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國,為了發展經濟各類資源都被很大程度的開發,而這也為生態環境帶來了不小的壓力,這種壓力在日漸惡劣的環境中得到體現,在人們意識到環境的重要性的時候,營林生產行業開始逐漸發展起來,但是因為許多外界因素的影響,營林生產還要面臨許多的問題。
關鍵詞:苗木培育;集約經營;生產效益
自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營林生產對于我國經濟的發展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由于營林具有不可逆轉性、不平衡性以及復雜性等特點,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營林生產工作難度,導致營林生產工作出現一系列的問題,嚴重阻滯了我國營林生產工作的正常進行。
一、營林生產中存在的問題
1、苗木培養的質量不過關
目前,在我國營林生產中,由于樹苗數量有限,再加良種林木基地建設存在一系列的問題,導致營林生產數量供不應求,而苗木質量也達不到國家的標準。隨著林業快速發展,傳統的苗圃建設與管理已經不能滿足林業發展的要求,種苗需要快速地進入市場,導致苗木的培養質量未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2、營林員專業素質較低
在營林生產工作中,有許多方面需要從業人員具有專業素質,只有這樣才能在選苗培育上運用更科學的方法去經營。但是在營林生產工作中,許多人員卻不具備這個素質,甚至一些從業人員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培訓,對營林生產方面一知半解就被安排到崗位上去了。再加上因為苗木生長的不確定性,必須有專業的人員長時間堅守在崗位上,這就導致從業人員工作因時間長、壓力大、條件艱苦等因素對本職工作的疏忽。這些問題也會直接在營林生產工作中直接反映出來。
3、營林生產效益低,不能很好地適應市場發展
營林生產主要目的是為了在最大程度上對環境的改善,而在培育苗木和它成長的過程卻是較為緩慢的,其中苗木的存活率、成樹遇到的自然災害、病蟲災害等在極大程度上造成了這項產業的不確定性,其生產周期長、無法快速的獲得效益使其在市場中無法分得一席之地。可以快速獲利且具體價值在眼前可以快速體現是眼下市場的需求,而這些確實現在營林生產所不具備的。
4、造林設計方面的忽視
造林設計是在營林生產中一直被忽視的一塊,但是在實際應用中,造林設計在整個生產運營中起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營林生產中,經過造林設計制定一套合理的方,可以更科學、更合理、更有效地完成營林生產。而在實際情況中,因為上級對造林設計這方面并不夠重視,參與的工作人員也不注重這方面的發展,使得在造林設計中許多方面都不夠完善,對實地考察并不準確,沒有制定出具有科學性的可有效引導營林生產的方案。
5、種苗基地建設不夠完善
林木良種培訓基地在一些發達國家已然發展到了第3代,人工造林也已經達到了速生豐產林的相關標準。我國一些省市杉木種子園的發展也已經帶了第2.5代,其中林木良種培育也已經達到世界先進的水平。而東北某些省市營林發展僅僅才向著第2代邁步,甚至有些地方營林的發展仍舊處于初級階段。從經營技術、建設規模以及經營類型而言,種子園發展已經滿足不了生產用種的需求。
二、營林生產的改進對策
1、加強對于營林人員的技術指導
各個部門應該增加對營林人員培訓的力度,林業部門應該具備主動服務的意識,加強營林生產中各個環節技術的應用。增強科學管理、科技興林等方面技術的知道,能夠充分調動營林人員工作的主動性、積極性,從而使得重造輕管局面得以扭轉。相關管理部門應該多組織一些指導活動,交流一些工作體會與經驗,調動人員積極性,為以后的工作做出引導。
2、加強種苗基地建設,提升林木質量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環境保護意識也逐步提升,使得營林生產的經濟較之也逐漸凸顯出來,為了進一步提升營林經濟效益,就要降低造林苗木的投資成本,通過有效降低苗木生產投入量的手段,來降低投資成本。也可以降低生產過程中單株苗木的成本,提升營林中苗木存活率,使得培育生產苗木的時間大大減少。在營林生產中,要按照營林所處的地形條件以及氣候,選擇能夠適應當地環境的樹種,要堅持因地制宜的培育法則。營林生產能夠種植的樹種很多,如此便要求生產管理人員能夠根據原理實際情況來選擇搭配的樹種,從而能夠有效避免林木生產中受到一些病蟲的干擾、侵害。
3、對投資標準進行預算
我國對林業的扶持有一份長期的規劃,但是在資金的投入量卻不夠維持造林計劃的實行的,而在資金上的匱乏會直接影響到人工造林整個產業。在資金方面的吸收不僅僅靠政府的支持,應該加大宣傳,因地制宜規劃出合適當地環境的方案,宣傳造林所帶來的利益,引進各個領域的資金支持,確保資金可以維持營林生產的正常運營。同時科學地做出系統的安排,選擇適合環境的苗木,為當地帶來最大的經濟效益。
4、增強集約經營管理
目前,對于幼培豐產林、集約經營豐產林的集約化管理措施,所投資的時間最多只有兩年,對于造林苗木的集約經營措施也只是對樹木進行修枝和增肥,集約經營面積雖然較多,但卻未能達到豐產林的相關標準。要想使林木上產量達到最大,要進一步增強投資力度,要按照林木的長勢定期進行打藥、施肥,能夠適時的對其進行撫育管護。所以,以長遠的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上來看,需要擴大紅松種子園的規模,加強對柞樹、水曲柳等闊葉林樹木進行擴充。
5、調整其母樹林結構
營林建設現有的母樹林結構不夠合理,所以生產中應該大量的增加大闊葉母樹林的種植,對現在現有的母樹林進行改造,對新建造的母樹林進行更合理的規劃。所以,在母樹林結構上應該加快其調整速度,利用現有的規格更好的母樹林來代替從前的結構不夠合理的母樹林。
三、結束語
營林生產能夠有效地加強生態環保,它能夠實現社會環境可持續發展,然而在營林生產的過程中,卻存在一系列的問題,如苗木培養的質量不過關、營林員專業素質較低、營林生產效益低,不能很好地適應市場發展、種苗基地建設不夠完善,這些問題影響了營林生產工作的進一步進行,針對我國營林生產的現狀,也提出了一些應對策略,首先加強種苗基地建設,提升林木質量;其次加強對于營林人員的技術指導;再次對投資標準進行預算;最后增強集約經營管理,如此才能確保林業可持續發展,有效緩解生態壓力。
參考文獻:
[1] 趙宇翔.中國林業生物安全風險評價與管理對策研究[D].北京林業大學,2012.
(作者單位:157100黑龍江省海林林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