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有水芹、旱芹、西芹三種,功能相近,藥用以旱芹為佳。旱芹香氣較濃,稱“藥芹”。芹菜性喜冷涼、濕潤的氣候,屬半耐寒性蔬菜;不耐高溫。干燥可耐短期零度以下低溫。種子發芽最低溫度為4℃,最適溫度15~20℃,15℃以下發芽延遲,30℃以上幾乎不發芽,幼苗能耐-5~-7℃低溫,屬綠體春化型植物,3~4片葉的幼苗在2~10℃的溫度條件下,經過10~30天通過春化階段。
1、栽培季節
芹菜在東北地區露地栽培,秋季適宜芹菜生長的氣候最長,所以產量、質量、栽培面積也最大。芹菜還能在多種保護地內栽培,實現周年供應。一般春季栽培1~2月在溫室內育苗,3月下旬至4月中定植,5月下旬至7月采收,秋季栽培,6月中旬至7月上旬播種育苗,8月上、中旬至9月中旬定春植,10月~12月收獲。一般保護地內栽培多在7月上、中旬至8月上旬播種育苗,9~11月定植在日光溫室,1月~3月收獲。
2、選地、施底肥:芹菜出苗較困難,應選擇地勢較高、排灌方便、土質疏松、肥沃的沙壤土作育苗床。要施足腐熟底肥,為使土壤疏松要多施些圈肥。
3、播種育苗
3.1播期確定:大、中、小棚栽培于元月上旬~2月中旬采用保護地育苗;露地3月底~4月直播。
3.2催芽播種:6月中、下旬播種,先用冷涼水12~14℃浸泡12~24小時,將種子淘洗干凈,放風涼處晾一會,待種子表面干燥,用濕毛巾包好,放冷涼處(15~20℃)見光催芽,每天用冷水清洗1次。待種子露芽即可播種。
3.3配制營養土:選肥沃細碎園土6份,配入腐熟豬糞渣4份,過篩;每平方米床土中施過磷酸鈣0.5千克,草木灰1.5~2.5千克,硫酸銨0.1千克,鋪在苗床上,厚12厘米左右;播時打足底水,然后將種子均勻撒播在床面上,覆土厚0.5厘米左右;為防治苗期猝倒病,每平方米苗床可撒五氯硝基苯、代森鋅等量混合物10克,摻12.5千克苗床土,2/3墊籽,1/3蓋籽,播后覆膜。
3.4苗期管理:
夜間低溫可加小拱棚保溫;出苗50%時撤地膜,噴40%除草醚160~200倍液,苗齊后,白天揭開小拱棚;溫度升高要撤除小拱棚;苗期保持濕潤,見干即澆水;及時間苗,除草,最好移苗1~2次;白天超過20℃時及時放風,夜間保持5℃~10℃;定植前煉苗,幼苗60天左右定植。
4、及時定植
選擇保水保肥力強,含豐富有機肥的壤土或粘壤土;露地在氣溫穩定在7℃以上時定植;大、中、小棚栽培在棚內溫穩定在0℃以上,地溫10℃~15℃時定植;若在大棚內扣小拱棚,可提早一周左右;定植前整地,每畝施農家肥5000千克,耙細樓平,選擇寒尾暖頭的晴天上午定植,行株距為:5厘米×8厘米,或者6厘米×7厘米,每穴只留種一棵苗。邊栽邊澆水,栽植不能太深,以土不埋住心葉為宜。
5、田間管理
5.1露地栽培 定植初期適當澆水,中耕保墑,提高地溫;緩苗后澆緩苗水,不要蹲苗;灌水后適時松土;植株30厘米時,肥水齊攻,每畝施硫銨25千克或尿素15千克左右;追肥后立即灌水,以后不能干旱,隔3~5天澆一水,兩次后改為2天一水,保持畦面濕潤;也可適當再追1~2次肥。
5.2設施栽培 定植初期要密閉保溫,溫度可到25℃左右;心葉發綠時溫度降至20℃左右,超過25℃要放風;氣溫升高要加大放風量,先揭膜兩端放風,再從兩側放風;外界氣溫在18℃~20℃時,選無風晴天全部揭膜大放風,夜間無寒潮時開口放風;終霜期過后,選陰天早晨或晚上光照弱時撤掉小拱棚;植株33~35厘米時肥水齊攻;追肥時將薄膜揭開大放風,待葉片上露水散去,畝撒施硫酸銨25千克;追肥后澆水一次,以后3~4天澆一次,保持濕潤至收獲;采收前不施稀糞;缺硼時,可畝施0.5~0.75千克硼砂;采收前15天用30~50毫克/千克的赤霉素葉面噴肥1~2次。
6、病蟲害防治
6.1芹菜早疫病:芹菜早疫病又稱斑點病,一般在冷濕的條件下發生較為嚴重,是影響芹菜優質高產的主要病害,防治措施:
6.1.1實行輪作,病地與其他蔬菜實行輪作2-3年,并適時對地面噴灑新高脂膜保墑防水分蒸發、防土層板結,隔離病源。
6.1.2選種耐病品種。播種時應采用無病種子,將種子用48℃漸水浸種30分鐘,移入冷水中冷卻后撈出種子晾干后播種。種前用新高脂膜拌種,隔離病毒感染,加強呼吸強度,提高種子發芽率。
6.1.3加強肥水管理。合理密植,科學用水,生長期防旱、防澇,澆水時應防止大水漫灌,要加強通風、降低濕度,并配合噴灑新高脂膜保墑防水分蒸發,在芹菜生長期適時噴灑蔬菜壯莖靈可使植物桿莖粗壯、葉片肥厚、葉色鮮嫩,同時可提高芹菜抗災害能力。
6.1.4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及時摘除病葉,并配合噴灑藥劑加新高脂膜形成保護膜,增強藥效,防治氣傳性病菌的侵入。
6.2病毒病 噴灑20%病毒A500倍液,或高錳酸鉀1000倍液,或抗毒素700倍液2~3次。
6.3軟腐病 噴灑72%0農用硫酸鏈霉素可溶性粉劑或新植霉素3000~4000倍液,或50%琥膠肥酸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