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子抗旱耐瘠薄,水分利用率高,被稱為“旱地農業的綠洲”,是干旱、半干旱地區的優勢作物,也是應對北方日益嚴重水資源短缺的戰略儲備作物。因此,北方旱作農業可持續發展必須調整種植結構,減少耗水作物種植面積,增加節水作物既谷子種植面積。合理的肥料施用和水分管理措施,是保證谷子穩產和優質的重要途徑,可以確保旱地農業可持續發展。
一、知名品牌和基地
知名品牌有:沁州黃(山西沁州)、桃花米(河北蔚縣) 金米(山東金鄉)、龍山米(山東商丘)。主要基地:黑龍江蘭西縣、山西沁縣、內蒙敖漢旗、遼寧建平縣、河北武安、山東商丘
二、 主要品種
品種研發進度很快,過去一直在老品種中提純復壯,近年張家口農科院在雜交親本方面有突破,育成張雜谷系列品種,單產突破千斤。常規品種有噸谷1噸、龍鳳谷、朝新谷5號,雜交種有張雜谷1-5號。
三、阜蒙縣谷子生產進展情況
1、面積銳減。90年代我縣谷子種植面積曾達40萬畝,現在全縣種植面積不足10萬畝,單產一直徘徊在300公斤以內。
2、品種混雜。主要品種有噸谷、千斤谷、鐵谷、豫谷、朝谷。由于沒有種子繁育基地,許多商家采購普通商品以次充好,事故不斷。
3、品牌創新曙光初現。知名品牌有孫六雜糧、駱駝山、烏蘭山、化石戈、屈氏莊園。這些品牌多在阜新布點銷售,沈陽、大連等大都市還少見阜新雜糧身影。
4、化學除草效果不佳。谷子生產技術瓶頸問題是化學除草,現在只有一種藥劑“谷友”在使用,但除草效果一直不佳,篩選新的化學藥劑是緊迫任務。
五、發展對策
1、樹立備戰物資意識。從歷史看,谷子貯存時間可達百年,去皮為精米,不去皮的谷子仍為優質糧食,貯存手段都比較完備,立窯、臥窯、地下窯均可。
2、是理想的抗旱物種。蒸騰系數為270,也就是說生產1公斤谷物只需270公斤水,在現有農作物中耗水是最少的。
3、建立種子繁育基地。全縣年需種子20萬公斤,由于沒有育種基地,莠變非常嚴重,有的年份30畝谷子全是莠子,就是制種田莠子超標所致。要動員種子企業參與,政府給予一定的幫助。
4、加快機械化進程。從播種、化學除草、防蟲、收割,只有除草和防蟲機械化過關,播種和收割機械還不完善,這給農機工作者提出了挑戰,只有機械化才能降低成本。
5、篩選化學除草藥劑。對此河南省農科院做出了示范,懶谷1號谷子就是利用品種的抗藥性,提供相應除草劑。我們也要進行篩選,從而減輕農民間苗勞役負擔。目前最好的辦法就是深翻,通過深翻,把草籽深埋,緩解草荒。
6、宣傳阜新谷子品牌,學習朝陽經驗,利用一切機會宣傳龍鳳谷品牌,讓阜新小米走向亞洲。
7、目前市場價格低迷,是價格陷阱所致,解決辦法就是建庫貯存,待價而估。2016年要重視谷子生產,山坡薄地盡量種植谷子,品種以噸谷1號為主,此品種不足1米,不倒伏,適合機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