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水稻產量不斷提高,加之農民不斷加大氮肥用量,不重視鉀肥的使用,水稻高產與倒伏矛盾日益突出,給水稻產量的進一步提高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一、選種
作物要高產,良種要先行,選用優質高產抗倒品種是防止水稻倒伏的重要途徑。
1.水稻健身栽培
在選擇良種的基礎上,良種良法配套,進行水稻健身栽培,可實現水稻防倒伏。
2.育秧方式及技術要點
在幾種育秧方式中,旱育秧優勢明顯,秧苗素質高,增產潛力大,所以推薦用旱育方法。
3.苗床準備。按播種量40g/m2計算留足苗床,選地勢平坦,疏松肥沃的旱地作苗床,以菜園熟土為最好,苗床畦面寬1.4m,溝寬0.5m,畦長15m。
4.播種期。按秧齡35~40d及前茬騰茬時間向前倒推。
5.種子處理。用浸種靈等藥劑浸種,雜交秈稻浸種24~36h,雜交粳稻浸種48~60h,將浸好的種子在清水中清洗后撈出,瀝至稻種不滴水為止,用“旱育保姆”進行種子包衣。
6.苗床澆水。旱育秧苗床的底水要澆足澆透,使苗床0~10cm土層含水量達到飽和狀態,播種前1d給苗床澆水至墑邊滲出水為止。
7.苗床施肥。播前2d用旱秧專用肥8g/m2,與苗床表土混合均勻施用。
8.苗床消毒。播前施用70%敵克松2.5g/m2對水1.5 kg/m2進行床土消毒,再反復澆水至外滲。
9.播種。將包衣的種子及時均勻播種,播后輕度鎮壓,覆蓋1層細土,至不見種,噴施旱育秧田專用除草劑,如旱秧凈等封殺除草。
10.蓋膜保溫。在播種后的苗床上覆蓋塑料薄膜,上面加蓋稻草。
二、管理要點
1.揭膜。齊苗前不揭膜,齊苗后至一葉一心期(約7~10d)選擇晴天傍晚揭膜。
2.追肥。二葉一心期用尿素20~25g/m2對水2.0~2.5 kg/hm2噴施,噴后用清水沖洗1遍,四葉一心期及移栽前3~5d,施尿素20~25g/m2。
3.化控。四葉一心期是進行化控的最佳時期,用225 mg/m2多效唑對水75g/m2噴施。
4.病蟲防治。一至二葉期,用甲霜靈粉劑750mg/m2對水2~3kg/m2噴灑防治立枯病,用吡蟲啉防治稻薊馬、飛虱,避免傳播條紋葉枯病。
5.水分管理。二葉一心期后,嚴格控制水分,拔秧前1d下午苗床澆足1次透水,以利拔秧。
6.除草。對有草害的秧床,于秧苗1.5~2.0葉時,用20%敵稗乳油1.2mL/m2加48%苯達松水劑0.17mL/m2,對水40g/m2噴灑。
7.送嫁肥、送嫁藥。移栽前3d秧床用尿素7.5kg/hm2、5%銳勁特450~750mL/hm2對水450kg/hm2噴霧,帶藥下田。
三、移栽及大田管理技術
1.肥料運籌。在前茬秸稈適量還田的基礎上,施純N 210~225kg/hm2、磷肥(P2O5)90kg/hm2、鉀肥(K2O)105~120kg/hm2,其中磷肥作基肥一次性施入,氮肥、鉀肥分次施入。
2.大田準備。前茬收獲后開始上水泡田,施優質餅肥1 500 kg/hm2、碳銨750kg/hm2、過磷酸鈣750kg/hm2、氯化鉀150 kg/hm2,施肥后開始整田,要求地表軟硬適宜,田面呈水漿糊狀,無雜質,泥層不硬不陷,有利于秧根入土和立苗活棵。
3.合理密植。適時移栽,采用寬行密株方式,株行距17cm×23cm,總穴數24~27萬穴/hm2,莖蘗數75~90萬個/hm2。
4.除草。栽后5~7d,秧苗活棵后,結合除草施返青肥,除草可用25%乙·芐·甲(精克草星)可濕性粉劑300~375g/hm2,拌濕細土150kg/hm2、尿素75~105kg/hm2,均勻撒施。施藥后保持3~5cm淺水層5~7d。
5.大田追肥。栽后40d左右,施尿素37.5~45.0kg/hm2、氯化鉀37.5kg/hm2作平衡肥;抽穗前18d,即幼穗分化四期前后(幼穗長1.0~1.5cm)施尿素75.0~112.5kg/hm2、氯化鉀75kg/hm2作促花肥;齊穗期看苗施肥,葉色偏淡田塊追施尿素75kg/hm2。
6.水分管理。間隙灌溉,促進水稻健身栽培。即淺水插秧活棵,薄水發根促蘗,到施分蘗肥時要求田面無水,結合施肥撒除草劑灌淺水,保持淺水層5~7d。在水稻分蘗期開好排水溝,實施無水層濕潤灌溉,提高根系活力。當莖蘗數達到預期穗數的80%時(大約240萬株/hm2),開始多次輕擱田,營養生長過旺的適當重擱田。倒2葉齡生長期采用干濕交替灌溉,成熟前5~7d斷水。
四、病蟲害防治
1.枯心苗,則用5%銳勁特600mL/hm2防治二化螟,兼治稻薊馬等,不要求普治。
2.二化螟,用銳勁特225~450mL/hm2、吡蟲啉150~225g/hm2、井岡霉素300~450g/hm2對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紋枯病等進行病蟲兼治。
3. 稻曲病,氣溫24~32℃病菌發育良好,26~28℃最適,低于12℃或高于36℃不能生長,稻曲病侵染的時期有的學者認為在水稻孕穗至開花期侵染為主,有的認為厚垣孢子萌發侵入幼芽,隨植株生長侵入花器為害,造成谷粒發病形成稻曲。抽穗揚花期遇雨及低溫則發病重。抽穗早的品種發病較輕。施氮過量或穗肥過重加重病害發生。連作地塊發病重。糯稻發病重.以預防為主,最佳時機一是全田1/3以上莖稈最后一片葉子全部抽出,即俗稱“大打包”或者“大肚期”時用藥(約距出穗時間7—10天左右),此時正是病菌的初侵染高峰期;二是破口始穗期,一般提前3-5天用藥。
(作者單位:156300黑龍江省農墾建三江管理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