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進步,近年來,為加快實現農業現代化,國家加大了對于農業建設的投入。水利工程項目作為農業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被水行政主管部門不斷的監督著。文章主要研究了縣級水利工程的質量監督管理工作,期望通過研究質量監督工作的任務和內容,重點分析縣級水利工程質量監督工作存在的問題,找出解決縣級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問題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管理;主要內容;問題及對策
1 水利工程質量監督工作的主要任務和內容
水利工程質量監督工作的主要任務是根據國家有關的法律、法規、水利水電行業有關技術有關技術規程、規范和質量標準以及經批準的設計文件等對水利工程建設質量進行監督管理工作。
工程質量監督工作的主要內容為:(1)對監理、設計、施工、有關產品制作和質量檢測單位的資質進行復核。(2)對建設、監理單位的質量檢查體系和施工單位的質量保證體系以及設計單位現場服務等實施監督檢查。(3)對工程項目的單元工程、分部工程、單位工程的劃分進行監督檢查與確認。(4)現場監督檢查技術規程、規范和質量標準的執行情況。(5)監督檢查施工單位和建設、監理單位對工程質量檢測和質量評定情況,并審查相關評定資料和檢查工程實體質量,參與重要分部工程和單位工程法人驗收工作,對分部工程和單位工程的質量評定進行核備核定。(6)在工程竣工驗收前,對工程質量進行等級核定,編制工程質量監督評定報告,并向工程竣工驗收委員會提出工程質量等級的建議。
2 水利工程質量監督工作存在的問題
自2008年以來,國家加大了農村水利工程基礎實施投入,為適應水利工程建設監督管理的需要,各縣級水行政主管部門才紛紛成立了縣級水利水電工程質量監督站。根據分級管理的原則,逐步明確了縣級質量監督站主要對農村小型水利工程實施質量監督工作,并為地方水利工程的質量監督管理工作做出了應有的貢獻,但是由于監督站成立時間較短,人力物力投入相對不足以及被監督項目自身特點等問題,使得我們的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工作還存在一些較為突出的問題,這些問題主要有:
2.1 工程項目多且分散,監管任務重
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特別是一些渠系灌溉工程、農村安全飲水工程項目,其單個項目所覆蓋的地域面積有時設計多個鄉鎮多個村,并且同期實施的項目又特別多,加之道路和交通方面往往又不便利。給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管理人員的工作造成很大困難,同時由于機構改革及編制的限制,多數縣的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站沒有配足專職質量監督人員,甚至無專職質量監督人員。在這種管理環境下,質量監督人員難以對每個水利工程都能做出全面的質量監督管理工作,同期監管項目太多也給監督人員要監督所有的工程項目帶來了困難。
2.2 施工、監理單位的主要從業人員管理不到位
在實際質量監督檢查工作中,對參建單位主要人員到位情況抽查中發現:一是普遍存在施工、監理單位實際到位的主要人員與投標文件承諾人員不一致;二是部分工程主要管理人員變更頻繁,變更后的同等人員資質降低,甚至非本公司人員等情況;三是部分工程的主要管理人員長期不在工程建設現場;四是項目法人對參建單位主要人員到崗情況管理不嚴,未實行嚴格的考勤制度。
2.3 對工程建設質量重視不夠,未嚴格執行有關規程、規范及質量標準
由于農村水利項目普遍存在單個項目投資不大,很多參建單位對工程質量管理不重視,特別是對有關規程、規范及質量標準執行不嚴,甚至我們的水利工程質量造成隱患,主要表現為:一是施工單位未嚴格按照規程、規范及設計要求施工,原材料、中間產品以及施工工序質量控制不到位,抽檢不及時及抽檢比例不符合規范要求。二是監理單位水平參差不齊,質量控制不嚴格,對工序和單元工程質量評定把關不嚴隨意審審簽,對質量驗收的相關備查質量審查審核不落實。三是最新的規程、規范和質量標準執行不到位,特別是一些投資較小的項目,施工、監理單位仍在執行已廢止的的老規程、規范和質量標準。四是工程施工同工程質量的評定與驗收不同步,各類資料整理不齊全、不及時,造成驗收報備困難、無法及時核備核定工程質量。
2.4 質量監督人員素質有待提高
由于多數縣級水利工程質量監督人員是兼職,自身承擔有較為繁重的工作任務,參加相關知識的培訓學習時間較少,即使參加了上級部門組織的業務培訓,也尤為缺少系統的學習而對質量監督工作一知半解。基層水利工作者掌握的最新的規程、規范及質量標準不能滿足現階段的水利工程質量監督工作,從而使得監督工作流于形式,沒有真正發揮作用。
3 水利工程質量監督工作問題的解決對策
3.1 強化項目法人責任制,充實質量監管隊伍
強化項目法人責任制。落實項目法人質量主體責任,是確保工程質量的前提。現階段我國農村水利工程基礎設施投入主要還是以政府投資為主體,多數水利工程項目的法人是水行政主管部門或其組建的國有水利投資公司,為此,項目法人要完善工程建設各項管理制度,明確專人對各工程的質量具體負責。另外結合當前水利建設形勢,及時補充水利工程質量監督人員,保證每個水利工程質量監督不缺失、不流于形式,逐步完善水利工程監管體系。
3.2 強化質量檢查體系和質量保證體系的監督檢查
質量監督機構要加大對監理單位的質量檢查體系和施工單位的質量保證體系的檢查力度,強化從業人員備案管理及檢查。采用不定期進行巡查的方式對施工、監理單位的實際到位人員進行認真審核,對未經項目法人書面同意并報主管部門備案的人員變更,要及時報告水行政主管部門或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對涉事企業給予相應的處罰和記錄。
3.3 加大法律、法規、規程、規范和強制標準執行的檢查力度,提高監督工作質量
要加強巡回檢查力度,保證監督檢查不留死角、空白。從工廠開工前辦理質量監督手續始,到工程竣工驗收交付使用止,為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的質量監督期。要在整個監督期內持續開展參建各方執行國家有關的法律、法規、水利行業有關技術規程、規范及質量標準的執行檢查,及時糾正查處違反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的行為;認真履行監督職責,參與并監督重要隱蔽工程及分部工程和單位工程驗收工作,及時出具工程質量監督評定報告,切實提高監督工作質量。
3.4 切實提高質量監督從業人員素質,滿足水利工程質量監督要求
縣級水行政主管部門要充分重視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工作,要根據當前水利建設形勢并結合人事改革政策,積極爭取政府支持,落實質量監督站人員編制及經費。同時建立合理有效的人員培訓機制,加大質量監督從業人員、項目法人質量管理人員及基層水利工作者的業務培訓,要讓他們掌握的最新的規程、規范及質量標準,具備質量監督的基本能力,充分發揮質量監督管理對工程建設質量的監督作用,不讓監督工管理作流于形式,真正發揮作用。
4 結束語
為了確保水利工程建設質量,消除水利工程安全隱患,充分發揮水利工程社會經濟效益,為農業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持。水利工程參建單位及各政府職能部門都需要對工程建設質量多加重視。相信通過不斷完善監督管理體系,強化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工作,落實切實可行的監督手段,一定能為農村水利工程質量監督工作開創良好局面,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添磚加瓦。
參考文獻
[1]楊偉.水利工程項目的質量監督管理探討[J].企業文化(下旬刊),2012,13(11):74.
[2]王雨,沈瑋.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的實踐與認識[J].技術與市場,2015,20(9):250-250+252.
[3]王春雷.水利工程項目質量監督管理存在的問題分析[J].中外企業家,2016,10(1):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