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城鎮化水平高低的主要標準表現在國家文明程度高低、社會是否進步與經濟是否發達。對城市發展而言極其重要。開展城鎮化建設,大力發展新型城鎮化建設的主要內涵是可持續發展,目標為轉型、健康、綠色。GIS具有強大的空間分析功能,因此在城鎮化規劃設計中廣泛應用,分析了GIS在城鎮規劃中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新型城鎮化;GIS;規劃設計;應用
1 GIS的發展狀況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和人口的發展,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問題日益突出,國家在諸多方面的需要,傳統的管理信息系統已經不能滿足。由于GIS具有強大的空間分析功能,所以要想使用全面、科學、合理的方法和手段來解決問題,可以使用GIS地理信息系統,其具有輸入、輸出地形圖快捷方便等優點,逐漸受到人們的青睞,在各個領域中已經逐步代替了傳統的管理信息系統。
在城市建設規劃中,我們需要有對空間數據的處理能力的技術,因為要實現規劃建設對象圖形屬性管理,所以不能使用傳統的MIS,可采用引入GIS技術。要想使新型城鎮化管理的現代理念逐步拓寬,同時規劃方案的創新性,探索性,藝術感也被提高,這是使用GIS的優點。
2 GIS在城市規劃中的具體應用
初期GIS只能實現粗略的制圖和簡單的柵格解析功能,但是其不能滿足我們對制圖工作的需求,因此需要改用基于GIS的制圖系統。我國GIS快速發展主要應用領域為城市規劃發展,GIS能在城鎮規劃中應用主要體現在提供大量的科學數據管理和數據分析等數據資料,對城鎮化規劃設計管理具有重大的意義。
2.1 公共設施的選址
公共設施選址是一件復雜的過程,它會受到多種外界環境的影響,同時還要進行多方面的分析,是一個比較麻煩的將決策和設計效果作為一個整體的過程。地理信息系統GIS具備這樣的能力,對相關空間數據和屬性數據信息,進行統一的數據管理和分析,在公共設施選址中優選優化設計,進行規劃選址分析,要想提升定量與定性結合在一起的分析方法,那么主要考慮主觀定性分析以主觀分析判斷方法,因此其在公共設施選址提供豐富的分析依據。
2.2 土地適宜性分析
初期對于城鎮化規劃設計的基礎研討過程中,我們還會對規劃地塊進行高度分析、坡度效果分析、坡向分析、高線分析、流域分析等,當我們遇到地形比較特殊,總體比較復雜的規劃設計地形,因此可以使用數字高程模型數據(DEM)以及GIS的空間分析功能,用來作為土地適宜性評價的參考依據[1]。運用先進的GIS軟件ARC/INFO進行的土地評價,可以縮短工作工期,提高作業精度,這是一種快捷準確的評價方法,而且還能將結果直觀地表現出來。具體步驟如圖1所示。
2.3 規劃方案的評價和規劃成果的表現
雖然CAD在城市規劃中應用廣泛,主要作為繪圖效果的軟件,其原因是因為其沒有對空間數據的相關屬性的管理,AUTOCAD軟件主要顯示設計效果是圖形、圖像設計。在進行制作規劃效果設計和平面上圖紙會受到很多的限制,主要表現在:展示的效果不能夠給使用者和普通的用戶真實的效果感,而且也不一目了然,場景不突出,同時也不便將整體的規劃方案展示出來,這樣就會導致使用者與普通的用戶在效果上不方便溝通;即使設計方案存在紕漏,也不易被發現,最終會導致規劃方案具有很大的風險;在設計過程中存在效率低、時間長、費用高[2]。
2.4 城市規劃中公眾參與
在城市規劃設計過程中,規劃設計人員必須掌握更有效的交流方法和工具,這樣可以在規劃設計人員和普通人員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梁。因此這樣有效的交流工具就是可視化。至今為止,作為高科技的可視化工具GIS已慢慢地應用在城市規劃中。
可視化公眾參與技術GIS的優點在于為使用人員提供方便,其提供具有強大功能的分析使用工具和一個解決大量復雜空間數據的途徑。對于巨量的城鎮化社會經濟信息和復雜的空間數據地理信息,在城鎮化規劃策劃和管理有所涉及,因而獲得、解決、處理和分析這些信息只有這方面的頂尖人才才有此能力,從而完成專業性較強的城鎮化城市規劃工作[3]。因此掌握復雜的數據信息和社會經濟信息,是為了更方便參加到城鎮化規劃設計中。
公眾參與GIS技術采用了新的技術使用方法,其中以IN.與GIS技術結合以及GIS與多媒體技術結合這兩個方面研究最多,其主要是讓普通用戶使用。信息如果是不清楚的,沒有設置其定位,或者不能設置空間數據原型來表達的,則都應該排除在GIS的知識基礎以外[4]。在地理信息表達中占主導地位是地圖,我們可以結合其他的表現形式或者其他的媒體,用在我們現在的技術上。想要實現普通用戶更感興趣或者更容易感觸到他們所在的空間,同時使公眾得到豐富多彩的信息資源,我們可以在GIS上添加聲音、視頻效果、照片信息、遙感影像等,因而將公眾參與GIS技術與多媒體技術相結合,將極大地擴展公眾參與的基礎知識[5]。
3 GIS在城市規劃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GIS也有不足之處,雖然其在城鎮化規劃中使用廣泛作用巨大。在解決城鎮化規劃設計中的問題時,由于GIS功能不全面,所以并不能起到決定性作用。
在國內規劃行業中GIS并沒有得到普及,阻礙GIS技術應用的主要原因有:(1)城鎮化信息資源數據收集、數據更新、數據導入及數據共享等問題,都會受到多方面的制約。如:城市規劃部門體制、經費、管理等方面。(2)目前我國的規劃是不太重視管理,而重視設計,所以導致規劃人員中很少的人了解GIS,當然研究與開發人才更是不足。這種策劃體系也嚴重影響了GIS技術的廣泛應用。(3)在城鎮化規劃過程中,還未形成一個專業的標準,所以對背景分析,影響評價,趨勢預測等要求還沒有完善。
參考文獻
[1]趙然,石小蒙,姚瑤.GIS在城市規劃中的應用[J].中國科技縱橫,2010(18).
[2]趙景偉,顧鳳霞,呂京慶.城市規劃制圖中的GIS應用[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9,35(1).
[3]李定平.“數字城市”技術在長沙城市規劃中的應用[D].湖南大學.
[4]張峰,徐建剛.GIS在城市規劃公眾參與中的應用初探[J].城市規劃,2002,26(8).
[5]何宗宜,劉政榮.公眾參與地理信息系統在我國的發展初探[J].測繪通報,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