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要栽培技術
1.1 土地選擇
(1)食葵屬于菊科,對土壤要求不嚴,輕粘土,壤土,山地,坡地均可種植。達到高產,應選擇質地較好的土地。必須要求土層度>30cm、有機質8g/kg、堿解氮>40mg/kg、速效磷>10mg/kg、速效鉀>120mg/kg。前茬以小麥、玉米、苜蓿、棉花、油菜等作物為佳。豆類作物易發生菌核病,不易前茬。
(2)整地一般要求深耕整地施足底肥,耕深30cm,施有機肥1000kg/667m2、尿素10kg/667m2、硫酸二銨10kg/667m2(或過磷酸鈣30kg/667m2)、硫酸鉀5-7kg/667m2、硫酸鋅2kg/667m2。
(3)土壤封閉。用48%氟樂靈乳油80-150ml/667m2、50%禾耐斯乳油75~120ml/667m2或金都爾50ml/667m2,均勻噴灑混土淺耙2~3cm。種子準備:要選擇適宜本地區栽培的優良品種,種子三證齊全,純度>95%,凈度>97%,發芽率>90%。
1.2 播種
當5cm地溫穩定通過8℃-10℃時即可播種。一般每畝可帶磷酸二胺5-8kg,尿素2-5kg,離種子8-10cm。一般種子播深4-5cm。下潮地與黏土地播深3-4cm。播種量0.6-1公斤左右。播種質量要求:播行端直,不重不漏,交接行準確,深淺一致,下籽均勻,覆土嚴密,鎮壓確實。
2 田間管理
(1)間定苗。一對真葉開始間苗,二對真葉時定苗。
(2)中耕除草。全生長期中耕三次,第一次在現行時進行,深度8-10cm,第二次在定苗前進行,深度12-14cm,第三次在封壟澆水前結合開溝,培土和追肥一次進行,深度16-18 cm。中耕的目的在于疏松土壤,調節土壤的水,肥,氣,熱狀況,促進根系發育和消滅雜草。
追肥 現蕾期前后,結合第三次深中耕進行追肥,追施尿素10-25kg.
(3)灌水。食葵苗期一般不澆水,而進行蹲苗,一般現蕾期澆頭水,開花期澆二水,灌漿期澆三水,以后根據土壤墑情決定是否灌水。
(4)除草。禾本科雜草2葉-5葉期,每畝可用7.5%威霸乳油60-80ml,兌水35kg進行莖葉噴霧。
(5)病蟲害防治。菌核病:預防菌核病,可噴施50%依稀菌核利400倍液,噴施2次,間隔7-10d;霜霉病:發病初期可選用25%甲霜靈500倍液或50%甲霜銅500倍液進行葉面噴霧,每隔7-10d噴一次;蚜蟲:發現蚜蟲時,噴施50%辟蚜霧可濕性粉劑2000-3000倍液或20%甲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間隔5-7d。
(6)收獲。當食葵舌狀花脫落,果皮變硬,花盤呈黃褐色,花盤背面呈淺黃色,葉片發黃下垂時,食葵即可達到生理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