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壟是由兩條65厘米寬的壟合并成130厘米寬的壟。由于壟面寬大,裸露外邊少,水土流失小,蓄水保肥強,從而增強了抗旱耐澇性能。同時植株的營養面積增大,根系損傷小,有利于植株的生長發育。種植玉米采用大壟雙行技術能增產是因為大壟雙行栽培具有較好的通風透光條件。玉米是高光效的高產作物。糧食產量的提高,取決于強光合、弱呼吸。光的強弱不但影響玉米的光合強度,也影響光合產物的運輸。由于大行距較寬,田間風速可加快,空氣直接流通使空氣及時交換。在氣體交換過程中,不斷補充了田間二氧化碳的供應濃度,同時也調節了田間小氣候。使之夜間降溫快,加大晝夜溫差,減弱呼吸作用,增加有機物的積累。因此,在種植形式上解決了通風透光問題,為玉米豐產提供保證。大壟雙行可充分發揮雜交優勢和邊行優勢。
1、選用良種:選用耐密型、半耐密型的中晚熟專用玉米品種,種子發芽率不低于85%,純度不低于98%,凈度不低于98%,含水率不高于14%,選用活動積溫比當地有效積溫少150 ℃,生育期比當地無霜期少15-20天、早熟、脫水快、品質好、抗倒伏、抗病強的品種。
2、種子包衣:100公斤種子用35%多克福種衣劑1.5-2升進行種子包衣,要求達到藥量準確,均勻一致。催芽播種的應先催芽后包衣,嚴格掌握包衣劑的使用劑量,以防藥害。
3、精細整地、起寬壟:推廣秋翻整地,要求翻地深度達25厘米以上。結合翻地深施底肥,并及時耙耢、平整土地,做到不漏耕,無立垡、無坷垃、無塹溝。打成壟底寬130厘米、壟頂寬90厘米的寬壟。起壟后及時鎮壓保墑。
4、精準施肥
全面推行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畝施肥量(商品量)30公斤以上,N∶P∶K=1.8∶1∶0.5-1.2。采取種肥、基肥、追肥相結合。在玉米5-7葉期,進行根際追肥,追施緩釋尿素4公斤/畝、普通尿素6公斤/畝、硫酸鉀2公斤/畝,施于苗側5-8厘米,施肥深度5-8厘米,要求覆土嚴密,防止尿素揮發。
5、 播種時期及方法
5.1播種時間:當耕層10厘米地溫穩定通過8℃時可開犁播種(4月25~5月5日左右)。采用機械播種或人工刨埯等距播種,帶行距為40厘米。墑情好的地塊直接搶墑播種,墑情差的地塊,要坐水種,覆土厚度3~4厘,并適時進行鎮壓。
5.2種植密度:種植密度比普通種植方式增加10~15%。
5.3化學除草:玉米化學除草以播后苗前土壤封閉處理為主。
5.3.1苗前封閉除草劑配方:
①90%乙草胺用量93-120毫升/畝(土壤有機質在6%以下時用量)+75%寶收1.3-2克/畝。②72%國產都爾100-140毫升/畝(土壤有機質在3%以下時用量)+75%寶收1.3-2克/畝或72%國產都爾140-180毫升/畝(土壤有機質在3%以上時用量) +75%寶收1.3-2克/畝。
5.3.2苗前化學除草技術要點
整地要平細,施藥前把地整好,達到地平、土碎、地表無植物殘株和大土塊。藥劑要噴灑均勻,達到噴灑均勻,不重不漏。播種后要及時施藥,宜早不宜遲,防止因天氣而誤農時。
6、 田間管理
6.1中耕管理
中耕管理一般存在著中耕與播種后間隔時間過長,施肥深度不夠,后期出現脫肥現象。要求做到:早深松,勤中耕,苗前深松一次、苗期中耕三次。
深松:在玉米出苗前進行一次深松,深松放寒,深度25-30厘米。起到放寒保墑的作用;第一次中耕:在玉米的3-4葉期進行間苗、定苗后,結合定苗進行第一次中耕培土,要做到深中耕淺培土,深度25-30厘米。深松放寒,蓄水保墑,抗旱防澇。第二次中耕:在玉米的4-6葉期進行第二次中耕,同時進行根際追肥,追施緩釋尿素4公斤/畝、普通尿素6公斤/畝、硫酸鉀2公斤/畝,施于苗側5-8厘米,深度5-8厘米,覆土嚴密。第三次中耕:在8-10葉期進行最后一次中耕,同時進行封壟,培大壟,壟高20-25厘米。
6.2葉面追肥
在玉米生育期間進行3次葉面追肥。第一次:在玉米3-5葉期進行第一次葉面追肥,噴施
尿素5公斤/公頃+多元液體復合肥1500毫升/公頃+釀造米醋1.5升/公頃,可以結合苗期化學除草進行。第二次:在玉米8-10葉期進行第二次葉面追肥,噴施硫酸鋅0.2公斤/公頃+速樂硼450克/公頃。第三次:結合病蟲害防治進行第三次追肥,噴施磷酸二氫鉀或磷鉀肥1.5公斤/公頃+釀造米醋1.5升/公頃。
6. 3玉米病蟲害防治
6.3.1防治玉米螟:因地制宜地選用赤眼蜂、性誘劑、白僵菌、高壓汞燈和化學農藥顆粒劑等生物、物理和化學防治技術綜合防治玉米螟。
6.3.1.1防治時期:施藥時期在玉米抽穗期雄穗抽出10%。
6.3.1.2防治指標:每100株累計卵超過30塊,根據我地縣歷年玉米螟發生情況,到施藥時期就進行防治。
6.3.1.3防治配方:2.5%功夫300毫升/公頃或者2.5%敵殺死300毫升/公頃
6.3.2玉米大斑病
加強栽培管理:適當早播,避開病害發生高峰;增施有機肥、增施磷鉀肥;合理密植及時化控;適時中耕,提高植株抗病力。秋后清除病殘體,生長期及時摘除下部病葉;與水稻、蔬菜、豆類等輪作2年以上。在玉米10-12展葉期選用杜邦福星(40%氟硅唑)2.5毫升/畝噴霧。
7.及時收獲 玉米一般在完熟期后收獲,收獲后玉米要進行晾曬或烘干處理。子粒含水量達到22%時可直接脫粒,高于22%上凍后脫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