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要選擇優良對路品種,甜玉米分為普通甜玉米、超甜玉米和加強型甜玉米三大類型,應依據生產目的,選擇對路品種類型。以幼嫩果穗作水果蔬菜上市為主,應選用超甜玉米品種;以做罐頭制品為主的,則應選用普通甜玉米品種。此外,還應注意早、中、晚熟品種搭配種植,陸續上市,從而提高經濟效益。
1. 品種選擇
甜玉米分為普通甜玉米、超甜玉米和加強型甜玉米三大類型,依據生產目的選擇對路品種類型。以幼嫩果穗作水果蔬菜上市為主的,選用超甜玉米品種;以做罐頭制品為主的,選用普通甜玉米品種。此外,還應注意早、中、晚熟品種搭配種植,陸續上市,從而提高經濟效益。甜玉米糖分含量高,種子在土壤中易遭地下害蟲取食危害,造成缺苗。最好采取催芽播種。精選飽滿健壯的種子,先用清水浸泡24h,再用50%多菌靈或75%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浸種2~3h,撈出后清洗干凈,控干催芽。將種子放在鋪有干麻布的容器中,在種子表面噴適量40~50℃的熱水,蓋上濕布,在25~28℃的溫度下24h后芽即可出齊。若外界溫度低,采取增溫措施,促進種子萌發。芽以露白為好,不宜太長。
2.選地
甜玉米發芽和拱土能力較弱,要選擇土層深厚、肥力好、通透性好、酸堿度適中、灌排方便、光照充足的地塊種植。種植無公害甜玉米還要注意種植區域空氣清潔,3km內無污染源,大氣質量符合無公害農產品基地大氣質量標準,灌溉水清潔無污染,符合無公害農產品基地水質標準。土壤符合無公害農產品基地土壤質量標準。對甜玉米種植地塊深翻后曝曬數日,然后施入優質農家肥,整平田面,準備播種。甜玉米應與普通玉米或其他類型的玉米隔離種植以免串粉,影響產品品質。可采用空間隔離和時間隔離2種方式,以空間隔離為好。采用空間隔離,一般平原地區為400m以上,如有樹林、山崗、房屋、公路等天然屏障,隔離距離可適當縮短;采用時間隔離,甜玉米與其他玉米品種的播種期應相差30d以上,以2類玉米花粉不相遇為原則。
3.播種
當土壤溫度穩定在10~12℃時即可播種,播種規格采取大小壟雙行種植方式進行,行距50~60cm,株距因品種及栽培水平的不同,采用25~30cm。栽培條件好的,一般平展型品種,植4.95~5.40萬株/hm2,緊湊型品種植6萬株/hm2左右。播種方式可采用直播或育苗移栽。直播一般采用開溝點播,或穴播,播種深度5~6cm,每點(穴)播2~3粒種子。育苗移栽有利節約種子和提早成熟,最好采用穴盤育苗,二至三葉期帶土移栽,盡量避免傷根。
4.田間管理
甜玉米三至四葉期間苗和移苗補缺,移苗時要帶土,栽后即澆水,最好在傍晚或陰天進行。五葉期定苗,每穴留1株,并結合追肥中耕除草。拔節期至大喇叭口期前培土(耥)。甜玉米多具分蘗、分枝特性,為保證果穗產量和等級,及早除蘗打杈,盡量避免損傷主莖及葉片。及時做好人工輔助授粉與去雄工作。散粉期人工輔助授粉,可使籽粒飽滿,在散粉期遇到連續陰雨時更要加強人工輔助授粉。為減少養分消耗,在授粉結束后,可剪去全部雄穗。當甜玉米大部分進入抽穗期時,會出現1株多穗現象,應及時適當剝去多余小穗,以免影響商品價值。
5.肥水管理
甜玉米采收期比普通玉米早,必須做到施足底肥,合理肥料配比,北方地區在施腐熟有機肥30t/hm2的基礎上,建議施入三元復合肥(15-15-15)225~300kg/hm2作底肥,以保證甜玉米對養分的需求。并分別在拔節期、抽穗揚花期與灌漿期各進行1次追肥。合理排灌,苗期土壤水分在持水量的50%~60%時可不灌水;拔節以后應保持在持水量的70%。
6.病蟲害防治
甜玉米植株比普通玉米甜,極易招致玉米螟、金龜子、蚜蟲等害蟲,必須抓好苗期害蟲和中后期玉米螟的防治。為了防止食物中毒,在中后期慎用農藥,授粉后用生物措施防治蟲害,盡量少用化學農藥,決不用殘效期長的劇毒高毒農藥。
6.1地下害蟲防治:可用3%米樂爾顆粒劑75kg/hm2,混細砂在播種溝撒施。
6.2玉米螟防治:玉米螟的危害,主要是因為葉片被幼蟲咬食后,會降低其光合效率;雄穗被蛀,常易折斷,影響授粉;苞葉、花絲被蛀食,會造成缺粒和秕粒;莖稈、穗柄、穗軸被蛀食后,形成隧道,破壞植株內水分、養分的輸送,使莖稈倒折率增加,籽粒產量下降。
玉米螟適合在高溫、高濕條件下發育,冬季氣溫較高,天敵寄生量少,有利于玉米螟的繁殖,危害較重;卵期干旱,玉米葉片卷曲,卵塊易從葉背面脫落而死亡,危害也較輕。可在大喇叭口期接種赤眼蜂卵塊,用殺螟桿菌、白僵菌粉等灌心葉,在抽雄前、花葉率達10%時為防治適期,可用80%敵敵畏乳油2 500~3 000倍液,灌心10~15mL/株,防治效果達85%以上,并可兼治玉米薊馬,也可用菊酯類農藥制成毒土或稀釋液灌心。
(作者單位:158410虎林市東誠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