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主要人工林樹種之一,紅松人工林在推廣種植過程中暴露出很多問題。單一林分下紅松人工林穩(wěn)定性差,生物多樣性低,病蟲害嚴重等問題十分嚴重。本文對紅松人工林常見病蟲害進行詳細介紹,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對東北地區(qū)的紅松人工林造林提供幫助。
關(guān)鍵詞:紅松人工林;病害;蟲害;防治
紅松是東北主要用材林樹種之一,也是具有生態(tài)價值的綠化造林樹種。近年來,隨著氣候變化及人為干預的增加,紅松人工林的生產(chǎn)條件及林分組成發(fā)生了變化。隨之帶來一系列的問題,紅松病蟲害的種類成逐年增加趨勢。因此,深入了解紅松人工林常見病蟲害種類,并依據(jù)不同的病蟲害提出適宜的防治辦法和營林技術(shù)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1 紅松人工林主要病蟲害種類及危害
1.1 紅松人工林主要病害
(1)紅松皰銹病 紅松疤銹病主要發(fā)生在樹干及下部枝條,主要危害弱立木,樹齡越小越益感染,主要危害紅松幼苗和20年生以下的紅松幼樹枝干的皮部,是及嚴重的毀滅性病害。發(fā)病初期病狀不明顯,從樹皮部腫脹、變軟,隨后病部擴大成海綿狀,產(chǎn)生裂紋,病部流有淡黃色蜜涕,第二年病部產(chǎn)生銹孢子囊,成熟后釋放銹孢子。樹皮塊狀分裂成呈現(xiàn)血跡狀斑痕。
(2)紅松落針病 紅松落針病主要危害幼齡林及苗木的針葉。發(fā)病初期,感病針葉灰綠色,部分葉片上成黃綠色斑點,后迅速變?yōu)辄S褐色,直至全葉枯黃脫落,嚴重影響紅松林木的生長。
(3)紅松爛皮病 紅松爛皮病是一種枝干潰瘍病,主要危害長勢較弱的幼樹。引起紅松爛皮病的主要因素是氣候異常及管理不善。發(fā)病初期,感病部位會長滿疹狀的病原菌子囊盤,病部表皮黑色粗糙狀,受感染的枝干枯亡。其松針呈黃綠色,后逐漸變?yōu)楹稚蚝诤稚饾u脫落。
(4)紅松根朽病 紅松根朽病是受真菌蜜環(huán)菌侵染而引起的,衰弱的植株易被侵染,而健康木很少被侵染。感染初期樹冠變稀,針葉變細,顏色無光,隨著侵染程度的加深可導致全冠枯死,紅松的基礎(chǔ)干基腫大,潰爛。
1.2 紅松人工林主要蟲害
紅松主要蟲害可以分為葉部蟲害、枝干病蟲害及球果病蟲害三類[1,2]。葉部蟲害主要有:云杉黃卷蛾、落葉松毛蟲、紅松阿扁葉蜂、松阿扁葉蜂、帶嶺新松葉蜂等;枝干蟲害主要有:松大蚜、紅松球、紅松枝縫球蚜、紅松皮下球蚜、紅松干蚧、西伯利亞吉丁蟲、長角灰天牛、小灰長角天牛、松幽天牛、云杉大黑天牛、雙斑松天牛、四斑松天牛、松皮天牛、松大象、松樹皮象、松梢象甲(松黃星象)、紅松切梢小蠹、松縱坑切梢小蠹、云杉毛小蠹、紅松根小蠹、黑根小蠹、紅松干小蠹、松六齒小蠹、松十二齒小蠹、云杉八齒小蠹、北方瘤小蠹、中穴星坑小蠹、東北四眼小蠹、松枝小卷蛾、紅松實小卷蛾、松梢螟、赤松梢斑螟等;球果蟲害主要有:紅松球果種蠅、紅松球果螟、油松球果螟、紅松球果種小蜂等。紅松小蠹類害蟲是主要危害弱立木,主要表現(xiàn)為被侵害的松梢枯黃下垂。紅松螟蟲類害蟲對紅松的危害表現(xiàn)為幼蟲鉆蛀取食,嚴重影響紅松成才質(zhì)量。而球果類害蟲則影響紅松球果及種子質(zhì)量,嚴重時可造成絕產(chǎn)。
2 紅松人工林病蟲害防治
首先,紅松人工林病蟲防治需要采用有效的營林方式,改變單一林分結(jié)構(gòu),營造闊葉混交林,提高種群多樣性,從而起到生物防治的作用。一定要防止為方便集約經(jīng)營而營造大面積紅松純林的方式,通過留闊撫育的方式對紅松人工進行人為干預,從而提高人工紅松林質(zhì)量,抵御病蟲害的發(fā)生。
其次,已經(jīng)感染病蟲害的紅松林要針對不同病蟲害,采用不同的方式及時噴涂抑菌劑等化學藥劑,伐除病株,適時間伐,預防病蟲害孳生蔓延。
最后,通過人工林撫育,及時進行透光撫育,改善林內(nèi)環(huán)境,預防病原菌侵害及蟲害發(fā)生。適時采摘球果,及時清除斷枝,燒毀或掩埋種球加工剩余物,減少球果螟幼蟲數(shù)量,從而降低紅松林蟲害風險。
參考文獻:
[1] 武蘭義, 任鳳偉, 張鳳杰, 等. 紅松人工林主要病蟲害種類及營林治理技術(shù). 遼寧林業(yè)科技. 2006.5:15-18,25.
[2] 張樹軍. 紅松人工林主要病蟲害種類及營林治理技術(shù)研究.農(nóng)業(yè)與技術(shù). 2014,34(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