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蔬菜是指遵照有機農業生產標準,在生產中不采用基因工程獲得的生物及其產物,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化肥、激素等生長調節劑等物質,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采用一系列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技術生產出來的蔬菜。有機蔬菜與綠色蔬菜和無公害蔬菜最主要的區別是種植有機蔬菜完全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肥料、農藥、生長調節劑(比如激素等)、轉基因技術,產地要求遠離工業區、城市生活區、交通主干道,生產過程完全遵守有機蔬菜生產技術規程。有機蔬菜是目前可以吃的蔬菜中最安全的蔬菜。
相對于一般的蔬菜種植,有機蔬菜的種植對于土壤的要求要高得多。在不使用化學肥料的情況下,保證土壤的肥力達到有機蔬菜的栽種要求,對培肥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有機蔬菜生產健康土壤的評價指標
(1)土層要深厚。土層深厚才能為植物良好的生長和發育提供充分的水分和營養。
(2)土壤三相比例適當。一般土壤中固相為40%,液相為20%~40%,氣相為15%~37%。
(3)土壤質地要疏松。土壤的質地關系到土壤的溫度、通氣性、透水性以及保水、保肥性能等。
(4)土壤溫度要適宜。土壤溫度直接影響到植物根系的牛長活動和土壤生物的生存。
(5)土壤酸堿度要適中。不同作物對土壤酸堿度要求不同。多數作物適應的土壤pH值為6.5~7.5。
(6)土壤有機質含量高。有機質含量代表土壤供肥的潛力及穩產性,是評價土壤肥力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綜合指標,一般有機質含量高的土壤供肥潛力大,抗逆性強。土壤有機質大于2%為肥沃土壤,1%左右為中等肥力土壤,小于0.5%為貧瘠地。
(7)土壤生物指標。利用生物指標可以監測土壤被污染的程度,反映土地的種植制度和土壤管理耕作水平。
2 根據蔬菜的種類及其生長規律培肥
不同的蔬菜對土壤的要求有比較大的差異,施肥過程中要因菜而異。比如說莖葉類蔬菜對氮類的營養需求比較多,豆類蔬菜雖然通過固氮作用來獲取氮素,但是對于磷、鉀、鈣、鉬等元素相對于氮類元素需求更多。即便是同一種蔬菜,在不同的時期對于營養的需求也有比較大的差異。例如,蔬菜苗期對營養的需求比較少,進入生長期以后,對于各種營養的需求則比較多。要根據有機蔬菜具體的生長情況,將固態有機肥與速效有機肥有效地結合起來,靈活地進行培肥,這樣才能滿足有機蔬菜對各種養分的需求,提高有機蔬菜的產量。
3 提高土壤自身的培肥能力
現代有機蔬菜的栽種都是采用輪作的形式,簡單地說就是輪番進行種植,以實現栽種價值的最大化。但是,要保證合理的輪作復種種類及時間,最大限度地增加栽種的多樣性,均衡土壤當中的各種營養元素,培育和提高肥力,減少病蟲害的發生。這就需要在栽種的過程中,制定詳細的有機蔬菜栽種計劃,合理安排栽種的種類、時間,以及土壤培肥的措施,保證養地與用地的協調,使土壤具有持久的肥力。在種植計劃當中,每一年都要種植不同的蔬菜,這樣就會避免連年種植導致土壤當中某養分大量地減少,影響到土壤的肥力,導致再次栽種此類作物的時候營養不足,影響到這種蔬菜的產量。
4 土壤培肥技術方法
4.1 施用堆肥,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
施用有機堆肥,能使土壤疏松,保水保肥,同時堆肥顏色較深,可提高土溫,適宜露地早熟栽培。另外土壤中有機質有緩沖力,能防止有害物質對蔬菜作物的傷害,土壤理化性質好,可使根系向縱深發展。腐熟的有機堆肥在制作過程中,要調整好碳素及氮素比例,一般農田的C/N維持在10:1左右,堆肥制作時其材料C/N應調整為30~40:1左右,以利于促進微生物的繁殖。堆肥材料水分含量在60%較適當。水分不足,微生物繁殖緩慢,水分過多,則氧氣不足,影響堆肥發酵。有機堆肥腐熟所需時間,一般木質素材料為6個月,稻草2個月左右。
動物的糞便不宜直接施用,需要經過發酵制作才能施入大田,否則,會給農產品帶來污染。目前國內不少廠家根據農業生產的需要,已制成了袋裝的有機肥料,如有機專用肥、有機專用復合肥等等。
4.2土地整治,改善土壤理化性狀
田間土地整治工作是很重要的。應根據蔬菜作物生態環境要求進行整地。明溝暗渠,溝渠配套,做到能灌能排;耕作層較淺的田塊,通過深耕,打破硬土層,排水通氣,以促進根系向下伸長;對酸性強的土壤,施用適量石灰調整pH值,以平衡土壤養分;對鹽堿重的土壤,可采取挖溝深埋法,亦可用灌水洗鹽法。
4.3地面覆蓋,防沖刷,保水,保肥
整地筑畦以后,用塑料布或稻草覆蓋畦面,降雨時既能防沖刷又能增加滲入量,干旱時可以保濕,寒冷季節還能增溫防凍。
4.4 摻土法
根據不同種類的土壤,用摻和的方法改良土壤質地。如粘性土壤透氣性差,空氣、水分比例失當,可加入適量的砂土;反之砂性土壤可加入適量粘土。
4.5 種植綠肥作物
種植綠肥作物是提高土壤肥力的有效途徑。綠肥作物多選豆科類這是因為豆類作物具有固定土壤中的氮元素的作用,同時能夠顯著地增加土壤當中的有機質的含量,豆類發達的根系還能改良土壤中的結構。在有機蔬菜栽種的過程中,使用豆科植物覆蓋作物,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總之,培肥是保證有機蔬菜產量的關鍵,在培肥的過程中必須把握各種有機肥的特性,以提升土壤自身的培肥能力為目標,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土壤中肥力的持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