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生態環境的日益變化,我國為保護生態環境和自然環境制定了一些列的對策,其中營林生產管理產生影響頗大。我國在營林生產管理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缺點,往往國家都是根據造林的實際面積加以投入各項資金,完全忽視了營林管理中樹木的存活率以及未來樹木的生長情況,致使一部分樹木難以存活,林木的生產力比率依然比較低下。為了能改變這種現狀,我們必須從實際出發,強化營林生產管理能力,更好的促進營林生產與管理的健康發展,保護好生態環境。
關鍵詞:營林生產;管理能力;森林種植
一、經濟規律管理營林生產
1.營林生產要從實際出發
林木生長量作為主要衡量指標營林生產期間受多種因素影響,很容易出現死亡現象。因此在對生產量進行規劃時,不能只受限于理論數據的分析,還要根據實際的調查地帶的數據進行分析。對森林進行管理時,如果發現樹木出現死亡狀況,要及時進行記錄與備案,做好長期監察的準備,真正的做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樣所得到的結果更能接近實際情況。在對林區進行規劃使用時,可以深入貫徹落實可持續發展觀念,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樹木生長量是衡量管理效率的科學標準,明確這一特征后,對營林生長區域進行管理時更具有針對性。如果檢查過程中發現木材產量有明顯的減少,管理人員要檢查出減少的原因,并制定有效的對策,積累相關經驗,切實保護林木的生長。衡量指標一定要具有準確性和確定性。
2.營林要劃分單位
營林工作劃分單位最好以省或地區(主要考慮自然區劃)為單位,把荒山(包括采伐跡地)劃分為不同的營林類型,根據不同的營林類型確定相應的林木生長量指標。劃分營林類型的依據是宜林程度和森林產品規格(例如用材林有大、中、小徑材 ),比如說把宜林荒山劃分為若干個營林類型,分別確定林木生長量指標。一個地區造林樹種很多,可以用幾個最主要的造林樹種作為林木生長量指標的基數(南方可用杉木、馬尾松等 ),其他各種樹種可以根據其生長速度和經濟價值定出和該幾個樹種中的其中一個相比的指數。這樣,國家對林場的營林任務就可以下達造林面積、林木生長量、木材產量及規格、投資等經濟指標。全面完成這些經濟指標就可以得到實實在在的營林成效。在此基礎上,制定相應的超額完成經濟指標和沒有完成規定指標任務的獎懲制度,能夠更好地完成營林生產。
二、加強營林生產管理的對策
1.加強種苗基地建設營林生產管理
加強種苗基地建設關系到營林生產管理的質量,這項工作也是漫長而艱巨的,在工作開展中我們要不斷總結經驗,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保證林苗能夠健康成長。在選擇林苗上要根據實際情況種植適合生長的樹木,時刻監督檢查林苗的生長情況,做到及時總結經驗,為接下來的工作提供豐富的經驗,在林苗生長中還要注意其生長條件的關鍵因素,例如:水源是否充足、土壤中所提供的營養成分、育苗基地中濕度等等因素。依據科學知識建設現代化的種苗基地,更好的提升林木產量,促進營林生產管理。
2.搞活苗圃運營機制
現在我們的苗圃運營機制還過于單一,還是以傳統的需求多少就種植多少,并沒有形成一個良好的市場機制,致使經濟效益不夠理想,工作熱情也無法得到提升,對苗圃運營機制是有很大影響的。適當的在苗圃運營機制中引入市場競爭,有利于調動工作積極性,經濟效益也會得到提升,在選擇苗木質量上,也會更加注重,大大地提高了苗木的存活率,更有利于苗圃運營機制的穩步運行。
3.按照經濟規律來做好營林生產管理工作
管理工作要在嚴謹的制度約束下開展,對于工作期間可能會遇到的風險問題,須做好預期的準備,做好應對辦法,避免對種植區域造成經濟損失。苗木種植技術在制度的約束下也會得到更廣闊的發展空間。管理工作更要分層次進行,針對產量與安全生長兩方面內容來進行。按照上面的分析思路,需要根據經濟規律,來制定恰當的營林生產的經濟指標,假如在不超過投資的前提之下,營林指標超額完成,那么所取得的實際的經濟效益,可以由相關林場或者是個人來獲得。
4.加強森林撫育質量管理工作
重點是要加強背后資源的培育工作,那么森林撫育方面的工作質量與成效等也會得到穩步提升。我們要重視從調查、設計、審批等各個環節,嚴格把關,加強對森林撫育方面的質量管理工作,對出現不合格的設計需要進行返工,不合格的地段在退回之后,不能再進行上報,要始終堅持全年作業,設計好一塊就審批好一塊的基本原則,為林業局在審批撫育方面的設計與撫育工作的全面執行提供切實有效的保障。在森里資源的開發上,要始終堅持立體開發,符合經營一定要按照森林經營的各項基本方案與多種技術的基本規程來執行,充分發揮好林木的生態效益;對于限伐區要進行嚴格監控,并且積極進行更新性的砍伐,科學的制定砍伐政策。對于商品性質的林木,積極利用并有效地發揮林木自身所獨有的生態方面的優勢,實現立體化的開發。為了繼續加快后備資源方面的培育力度,積極改進對天然林的經營與管理方面的工作,從實際情況出發,按照撫育林木的實際情況,分成不同的類型,并且根據不同的類型來實行不同的管理措施。要按照事實求是的基本原則。重中之重的是公益林方面要繼續加大管理的力度,切實維護好森林生態平衡,積極改善生態環境,并有效地提高林地的生產能力,發揮出多種林木的基本功能。
5.加強營林生產質量管理
首先要提高群眾認識,加強領導管理協調能力。林業是農民增收重要組成部分,營林是林業的基礎,我們要把林業生產列入一項主要工作,抓住當前有利時機,確保各項營林生產計劃全面完成。其次我們要堅持以效益和質量為中心,繼續大力優化林種結構,提高林木質量,進一步抓好生態公益林,特色基地等工程建設,加大對低效林的改造,對幼林的保護和撫育,及時完成采伐跡地和火燒跡地更新。
結語:綜上所述,我們要真正的做好營林生產管理工作,要根據生態規律、經濟規律從實際出發,堅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努力提高更新造林的質量,加強森林撫育質量管理工作,提高營林生產管理能力,制定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不斷推進營林生產管理工作的順利展開,真正意義上的保護森林、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
參考文獻:
[1] 王志嶺.關于營林工作與生態相結合的研究[J].民營科技,2014(2).
[2] 謝裕紅.營林工作與生態相結合的研究探討[J].綠色科技,2014(7).
(作者單位:164000黑龍江省北安市林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