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育苗
1.1育苗土消毒
實行產業化免疫化育苗,建議穴盤育苗。于播前21 d用40%甲醛100倍液噴施于苗床土中,用量為40 mL/m2,具體用量視土壤墑情而定。用塑料薄膜覆蓋5d,除去覆蓋后14 d,待藥充分揮發后可播種。或用15%土菌威5 000倍液,按2 L/m2噴施,用塑料薄膜覆蓋2 d,即可播種[2]。
1.2營養土配制
將腐熟的馬糞1份、腐熟的豬糞等農家肥1份和消毒苗土1份,混勻過篩備用。
1.3播種床和穴盤準備
選擇地勢高、易排水的地方,做播種床,畦寬1.0~1.2 m,長6~10 m,埂高10~15 cm,畦面鋪10 cm厚的營養土備用。需育苗床面積750 m2/hm2。如用穴盤育苗,則用126孔的塑料穴盤,裝入體積比例2∶1的草炭與蛭石配合的基質備用。
1.4種子選擇和播種量
選擇籽粒飽滿、純度好、發芽率高、發芽勢強的種子,本芹播種3 750~4 500 g/hm2,西芹播種750~1 200 g/hm2。
1.5浸種催芽
先將種子用清水洗干凈,再用48 ℃熱水浸種30 min,不斷攪拌并保持溫度。然后放入冷水中冷卻5~10 min,再用常溫清水浸泡24 h,出水后洗幾遍,邊洗邊用手輕輕揉搓,搓開表皮,直到手感種子散落時為止[3]。攤開晾至種子表面半干時,拌入種子體積5倍的細沙,裝入清潔的盆中,蓋塑料薄膜,在18~20 ℃下催芽。每天翻動1~2次,以增加通氣并讓種子見光。同時,每天用冷涼的清水洗5~7次,當80%種子發芽時,即可播種。
1.6播種
1.6.1苗床育苗。苗床可設在遮陽通風的溫室、大棚或遮陽、遮雨的露地,播前苗床要澆足底水,撒播或淺溝條播拌沙種子250 g/m2左右,播后覆1 cm營養土或細沙。播種應在午后4 h或陰天進行,防止烈日曬傷幼芽,同時用遮陽網做好苗床遮陽。
1.6.2穴盤播種。可用播種機或手持播種器給穴盤定量播種、灑水和覆蓋基質,再置于15~20 ℃處催芽出苗,出土后將穴盤排放在溫室移動式育苗床上,擺放整齊。
1.6.3苗床除草。為了控制雜草,在播種后出苗前用25%除草醚可濕性粉劑1 g/m2,對水100 g均勻噴布在育苗床面上。
定植及定植后的管理
2. 定植前的準備
前茬作物收獲后要趕快騰茬,騰茬后畝施充分腐熟好的農家肥5000kg、餅肥150kg、硫酸鉀復合肥50kg及鈣、硼、鋅、鐵等微量元素。然后耕翻土地,整平耙細后,按1.3-1.5m的寬度作畦。保護地栽培時,要注意搭好棚架、棚膜等保護設施。
芹菜栽植的密度因品種和用途而定。一般西芹宜稀,本芹宜密;晚熟大棵栽培宜稀,早熟速生栽培宜密。高密度栽培時每畝可達30000株以上,中密度栽培時在20000株左右,低密度栽培時在10000株左右。
3. 田間管理
3.1 水分管理:芹菜發芽期需水較多,此時土壤含水量低于10%,則會嚴重影響種子發芽,甚至造成零發芽率,所以此階段要保持土壤濕度,為種子發芽提供適宜的生長環境,確保出芽率。幼苗2~3片真葉時進行間苗,5~6片真葉時進行定苗,定植前一天要澆水,以利于起苗避免傷苗,定植時不要將心葉埋住,栽后要立即澆定植水,確保定植率,定苗宜在傍晚時分進行。
芹菜根系淺,不耐旱,因此要勤澆小水,保持土壤濕潤。尤其是在芹菜生長旺盛期,更要控制好土壤及田間濕度,充足的水分不僅可以促進植株生長,而且還可以增加葉片數量,提高光合作用,促進根系生長及吸收養分。若在其各個生長期水分不足,就會出現植株纖維多、老化、空心、口感差,嚴重影響芹菜質量和產量。各期澆水要合理、適量,避免澆水過多過猛,造成土壤濕度過大,出現爛秧爛根現象,大雨過后要注意及時排除田間積水,大雨前不要澆水。
3.2 肥料管理:各種肥料對芹菜的產量與質量也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在苗期與生長旺盛期需肥量較多,尤其是氮肥,在全部生長期對氮肥需求量最大,氮肥充足既可促使葉片分化、葉柄長高及植株增重,更可以保證芹菜品質,需要注意的是要科學控制好氮肥用量,土壤含氮量宜控制在200毫克/千克,氮肥過量會造成葉片寬大、葉柄較細、易倒伏等現象。
芹菜生長過程中還要滿足磷肥、鉀肥、硼肥等肥料的需求,若供肥不足或供肥過量,都會造成筋多、葉片葉柄長勢不良、品質差、產量低,而且還會誘發斑枯病、黑心病、干心病、蚜蟲等病害的發生。通常芹菜需氮肥、磷肥、鉀肥比約為4:1:3。具體肥量要根據本地實際情況,進行科學施肥。
3.3 中耕除草:田間管理時要及時中耕除草,減少蟲草危害。除草可在每次追肥前進行,因芹菜根系較淺,中耕除草時不宜過深,避免傷到植株根部,降低作物根系吸收養分能力,影響長勢,甚至造成芹菜死亡。
4.病蟲害防治
芹菜生長過程中主要病蟲害有蚜蟲、美洲斑潛蠅、早疫病、晚疫病、菌核病等,可用害蟲滅、吡蟲啉、菌核利等低毒農藥進行防治。
4.1黃板誘蚜
棚室內設置用廢舊纖維板或紙板剪成的100cmx20cm的板條,涂上黃色漆,同時涂上一層機油,掛在行間或株間,高出植株頂部,約450-600塊/hm2,當黃板黏滿蚜蟲時,再重涂一層機油,一般7-10d重涂1次。
4.2藥劑防治
保護地優先采用粉塵法、煙熏法,在干燥晴朗的天氣也可以噴霧防治,注意交替輪換用藥,合理混用。
斑枯病應在發病初期于傍晚用噴粉器噴灑5%百菌清粉塵15kg/hm2,隔9-11d噴1次,連續2-3次;菌核病發病初期噴灑50%速克靈,或50%農利靈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隔8-9d噴1次,連續3-4次;軟腐病發病初期開始噴灑72%農用硫酸鏈霉素可濕性粉劑,或新植霉素3000~4000倍液,隔7-10d噴1次,連防2-3次;病毒病早期防蚜同上,發病初期噴灑1.5%植病靈乳油1000倍液,或20%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隔7-10d噴1次,連噴2-3次。
(作者單位:161300黑龍江省訥河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