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中,很多拖拉機手是“半路出家”,對拖拉機與旋耕機的保養不懂,更不注意,使拖拉機的壽命大大縮短,如果掌握保養中的幾個注意要點,能使農機具的工作年限延長,因此,一定要格外注意對拖拉機與旋耕機的科學使用與維修。
一、拖拉機的使用保養
農機手在使用操作拖拉機時,由于農機不停地運轉操作、顛簸震動,可能造成燃油連通部件(如油箱開關、油管接頭、柴油濾清器及高壓油管等)出現松動而漏油,因此有必要保持良好的檢修習慣,這不僅是為了安全行車,而且可以減少油耗,提高經濟效益。
(1)定期清洗濾清器。車況良好的拖拉機可省油15%到20%。對于空氣濾清器、柴油濾清器、機油濾清器,每行駛5000公里以上配件都需要更換。因為,空氣濾清器堵塞會引起氣量減少,會使發動機供油異常,功率下降。
(2)檢查輪胎氣壓。輪胎氣壓偏低會引起滾動阻力增加,造成機車牽引負荷增大油耗增加。此外,要定期檢查輪胎的磨損是否均勻,如發現輪胎偏磨或方向盤不居中等異常情況,需盡快到專業修理廠咨詢修理。
(3)保證各部位軸承潤滑良好。在裝配時不能過緊或過松,要使之運轉自如。過緊過松都會增加工作阻力,使油耗增加,同時要隨時緊固各連接部位螺釘。要注意的是,柴油機使用一段時間后,會因缸套活塞組件、配氣機構和燃油系精密偶件磨損而導致功率下降、油耗上升,因此要及時檢修并排除故障,以恢復其正常的技術狀態。
(4)檢查和調整氣門間隙。氣門間隙過大或過小會影響充氣量。據測定,氣門間隙過大,油耗會增加15%~20%,因此要經常檢查和調整氣門間隙。如果發動機因齒輪、凸輪軸磨損而引起配氣相位角減少,要適當減少氣門間隙,以彌補配氣相位角的減少。凸輪軸磨損嚴重要及時更換,否則不僅功率下降,而且增加油耗。
(5)禁忌帶病作業。要根據柴油機排煙顏色判斷其技術狀態,如出現柴油機在工作中持續異常冒黑煙、藍煙、白煙,均屬不正常現象,說明柴油機帶病作業。應根據不同情況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并及時加以解決。減少怠速狀態。適度熱車是個好習慣。但長時間的原地熱車將增加油耗,建議讓車慢速行駛一段距離來完成熱車。經常使發動機水溫保持在70~90℃,并做到起動預溫、防止跑偏、停車熄火等。
二、旋耕機的使用與保養
旋耕機是與拖拉機配套完成耕、耙作業的耕耘機械。因其具有碎土能力強、耕后地表平坦等特點,而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正確使用和調整旋耕機,對保持其良好技術狀態,確保耕作質量是至關重要。
(1)正確使用旋耕機
1、使用前應檢查各部件,尤其要檢查旋耕刀是否裝反和固定螺栓及萬向節銷是否牢靠,發現問題要及時處理,確認穩妥后方可使用。
2、起步。在旋耕機升起狀態下,接合動力輸出軸,掛上工作擋,慢慢放松離合器踏板,緩緩加大油門,待旋耕機達到預定轉速后,操作液壓升降手柄,將旋耕機緩慢降下,使旋耕刀逐漸入土,隨之加大油門,直至正常耕深。
4、要在提升狀態下接合動力,待旋耕機達到預定轉速后,機組方可起步,并將旋耕機緩慢降下,使旋耕刀入土。嚴禁在旋耕刀入土情況下直接起步,以防旋耕刀及相關部件損壞。嚴禁急速下降旋耕機,旋耕刀入土后嚴禁倒退和轉彎。
5、耕作。旋耕機工作時,拖拉機輪子應走在未耕地上,以免壓實已耕地,故需調整拖拉機輪距使其輪子位于旋耕機工作幅內。作業時要注意行走方法,防止拖拉機另一輪子壓實已耕地。耕作時前進的速度,旱田以2~3公里/小時為宜,在已耕翻或耙過的地里以5~7公里/小時為宜,在水田中耕作可適當快些。切記,速度不可過高,以防止拖拉機超負荷而損壞動力輸出軸。
(2)、保養方法
1、應在每天工作結束后,向十字軸處加注潤滑脂,定期檢查萬向節十字軸是否因滾針磨損而松動,或因泥土轉動不靈活,必要時拆開清洗并重新加滿潤滑脂。
2、檢查擰緊連接螺栓;檢查插銷,開口銷等易損件有無缺損,必要時更換。
3、作業結束后需長期存放時,應清除、洗凈旋耕機外表泥土、纏草,更換傳動箱內齒輪油,對各潤滑部位進行潤滑;拆下刀片、萬向節并涂油放于室內;對其它外露工作部件涂油防銹,損壞的零件及時修復或更換。然后墊起旋耕機,存于避光、避雨、通風干燥處。
4、檢查犁刀變帶箱和傳動箱內潤滑油質量及液味,如潤滑油變質,則更換,若潤滑油品質良好,但液面低于安全位置時,則需添加。
5、新機應先在無負荷狀態下工作1-2小時,再在輕負荷狀態下工作5-8小時,趁熱放出變速箱內全部機油,加入適量清潔柴油,在發動機怠速狀態下用慢檔運行5-6分鐘,然后將柴油放干凈,按規定量注入清潔機油。
(作者單位:166402 黑龍江省大慶市肇州縣永樂鎮農業技術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