
既定的規程,程序隨意改變,修改隨便,不經過原審批程序,修改權限不清楚,致使在執行過程中隨意性強,影響產品質量。
1.6 人員能力不足
對于與產品質量相關的人員能力不足,不能夠勝任所從事的工作。特別對于一些特殊崗位人員無證操作,無法保證過程的質量和安全。如天車工、焊接人員、無損檢測人員、計量人員等。
2 持續保持質量管理體系有效性的措施
2.1 將質量管理體系持續改進的思想融入到企業文化中,讓每位員工認識到持續改進的重要性
2.1.1 端正質量管理體系取證后對持續保持有效性的認識。
有的企業認為一旦通過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就會產生“一勞永逸”的想法,不求進步,只停留到原地。也有的企業認為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是依據國際標準建立的,是最高標準,認為自己的質量管理水平已經到了完美的境界,從而在平日里放松管理。對于這些錯誤的認識,企業高層及各級管理者必須及時加以糾正,要知道無論何時,持續保持質量管理體系有效性是一個企業永恒的目標,是不斷滿足顧客越來越高的要求,不斷開發和占領市場的必經之路。
2.1.2 提高認識,創造質量改進的文化氛圍
質量管理的改進,持續保持質量管理體系有效性,并不是一個部門的事情,也不是某些人的事情,而是企業所有員工的事情。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的靈魂,只有將質量管理體系的持續改進融入到企業文化中去,員工才能在日常工作中將持續改進的意識融入到每一項工作中去,才能在日常工作中依據標準建立的質量管理體系自覺地進行維護,對照標準來工作。
2.2 領導重視并積極參與質量工作,充分發揮領導的作用
最高管理者及各級管理者的重視和強有力的領導是質量管理體系正常運行的重要因素。領導以身作則,明確自己的原則和價值觀,注重承諾,積極參與質量管理活動,言行一致,為他人樹立榜樣,將質量管理的理念貫徹到實際工作中,創造員工參與實現企業目標的內部環境,并積極鼓勵全員參與質量管理工作,提高質量意識,最大化地激發全體人員的主觀能動性,發揮每個人的聰明才智,才能使效益最大化。
2.3 不斷學習,提高質量意識,強化對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的認識
因內外界環境的變化,顧客要求的不斷提高,內部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的不斷變化,需要全體員工及時學習相關的知識,以便于能夠更好地理解當前的相關要求,新的管理理念。同時,通過不斷學習相關的業務流程、規章制度、質量管理體系文件,來不斷提高認識,提高實施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的自覺性。用制度約束行為,用行為保證產品質量。
2.4 貫徹的執行情況
2.4.1 抓好內部質量管理體系審核
通過開展及時有效的內部質量管理體系審核,能夠使企業質量管理體系保持持續改進和不斷完善,進而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和產品質量,獲得顧客滿意,并為企業創造最大效益。做好內部質量管理體系審核的幾點措施:
(1)領導重視,真正做到全員參與,提高執行力。
(2)提高全員對質量管理體系的認識、周密策劃,做到“有的放矢,有備而查”。
(3)建議一支綜合素質較高的內審員隊伍。
(4)定期集中審核與日常監督審核相結合。
(5)重視審核后的整改情況落實,跟蹤驗證。
(6)充分發揮質量信息在質量管理方面的作用。
2.4.2 注重日常工作的細節,重視基礎工作,加強質量改進力度
企業要想持續保持質量管理體系有效性,就必須要重視基礎管理工作,從小處著眼,注重細節,力求用100%的過程質量來保證最終的產品質量。在日常工作中,加強質量改進的力度,將PDCA循環始終貫徹到日常工作中,將改進工作作為常態化工作,并建立獎勵激勵政策,對于在質量改進工作中有突出成績的人員或部門給予獎勵,激發員工質量改進的熱情。
3 結束語
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和完善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確保質量管理體系的持續有效性更是艱苦和持久的工作。質量管理的改進,涉及人多,影響面廣,難度較大,且短期內效果不是那么明顯,往往不易引起重視。為此,要想持續保持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性,就必須做好各項基礎工作,把一個簡單工作成千上萬次準確做好,聚沙成塔的積累,從領導層及全體員工的思想意識、持續改進文化的形成、以及一些有效的貫徹執行,真正地做到用制度來約束每個人的行為,使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性不斷持續有效,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
參考文獻
[1]晉耀輝.質量體系持續改進與有效性保持[J].中國信息化,2012(24):146.
[2]陳輝.如何提高企業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性[J].橡膠科技市場,2010(24).
[3]文學.如何提高中小企業質量管理體系有效性[J].商場現代化,2006.
作者簡介:韓燕(1980-),女,碩士,工程師,主要從事質量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