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豬高熱癥在生豬養殖中屬于較為常見的急性熱心疾病,并且該種疾病還具有很強的傳染性,對豬的生長和發育有很大的不利影響。當豬患有豬高熱癥時,倘若不對其進行有效的治療,很容易造成豬的死亡,具有較高的致死率。除此之外,還會使母豬產生不孕癥狀以及流產癥狀。本文通過對豬高熱癥的發病原因進行分析,進一步探討如何對該種疾病進行防治。
關鍵詞:豬高熱癥;發病原因;防治措施
豬高熱癥主要是由于病毒、細菌以及多病原侵害生豬體內,造成生豬產生繼發感染或混合感染而形成的,該種疾病具有較高的致病率與致死率。并且,當生豬患有豬高熱癥時,會出現不同的臨床癥狀,臨床癥狀具有多樣性,除此之外,還具有很高的傳染性。為了能夠更好的對豬高熱癥進行防治,需要先對豬高熱癥發病的原因進行了解[1]。
一、 豬高熱癥發病原因
1.1環境因素
在生豬養殖場或私人養殖戶中,由于生豬通常都會圈養在一個地方,因此,在對豬圈的消毒工作進行不徹底時,很容易會使生豬患有豬高熱癥。倘若養殖場中的消毒劑或者消毒制度設定的不合理,或者不能嚴格按照消毒計劃進行消毒時,就會對使豬圈環境差,進而容易導致生豬受到病毒、細菌或者多病原的侵害,使豬患病。除此之外,環境衛生差,還會加速疾病的傳播,擴大患病范圍,對養殖場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2]。
1.2生物因素
造成生豬患者的細菌有鏈球菌、副傷寒桿菌、巴氏桿菌、副豬嗜血桿菌等,病毒包括豬瘟病毒、圓環病毒、偽狂犬病毒等,多病原包括弓形體、支原體、附紅細胞體等,數量較多。其中,最常見的感染病毒為豬瘟病毒,病豬病毒具有較高的傳染性,對生豬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脅。當同一種或者兩種以上的病毒侵入生豬體內時,會使生豬產生混合感染,而混合感染的致死率非常高,具有很大的威脅[3]。
1.3免疫因素
經過調查顯示,大部分養殖場在對生豬進行日常護理中,缺乏對免疫護理的重視。有些大型養殖場雖然設有免疫制度,但是仍然不能夠按照制度實行,造成養殖產中,生豬的免疫力整體較差,很容易被病毒、細菌感染。有些養殖場,由于缺乏對免疫工作的重視度,因此在對免疫疫苗的運輸過程中,產生不當行為,造成免疫疫苗的效果減弱或失效。在生豬進行免疫疫苗注射后,仍舊不能獲得較高的免疫力,從而患病。
1.4藥物因素
在生豬患上豬高熱疾病時,不能對病豬進行有效的治療,也會導致更多的生豬患病[4]。當生豬患病后,如采用地塞米松等藥物治療,不能對病豬的疾病進行根本性治療,從而導致病豬死亡。而過多的對病豬使用抗生素,也會出現問題。例如,長時間對生豬使用抗生素,會使生豬產生一定的耐藥性,從而減少抗生素的效果,增加腎臟、腸胃的負擔,使生豬內臟的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害,間接降低了生豬的免疫力。
1.5營養因素
對生豬飼喂飼料,對生豬的身體也會有很大的影響。一些養殖場對飼料的重視度不夠,導致未能發現飼料霉化,對生豬喂已經發霉的飼料,導致生豬吸收到一些霉菌毒素,降低生豬的免疫力。除此之外,長時間對生豬飼料的忽視,可能會導致生豬體內缺乏微量元素,導致生豬出現維生素不平衡的狀況。生豬免疫力下降,會更容易患有豬高熱癥,從而降低豬的存活率。
1.6其他因素
高溫、咬斗、缺水等因素都有可能導致生豬患有豬高熱癥,因此養殖場在養殖過程中,還需要注意生豬的狀態,倘若生豬出現不適狀況,需要及時將其隔離開來,防止出現廣泛傳染。
二、 防止豬高熱癥措施
2.1利用科學理念進行預防
在對生豬進行養殖的過程中,利用科學觀念對養殖場進行管理,可以減少生豬患病的概率。首先,在養殖過程中,需要對日常工作進行規范化規定,實現標準化飼養制度。其次,需要對生豬進行有效的免疫疫苗接種工作。在對生豬進行疫苗接種時,工作人員可以根據本地的情況進行免疫疫苗的選擇,與注射疫苗劑量與時間的選擇。利用科學觀念,對疫苗接種工作進行合理化規定。
2.2進行嚴格的檢疫監督
除了養殖場需要對養殖環境、免疫情況等進行嚴格把控外,國家有關部門也需要對養殖場進行嚴格的檢疫監督。當設立生豬養殖場時,必須持有檢疫合格證,確保養殖場的養殖環境達到國家標準,與此同時,還需要杜絕病豬進行產品的流通。當病豬死亡后,杜絕進行二次加工,必須進行銷毀。這就需要相關的監督機構,對動物產品冷庫以及加工廠進行監督,并且進行突查工作,必須杜絕出現病豬流入市場的情況,避免人們食用到病豬食品,對人體產生危害。
2.3加強消毒工作
由于豬高熱癥時由病毒、細菌以及多病原所引起的,因此,養殖場必須加強消毒工作,確保生豬的生活環境。在日常的消毒工作中,養殖場必須對豬圈做好打掃工作,每日最少打掃一次,將豬圈進行徹底的沖洗與打掃。除此之外,還應當使用有效的消毒液對豬圈進行噴霧消毒,將豬圈內的蒼蠅、蚊子等完全消滅,防止病毒傳播。病毒傳播性降低,可以大大降低生豬的患病率。在選擇消毒劑時,應當選擇刺激性較小的消毒劑,例如過氧乙酸、石灰乳或者強力消毒靈。
結束語:豬高熱癥對生豬的生長發育有很大的影響,并且治愈率很低,傳染性卻很強。因此,對于生豬養殖場來說,倘若在日常工作中,不能加強對豬高熱癥的預防工作,會對養殖場的經濟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為了降低負面影響,必須加強日常的消毒工作,還應當加大對生豬免疫工作的重視度,提高生豬的免疫力,可以大大降低生豬患病的可能性。除此之外,相關部門還需要加強對生豬的檢疫監督,防止病豬、死豬肉經過加工后流入市場。只有這樣,才能提高生豬的生存率,幫助養殖場獲得更多的經濟利潤。
參考文獻:
[1]陳秋萍,戴娜桑,莊艷芳. 豬高熱癥的綜合防治淺談[J]. 南方農業,2016,09:188-190.
[2]張磊. 豬高熱癥的發病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探析[J]. 農技服務,2016,03:191.
[3]王金苗,張軍令,李玫毅,袁航,宋迎雪. 豬高熱癥的發病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探析[J]. 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5,07:189.
[4]張得芬,許讓. 豬高熱癥的發病原因及綜合防治措施[J]. 養殖與飼料,2010,04: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