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錦鯉的皰疹病毒是一種危害十分嚴重,并且現在沒有相應的合適的手段可以完全治愈的一種高致病性的傳染病。他對于魚類的健康影響是十分巨大的。在魚類的養殖產業中一旦發生皰疹病毒的大量發病那么對于養殖產業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所以我們需要做到實現的預防工作,防止皰疹病毒的大量產生導致魚類的發病。錦鯉皰疹病毒在20世紀末被確定現在流行于全國各地。所以對于皰疹病毒的理學研究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主要對病毒的分離培養,理學分析對皰疹病毒進行分析,為了深度如研究該病毒提供給一定的理論參考。
關鍵詞:錦鯉 皰疹病毒 研究現狀
前言:錦鯉皰疹病毒是一種在20世紀末被確定的一種病毒,這種病毒致病率高,傳染性十分嚴重,并且到現在沒有什么相對較好的方法可以完全治愈。所以對于皰疹病毒的病理研究,基因組成研究是十分重要的。他可以幫助我們完全的了解這種病毒,并且對這種病毒的發生做出一定的預防,幫助我們在疫苗研究,治愈疾病方面都有很重要的意義。所以本文主要通過對錦鯉皰疹病毒的不同治療病理分析等研究方法完全的了解皰疹病毒,為深入了解病毒,治愈疾病提供一定的理論基礎。
1 錦鯉的皰疹病毒
1.1 流行情況
錦鯉皰疹病毒是一種感染性極強,傳染速度特別快的一種致病病毒。他對于動物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錦鯉皰疹病毒在20世紀末被確定發現。錦鯉皰疹病毒的發病在全球各地都有出現。錦鯉和鯉魚的全球貿易加快了這種病毒的傳播速度。讓這種病毒出現在了全國各地。錦鯉皰疹病毒的發病幾乎蔓延至整個歐洲,比利時、丹麥、德國、瑞士、盧森堡、法 國、奧地利均有暴發。所以這種病毒的傳播速度是十分快的。在全國各地都有發生的錦鯉皰疹病毒對于觀賞魚行業的發展影響是十分巨大的。這種病毒不時在魚群中發生,發生后造成的經濟損失也是相對較大的。所以對于病毒的防治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1.2形態結構以及理化特性
錦鯉皰疹病毒又名KHV。這種病毒適合的環境為水中環境,容易傳播,感染魚群。這種病毒屬于皰疹病毒,單個細菌直徑一般在100-110nm。很容易穿過細胞膜對魚群造成感染。具有囊膜。在病毒核便面有螺紋樣的結構。KHV在22度左右的水池中可以至少存活4個小時。在充滿魚的分泌物的池塘中可以存活的時間更長。這種病毒對于酸堿性的抗性較弱,在酸性低于3的情況下不可以存活,在堿性高過11的情況下也不可以存活。在35度溫度下兩天或者在60度溫度以上30分鐘就會失活。所以這種病毒對于環境的適應性是較強的。在觀景魚的養殖中想要通過改變外部環境防止這種病毒的傳播是十分困難的。
1.3 病毒的流行特點
錦鯉皰疹病毒的發病事宜水溫在18度到30度之間,這是魚類生長的正常水溫,所以這中病毒在魚類之間的傳染是十分嚴重的。這種病毒在夏季一般會自愈(由于夏季水溫一般超過30度所以這種情況下病毒不能很好地繁殖生長。)在10月初病毒的發展相對較快,傳播速度也相對較快,但是只有養殖的框鏡鯉、全鱗鯉、錦鯉發病。發病的水塘的水質一般較差。水質相對較臟,多有綠藻漂浮物等等。傳染性強。從各個池塘發病時間上看,有明顯的相鄰池塘接連發病、逐漸向遠方傳染的現象。發病后的魚群一般對這種病毒產生了免疫,不會再次感染這種病毒。
1.4 傳播方式方法
KHV病毒的煥波主要依靠水平傳播。但是也不排除垂直傳播的方式。KHVD 傳染源是臨床感染魚或養殖、野生魚中潛藏的病毒攜帶者,病毒通過糞便、尿液、鰓和皮膚粘液排出體外。說明這種病毒的傳播是通過魚類之間的體液或者排泄物傳播。魚類在水塘之中生長,患病的魚類會對水塘中的水質產生一定的污染,這種被污染的水體以及泥土水質給疾病的快速傳播帶來了有利的途徑。水溫不適宜時,易感品種感染病毒但不發病,與 KHV 暴發后幸存的魚共同成為疾病的傳播者。
2 病毒感染的癥狀以及預防
2.1 臨床癥狀
疾病產生的情況,可發現在寄生的組織及感染器官,如鰓組織、新鮮的腎、肝及脾臟中,亦可分離出病毒,顯示其感染屬于系統性的。以細心目視方法觀察可發現:鰓和表皮有不規則之顏色出現。鰓的壞疽現象嚴重。鰓外表分叉且皮膚表皮出血眼睛偶有凹陷的現象及充血現象。使用顯微鏡觀察感染器官及畸型的組織時,也可發現:用光學顯微鏡觀察其第二對之鰓耙有增殖及溶解之現象。在鰓絲表皮也有細胞核內含物,肝、脾、腎之表皮細胞亦有壞疽現象。以電子顯微鏡觀察細胞核內含物,有皰疹病毒之顆粒﹝在臺灣及日本的例子,細胞核內含物則很少發現﹞
2.3 預防控制
對這種病毒我們要進行相應的預防措施,防止由于這種病毒的大量傳播帶來的經濟損失。這種病毒尚無確切有效的治療方法。我們只能期盼疫苗的出現。在目前的防治中我們要加強飼養的管理手段,改善和優化錦鯉的養殖環境,對魚塘進行及時的清理打掃。在魚塘中投藥等等方式防止病毒的大量傳播,不給病毒快速傳播的外部條件。同時在引進外來魚種時要注意分開飼養,通過這種方式防止魚類的病毒的交叉感染,帶來的巨大損失。對于已經感染死亡的魚類及時進行處理,對尸體進行及時的掩埋。不要外排池水等等方式。限制魚的移動或運輸。基于公共衛生的觀點撲殺已受感染或有感染嫌疑者。已受感染的池水要排放前使用氯(chlorine)消毒。限制水進出魚池。隔離已有可能感染之帶原者。
結語:通過上文我們可以了解到錦鯉的皰疹病毒對水生物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對這種病毒進行治愈以及預防對于我國漁業的發展是十分重要的。現在如法完全的治愈這種病毒我們可以加強在養殖方面的管理,對這種病毒進行人工干預防防御。采用多種手段防止這種的病毒的發生以及防止這種病毒的大量的感染。
參考文獻:
[1]張艷,孟慶峰,錢愛東,等.錦鯉皰疹病毒熒光定量 PCR 檢測方法的建立[J].吉林畜牧獸醫,2010,31(4):11-14.
[2] 朱霞 . 框鏡鯉原代細胞培養和錦鯉皰疹病毒的分離鑒定[D]. 吉林:吉林農業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