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我國的眾多水利工程項目中,堤防工程是重要的組成都分,在防洪方面能夠起到較大的防護作用。在發(fā)生險情的情況下,如果沒有堤防工程作為重要的抗洪設施,那么可能會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甚至威脅沿江等河流周邊的人身安全。因此,做好水利堤防的管理工作,是整個水利工程的重中之重。文章通過分析常見水利堤防險情的主要成因,探討了各險情相對應的搶護措施,以期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險情;水利堤防;成因;搶護措施
引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fā)展,水利工程也進入到快速發(fā)展的重要階段,無論是在經濟層面還是社會層面,都發(fā)揮著主要的作用。在水利工程的抗旱防洪體系中,水利堤防是防治洪水侵襲的主要擋水建筑物,在保護人們生命與財產安全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因此,為切實保障水利堤防的安全,最大限度的發(fā)揮防洪作用,需要掌握堤防存在的險情類別及其主要成因。并且,還應當在汛期內組織專業(yè)的技術人員,對水利堤防工程進行定期的巡視。以便于發(fā)現險情時,迅速采取搶護措施,保護水利堤防的安全。通過科學有效的管理,不僅能夠減少損失,還能獲得更多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
1 水利堤防險情的常見類型與成因
1.1 漏洞
在水利堤防工程中,容易存在漏洞現象,影響其安全性與使用性。漏洞產生的原因主要包含四個方面。其一,從內部結構上說,如果有動物在堤防上筑巢打洞,就會直接產生漏洞,進而形成滲漏的通道。其二,當水利堤防的地基發(fā)生不均勻沉陷的狀況時,水利堤防表面就會存在貫穿性裂縫。其三,在水利堤防的施工過程中,如果沒有選取合格的填土,那么土方中就會存在含有機質多、砂量大等現象。與此同時,如果施工時沒有進行有效的碾壓等處理方式、填壓質量比較差時,將進一步導致水利堤壩的部分土質不合格。經過長期的水流沖刷,水利堤防就會產生漏洞。其四,如果水利堤防與周圍的其他建筑缺乏有效的結合時,隨著水流不斷的沖刷,也會形成漏洞。
1.2 滲水
在水利堤防工程中,常發(fā)生滲水現象。引發(fā)滲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體包括以下幾點。其一,當洪水量過大時,堤防會發(fā)生滲水現象。因為長時間超出堤防的警戒水位,會對地方產生一定的破壞。其二,如果設計方案不合理,導致斷面尺寸不足,或者最大限定水位低于實際的洪峰時,也會導致水利堤防出現滲水現象。其三,當水利堤防在施工過程中,如果填土的含砂量過大,但缺乏相應的防滲墻等控制滲流的設施時,水利堤防同樣會產生滲水現象。其四,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受當時經濟、技術等條件的限制,我國多數水利堤防工程存在著填土質量差、碾壓密實度不足等方面的問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其穩(wěn)固性,也容易導致滲水現象的產生。其五,如果對于水利堤防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使其年久失修,同樣會產生滲水問題。最后,如果水利堤防中存在著蟻穴、腐殖質、暗溝等現象,將會帶來極大的內部隱患,使其產生滲水問題,影響水利堤防發(fā)揮應有的作用。
1.3 跌窩
在水利堤防中,有時也會產生局部的塌洞現象,也被稱為跌窩,這主要是由堤身隱患造成的。其產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其一,由于滲漏原因導致的跌窩現象。在水利堤防的日常管理過程中,如果工作人員對于滲漏等現象沒有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處理時,就會影響該水利堤防本身的穩(wěn)固性。經過雨水或者是洪水的沖擊,就會產生跌窩。其二,當水利堤防的堤身或者地基中存在漏洞時,受到汛期高水位的浸泡,同樣會產生跌窩。其三,如果水利堤防的施工質量存在問題,也會形成跌窩。因為在堤防的填筑過程中,如果沒有及時的清基,尤其是在分段接頭位置缺乏有效的加固措施,那么堤身的穩(wěn)固性和強度會受到很大程度的影響,進而導致跌窩的形成,影響水利堤防的安全性。
1.4 風浪
