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想要提高小麥的產量就必須提高小麥的播種量。然而只有做好小麥田間的管理工作才能提升小麥的產量。本文主要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從多個方面對如何做好小麥的田間管理工作進行探討,希望能夠為我國的農業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關鍵詞:小麥;田間管理;播種;探討
農作物的生產,三分靠播種,七分靠管理。小麥自然也不例外,想要提高小麥的產量,提高其播種質量是關鍵。開展有效的小麥田間管理工作對于小麥的豐產來講意義重大[1]。加強小麥的田間管理,需要根據小麥的生長規律,科學合理的用肥,采用合理的施肥方法才能實現小麥的高產,進而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
一、小麥苗期的田間管理分析
(一)對麥苗進行檢查補種
在小麥出苗之后,要及時的開展查苗工作,在小麥生長到三葉期后對于田間麥苗不足的要及時的補種以及移苗。不僅如此還要做好麥苗的距離處理工作,對于密度過大的地區要及時的進行疏苗,在小麥出苗之后也要做好田間的控制以及管理工作。
1、加強幼苗的生長,對于田地里的黃苗以及弱苗要及時的進行灌溉并且施入苗肥。但是這個階段要嚴格控制好氮肥的施入量,盡量避免小麥苗徒長。
2、嚴格控制好小麥的旺盛苗,如果播種日期太早或者施肥過多,都會造成田間麥苗生長過于旺盛[2]。想要控制好旺盛苗可以通過深耕以及鎮壓的方式來進行抑制。
3、加強對壯苗的管理,在入冬之前,一般發育比較良好的壯苗是不需要進行額外的施肥的,但是松土工作卻是不可忽略的。
(二)加強對中耕劃鋤工作的管理
在入冬之前要對小麥進行2—3次的中耕除草,疏松土壤表層,來提高土壤的積溫進而促進根系的生長發育。中耕除草也有一定的時間限制,一般情況下,第一次中耕在小麥分蘗時段,第二次在小麥分蘗的旺盛時期進行。
二、小麥中期的田間滾利工作
小麥中期對于小麥的生長而言意義重大,這個時期對于小麥的各個營養器官的生長發育比較關鍵。中期主要是指從小麥的拔節期到小麥的抽穗期。這段時期的田間管理主要是在苗期管理的基礎之上對地下根系以及地上植株的生長進行有效的協調[3]。主要是通過提高小麥的分蘗能力以及葉面的光合作用能力來促進小麥多成穗。
(一)施肥管理
小麥在進入拔節期后要進行及時的追肥,這個階段的追肥能夠有效的提升小麥葉面的光合作用能力,進而為小麥積累更多的營養物質,促進小麥穗部的生產以及發育,有效提高小麥的分蘗能力以及單粒重。拔節時期施肥的時間以及每畝施入的尿素等都要進行科學合理的把握。對于尿素的攝入量要嚴格控制好,盡量避免引起小麥過分的增長。
(二)灌溉工作
小麥從拔節期到抽穗期對水分的需求都是很高的,在這些時期如果出現干旱,小麥的葉片生長以及穗粒數等都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影響。因而,在春季一定要做好灌溉工作。在小麥的拔節期到抽穗期間,如果降水增多,就需要及時的做好排水工作,盡量避免田間病蟲的發生[4]。
(三)對小麥的倒伏進行預防
1、小麥選種的時候要注意,要盡量選擇高產以及抗倒伏的小麥品種。在小麥的生育期間一定要做好科學合理的施肥,對于施肥的時間以及施肥的規律進行嚴格的把握。
2、科學密植,小麥在田間生長時要對其生長情況進行嚴格的調控,對于生長比較旺盛的小麥,要采用植物調節劑來進行科學合理的調控,正常情況下要選擇多效唑以及縮節胺等藥物進行控制。
三、小麥后期的田間管理工作
小麥后期的田間管理工作也是不容忽視的,后期的管理工作是小麥灌漿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小麥的營養生長基本上是停止的,是小麥籽粒形成的生殖生長的關鍵時期。把握好這個時期的田間管理工作也能促進小麥的高產以及穩產。小麥的后期管理工作要做好防衰、防旱以及防澇的工作。通過保證葉子能夠進行光合作用,進而達到提高產量的目的。首先,做好葉面施肥施工作。小麥生育后期根系生長能力逐漸減弱,吸收養分的能力下降,這時應該做好葉面施肥工作,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一般情況下選擇使用 1—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進行葉面噴施,補充葉面的營養物質,對提高小麥產量效果顯著;其次,做好后期灌溉和排澇工作。小麥從抽穗期到成熟期對水分的需求最大,這段時間安徽省的降水量不足,因此,要做好田間管理工作。結合小麥生長情況,合理灌溉,切忌大水漫灌,防止小麥出現倒伏現象[5]。
四、小麥病蟲害防治工作
小麥生育過程中有紋枯病、白粉病、小麥蚜蟲和吸漿蟲。針對這些病蟲害在充電做好農業防治的基礎上,還應該做好化學防治。對于小麥的紋枯病可以選擇使用 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100g+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 100~150g,或者硫菌靈可濕性粉劑 50—75g+70%百菌清可濕性粉劑 80~100g進行防治。
結語
總之,農業生產關乎民生,關乎“三農”。各級要切實樹立以農為本,以糧為本,以人為本的思想;針對今年的天情、地情、苗情,采取措施,大力加強小麥田間管理栽培,迅速促使苗情從劣勢轉向優勢。要發動搶施麥苗拔節孕穗肥,按不同苗情分類指導;發動廣大農戶狠抓清溝利墑,排除田間地面地層地下的“三水”確保排水暢通;同時開展宣傳當前農業生產管理中的科技知識。千方百計確保夏熟豐收。
參考文獻:
[1]閆長生,游光霞,張秀英,陳旭,肖世和. 做好小麥品種區域試驗工作的體會[J]. 作物雜志,2014,02:70-72.
[2]王海華,劉兢文,程明凱,魏占彬. 如何做好小麥區域試驗工作[J]. 農業科技通訊,2016,02:5-7.
[3]陳雁,王家同,魏先堯,謝支勇,文鐵軍. 荊門市2015年小麥主要病害發生特點及原因分析[J]. 湖北植保,2016,02:45-49.
[4]孟瑞娟,李鎖玲,漆明文. 魯西南地區小麥高產優質栽培技術[J]. 農業科技通訊,2012,06:181-183.
[5]趙千里,蔡文秀,樊聰,張培勇. 稻茬麥旋耕滅茬播種技術[J]. 山東省農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2,03: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