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近年來隨著水利信息化的建設,寧夏已全面使用翻斗式遙測雨量,通過選擇原州水文站虹吸式自記與遙測雨量對比分析,遙測雨量適用降雨量的觀測使用,誤差符合要求,而且加快了水文報汛現(xiàn)代化、信息化,提高了水文信息采集及傳輸自動化,為防汛提供及時可靠的數(shù)據(jù)。
關鍵詞:降雨量;對比;分析
1 儀器工作原理
虹吸式自記雨量計口徑為20cm,由承雨器、虹吸、自記和外殼四個部分組成,在承雨器下有一浮子室,室內裝一浮子與上面的自記筆尖相聯(lián)。雨水流入筒內,浮子隨之上升,同時帶動浮子桿上的自記筆上抬,在轉動鐘筒的自記紙上繪出一條隨時間變化的降水量上升曲線,當浮子室內的水位達到虹吸管的頂部時,虹吸管便將浮子室內的雨水在短時間內迅速排出而完成一次虹吸,虹吸一次,雨量為10mm;如果降水現(xiàn)象繼續(xù),則又重復上述過程;最后可以看出一次降水過程的強度變化、起止時間,并算出降水量;分辨率為0.1mm,傳感器降雨強度測量范圍在0~4mm/min,允許誤差±0.05mm。
翻斗式遙測雨量計口徑為20cm,為翻斗式,利用翻斗稱重原理對液態(tài)降水量進行連續(xù)測量,通過翻斗翻轉,輸出接點通斷信號,遠傳至顯示記錄器。采樣時間為5分鐘,分辨率為0.1或0.2mm,傳感器降雨強度測量范圍在0.01~6mm/min,儀器綜合計量誤差≤±2%。
2 日降雨量差異對比分析
2.1 日雨量差異分析
本次選擇原州水文站2013年~2015年5~9月翻斗式遙測與虹吸式自記151次同期降雨量進行統(tǒng)計分析,通過對比分析遙測比自記平均偏小0.26mm,標準差3.6%。遙測與自記日降雨量相等的占10%,遙測與自記日降雨量偏小的占50%,遙測與自記日降雨量偏大的占40%。這說明由于儀器的工作原理不同,記錄和傳輸方式不同可以造成一定的系統(tǒng)偏差。
2.2 降水日數(shù)差異
通過對3年151次降水日數(shù)對比分析,發(fā)現(xiàn)遙測日數(shù)比自記日數(shù)偏少5次,偏少主要為小于0.5mm的降雨,在一次降雨過程剛開始或即將結束的時候,這其中有空間采樣差的原因,也有時間延遲的影響,也可能因信號不良的影響,但對月或年降雨量影響不大。
3 遙測與自記日降雨量的相關性
采用最小二乘法計算,對遙測與自記151次日降雨量進行相關統(tǒng)計分析,二者相關系數(shù)為0.991,相關方程為:y=0.980x-0.080,x代表自記日雨量,y代表遙測日雨量,圖1為二者相關關系圖,發(fā)現(xiàn)遙測與自記日雨量線性相關顯著。
4 結束語
(1)翻斗式遙測雨量計比虹吸式自記雨量計觀測日降雨量平均偏小0.26mm,標準差3.6%。
(2)翻斗式遙測雨量計對降水日數(shù)有一定影響。由于翻斗式遙測雨量計與虹吸式自記雨量計工作原理不同,以及記錄、傳輸方式不同造成系統(tǒng)偏差。
(3)翻斗式遙測雨量計與虹吸式自記雨量計觀測日降雨量相關系數(shù)為0.991,相關性顯著。
(4)翻斗式遙測雨量計容易出現(xiàn)系統(tǒng)偏大或偏小及無降雨量現(xiàn)象,要求在實際工作中經常進行維護、調校,以防止出現(xiàn)缺測及系統(tǒng)誤差現(xiàn)象。
作者簡介:柴繼 (1967-),男,漢族,寧夏固原人,高級工程師,大學本科學歷,主要從事水文測驗整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