在水利堤防工程中,受風浪的影響,也會存在險情。一方面,在遭遇大風天氣時,如果堤前水體的寬度和深度都比較大,那么受風浪的影響,堤防的邊坡將會承受巨大的沖擊力,影響其穩(wěn)固性,進而導致險情的發(fā)生。另一方面,如果水利堤防工程本身的穩(wěn)固性較差,在風浪的影響下,也會發(fā)生險情。舉例來說,當水利堤壩的斷面單薄或者是堤壩的高度不能滿足實際需求時,在汛期時一旦遇到風浪,就會降低其邊坡的抗沖擊力。情況嚴重時,可能會導致堤壩決口。
1.5 滑坡
滑坡險情主要包括臨水面滑坡與背水面滑坡。導致臨水面出現滑坡險情的原因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原因。首先,堤腳灘地迎流頂沖坍塌,會導致堤腳失穩(wěn),進而引起滑坡。其次,汛期護坡被風流沖毀,也會引起局部性滑坡。最后,當水位消退時,受滲流作用的影響,堤防邊坡的滑動力會有所增加,而與之相對的抗滑力會減小,進而引起滑坡現象。導致背水面出現滑坡險情的原因也體現為三個方面。首先,當水利堤防的出現滲水飽和時,會出現滑坡現象。其次,如果存在長時間的降雨、或是短時間內大量降雨,也會出現滑坡現象。最后,當水利堤防的堤角失去支撐時,會導致滑坡險情的出現。
2 水利堤防險情的搶護措施
在水利堤防工程中,只有做好堤防的管理工作,才能保證其安全、穩(wěn)定的運行,發(fā)揮最大的抗旱防洪作用。因此,應當對水利堤防中存在的險情予以足夠的重視。有關部門要加強監(jiān)督與管理,通過科學的搶護措施,對于險情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理,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保障廣大人們群眾的生命與財產安全。具體的措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2.1 制定完善的巡視與管理制度
為做好水利堤防工程的防護工作,首先應當制定完善的巡視與管理制度。只有強化日常的巡視與巡查,才能有效排查堤防存在的安全隱患。特別在汛期,必須安排專業(yè)的工作人員進行巡視,詳細記錄每一次巡視的結果。針對所發(fā)現的隱患問題,要進行實地的探測與科學的分析。這樣才能做到及時發(fā)現并解決堤防存在的險情。在探測過程中,對于一些使用年限較長的水利堤防工程,需要從實際出發(fā),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逐步消除存在的隱患,進而保證其安全性與穩(wěn)固性。
2.2 加強除險力度
通過強化日常巡檢,能夠有效避免水利堤防險情的發(fā)生。但是,面對已出現的險情,就應當做好除險工作。需要注意的是,面對不同的險情,需要從實際出發(fā),運用不同的應對措施,科學有效的處理險情,將可能出現的損失降至最低。舉例來說,當遭遇滲水險情時,可按照“前堵后排”的原則,從兩個方面進行搶護,以保障水利堤防邊坡的穩(wěn)固性。在臨水面用透水性小的黏性土進行外幫防滲;在背水面用透水性好的材料將滲入的水排出。這樣不僅能夠減少水體進入堤壩內,還能避免堤壩中土粒的大量流失,有效保護水利堤防的安全,增強其抗旱防洪的功能。
2.3 創(chuàng)新水利堤防的養(yǎng)護模式
在水利堤防的日常養(yǎng)護過程中,傳統(tǒng)的養(yǎng)護方式主要包括:養(yǎng)護隊內分段承包、分散經營以及全程養(yǎng)護的模式。傳統(tǒng)的養(yǎng)護模式存在著監(jiān)管難度大、難以調動相關工作人員的積極性等問題,不利于養(yǎng)護工作的開展。因此,應當創(chuàng)新水利堤防的養(yǎng)護模式。通過設置相應的日常養(yǎng)護資金和專項治理資金,采取集中定量養(yǎng)護的模式,對養(yǎng)護人員進行集中管理。在明確責任與權利的前提下,能夠促進養(yǎng)護工作水平的提高。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水利堤防工程的穩(wěn)固與安全關系著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要及時的發(fā)現險情,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時處理。水利堤防險情的常見類型主要包括:漏洞、滲水、跌窩、風浪以及滑坡。因此,應當制定完善的巡視與管理制度、加強除險力度并創(chuàng)新水利堤防的養(yǎng)護模式,以保證水利堤防工程安全度汛。
參考文獻
[1]黃杰.淺談堤防險情的成因及搶護原則[J].大眾科技,2009.
[2]王功.對水利建設項目外部條件前期工作的認識與建議[J].水利發(fā)展研究,2013.
[3]徐書濤,卞華宏.淺談水利堤防險情的成因及搶護措施[J].治淮,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