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為解決GDX500包裝機內襯打碼組件輸入軸更換耗時長,對輸入軸的結構進行改進。采用分體軸的改進方案,將輸入軸分為軸體以及軸頭兩部份,兩者間用圓環進行定位,用沉頭螺釘進行連接。更換時,僅需更換軸頭部分即可。應用效果表明,改進后輸入軸的更換耗時由1.8小時降低為0.5小時。
關鍵詞:GDX500包裝機;內襯打碼組件輸入軸;分體軸
GDX500包裝機內襯打碼組件由位于設備主傳動箱體內的輸出軸T與法蘭盤K相配合驅動打碼輥M運動,實現內襯的輸送和打碼工作,如圖1。由于運行速度存在變化,輸入軸T的負載也隨之變化,在交變負載的影響下,輸入軸與法蘭盤相配合的部分出現疲勞磨損,如圖2,產生傳動間隙,進而導致內襯裁切長短、內襯阻塞等故障。此時,需對輸入軸和法蘭盤進行更換。
M.打碼輥、K.法蘭盤、T.輸入軸
1 存在問題
根據輸入部分結構示意圖3可知,輸入軸只能從設備前端進行拆除。為此需拆除主傳動箱體蓋板,拆卸潤滑油管,松開輸入軸上的螺母,取下齒輪和鍵,并拆除前端箱體后才能取出輸入軸。且由于輸入軸位于靠設備前端一側,拆裝空間較小。輸入軸的更換流程繁瑣,工作量大,且存在設備損傷風險,故導致維修更換耗時長。
47.螺母,48.輸入軸,53.內骨架油封,58.齒輪
在之前的設備技改中,為提高輸入軸的使用壽命,我們將輸入軸與法蘭盤的連接點由一個增加為兩個,有效的提高了輸入軸的使用壽命。然而由于磨損不可避免,輸入軸使用一段時間后仍需進行更換。結合打碼組件輸入部份結構以及輸入軸更換流程進行分析,如圖4可知:輸入軸更換流程較為繁瑣,且耗時長。單次更換輸入軸耗時為1.8小時,其中拆裝過程耗時1.5小時。
2 改進方法
輸入軸從功能上可分為兩部分,如圖5,其一為軸體部分,用于接收主傳動動力,其二為軸頭部分,將動力輸出給法蘭盤。
輸入軸的更換主要原因為軸頭部分的磨損,因此我們將輸入軸改進為分體軸,使軸體與軸頭分開。則僅需拆除輸入軸前端箱體即可對磨損的軸頭部份進行更換,更換過程簡單快捷。
2.1 分體方案的選擇
可采用兩種方案實現聯軸器的分體設計,一是減少聯軸器大端面厚度,增加一個一端為凸牙,一端為凹槽的中鍵盤(類似十字滑塊聯軸器結構,如圖6。但十字滑塊聯軸器并不適用于高速運轉工況,故放棄該方案。
二是將聯軸器從大端面進行拆分,分為軸體及軸頭部分,以軸頭為動力傳動環節,如圖7。該方案軸體與軸頭部分在設計合適的定位、連接方式后,能有效保證軸體、軸頭之間的整體性,從而滿足改進前的使用條件,采用該方案。
由于輸入軸大端面與油封存在配合關系,為使軸體部分大端面超過油封唇口,保證密封性,因此選擇軸體部份大端面厚度為5mm。
2.2 定位方式
常用的定位方式有槽式定位、定位銷定位。定位銷定位定位精度高,但在更換軸頭時拆除難度較大,且在軸頭與軸體大斷面上加工定位孔會降低其強度。槽式定位定位精度能滿足要求,且拆裝簡便,故選擇槽式定位。輸入軸進行回轉運動,為使軸體定位槽在設備運行過程中不受力,避免被軸頭磨損,選擇圓型定位槽,軸頭上與槽配合的圓環外徑為15mm,高度為2mm,如圖8所示。
2.3 固定方式
軸頭與法蘭盤為間隙配合,為避免裝配干涉,使用2顆內六角沉頭螺釘對軸頭進行固定。軸體上鍵普通平鍵(圓頭),其寬度b=5mm,h=5mm,L=20mm,材料為45鋼。根據靜聯接鍵擠壓強度條件:,其中d=17mm,(單位:MPa)。計算得:根據螺桿剪切強度條件公式,其中(R為螺釘中心與軸頭中心距離),d為螺釘抗剪面直徑,即螺紋小徑,d=4.918mm,m=1,查表計算得,當選用M6304不銹鋼沉頭螺釘,R為12.5mm時,滿足剪切強度條件。
至此,分體輸入軸的主要參數得以確定,結合改進前輸入軸圖紙繪制改進后的輸入軸圖紙并進行加工,其示意圖如圖9所示。
3 改進效果
GDX500包裝機內襯打碼組件輸入軸改進后,更換耗時為0.5小時,有效解決了輸入軸更換耗時長的問題,同時有效避免了以往更換輸入軸時存在的設備損傷隱患,改進效果顯著。同時,更換輸入軸的單次維修成本也由改進前的452.11元降低至156.52元。
參考文獻
[1]機械設計手冊編委會.機械設計手冊[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
[2]GDX500 調節手冊[M].GD,2007.
[3]GDX500 維修手冊[M].GD,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