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隨著水田作業規模的擴大,水田耕整機被廣泛使用,但隨之而來的是在使用中常會發生一些故障。本文論述了水田耕整機的使用注意事項與故障排除方法,供廣大機手參考。
關鍵詞:水田耕整機;使用調整;故障排除
一、作業注意事項
(1)耕整機工作時,應使機手和機器的整體重心始終偏向平衡船一側,保證機器平衡行駛。
(2)在水田耕作前,應在田中放入40 mm左右高出泥面的水為宜,以防驅動輪粘泥而陷車。
(3)當機器發生異常響聲時,應立即停機檢查和調整,待排除故障后才能繼續耕作。
(4)過田埂時,人應離座,扶機緩慢過埂,嚴禁高速沖過田埂,以免翻車。
(5)機器陷車時,應立即將犁升起,左右擺動機頭。如仍不行,人應下機推行,一出泥坑應立即將離合器放到離的位置。陷車時,禁止人員站在機器前面拖、抬機頭,以免傷人。
(6)轉場耕作時,不允許在砂石、水泥硬性路面行駛,以免嚴重磨損平衡船拖板和打彎行走驅動輪葉片。
二、作業深淺的調整
(1)犁耕深度調整。將調節插銷插入犁彎弓與耕深調節板的孔內。當調節板插銷插在調節板上方孔內時,犁得深些;插在調節板下方孔內時,犁得淺些。
(2)滾耙深度調整。牽引架控制桿上有8個孔,機手可用一根插銷插在牽引架控制桿的中間孔中,使牽引桿位于插銷下方。當插銷插在控制桿上方孔中,田耙得淺,插入下方孔中,田耙得深。
(3)耖耙帶泥量的調整。調節插銷通常插在牽引架控制桿下方幾個孔中,并使牽引桿位于插銷上方,帶泥、放泥量的多少,由機手用腳踩升降桿視田塊平整具體情況控制。
(4)平衡船和平衡輪高度調整。當平衡船和平衡輪行駛在未耕地面上時,連接套、插接板裝在連接桿上方孔,平衡輪、彎弓套管裝在調節插管上方孔中。當平衡船或平衡輪行駛在已耕地面上時,連接套、插接板裝在連接桿下方孔,平衡輪、彎弓套管裝在調節插管下方孔中,以保證耕整機前進時,重心分布合理、工作平穩。
三、故障排除
1.飛車
水田耕整機在耕作時,發動機轉速越來越高并伴隨有尖叫聲,亦稱為“飛車”。此時如不采取緊急措施停車,會導致發動機零部件損壞,甚至引起爆炸事故。應急處理方法有:把減壓手柄拉向減壓位置;取下空氣濾清器,堵塞進氣管;接合離合器;松開高壓油管。出現“飛車”機手要沉著、果斷,處理方法要迅速、準確。停機后,應查明“飛車”原因,排除故障后,方能重新啟動作業。
2.陷車
田間作業時,遇到驅動輪陷入泥潭滑轉現象,此時操作者應立即下車,將犁提起并把支承滑板抬起離開犁溝,再輕輕放下重新啟動發動機,操縱離合器使其一離一合,并左右轉動機頭,使驅動輪緩慢離開泥潭。此時可以用木板從驅動輪前方墊入輪下,增加驅動輪爬地能力,使其離開泥潭。注意在驅動輪打滑的情況下不能硬沖,否則會使驅動輪越陷越深;也不能在發動機前面站人抬機頭以免機器傷人。
3.作業時翻車
獨輪水田耕整機在田間作業,是三點支撐,所以穩定性較差,特別是轉彎時容易翻車。
為了杜絕事故發生,這里介紹一種簡易安全操作辦法:準備一根長3 m、直徑10 cm的木桿,一根結實的麻繩,再將木桿的中部用麻繩牢固地系在耕整機的發動機前面底座上。這樣,遇到險情無論耕整機往哪邊倒,都有木桿支承著,所以就不會發生人身傷亡事故。實踐證明,采用這種辦法,很適合新機手下田作業。
4.行走傳動機構故障的排除
(1)驅動輪打滑。主要原因:田里水過淺,驅動輪夾泥或纏草,泥腳過深,耕深超過規定,綠肥或雜草太多。排除方法:田里適度灌水,使驅動輪走前一犁的犁溝里;調整犁的深度在規定的范圍內,事先割掉綠肥草或排除雜草。
(2)牽引力不足。主要原因:傳動皮帶過松或發動機功率不足。排除方法:張緊傳動皮帶,檢查并排除發動機故障。
(3)驅動輪行走不正。主要原因:牽引架變形、驅動輪緊固螺栓松動或輪子變形。排除方法:應校正牽引架;擰緊驅動輪螺母。
(4)轉向操作過重。主要原因:后支承滑板升降高度不合適;牽引軸套筒內無潤滑油;轉向機構纏有雜草。排除方法:調整支承滑板高度,使活動橫梁在田間接近水平;在轉向機構加油孔內加注潤滑油;清除纏掛的雜草。
(5)齒輪箱噪聲過大。主要原因:齒輪過度磨損,造成齒側間隙過大;軸承嚴重磨損;潤滑油不夠或不符合要求。排除方法:拆開齒輪箱,更換齒輪或軸承;添加符合要求的潤滑油。
(6)操作轉向困難。主要原因:箱體上部牽引框變形;驅動輪葉片變形。排除方法:校正牽引框,更換驅動輪葉片。
(7)偏離牽引。主要原因:后支承滑板導向銷磨損;牽引銷磨損。排除方法:應更換損壞件。
5.耕作機械故障的排除
(1)犁不入土。主要原因:耕深調節不當,入土角度太大;犁頭掛草太多;調整銷調節不當;土質過硬;犁刀刃口過度磨損。排除方法:清除雜草;把調整銷逐孔向上移動,調到所需要的耕深對應的孔位;更換磨損的犁刀。
(2)犁底不平,耕深不一,重耕或漏耕。主要原因:牽引軸銷、牽引架、牽引桿、犁架和驅動輪變形;后支承滑板緊固螺栓松動。排除方法:應修理或換件;擰緊緊固螺栓或更換后支承滑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