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年架構調整之后,聯想集團在各個領域尋求都在尋求著新的突破。而在創投領域的布局,也讓這家傳統的IT王者的未來,充滿著想象的空間。
在中國的商業史上,聯想這一品牌的意義似乎怎么強調都不為過。無論是從代表中國制造的意義而言,還是從其營收的規模來說,聯想都極具代表性。其在全球PC市場超過20%的市場占有率,將惠普、戴爾等其他競爭對手遠遠甩在身后。其跨國并購,更是讓世界知道了“聯想”。
另一個榮譽也可以部分印證聯想的地位。自從2008年首次上榜以來,聯想集團一直是財富500強榜單上的常客,并且在近8年的時間里,實現了從世界第四大計算機制造商到世界第一名的蛻變。在年營收數據上,也比首次上榜時的167.88億美元凈增近300億美元。
然而時至今日,聯想在世人眼中的地位卻在發生著潛移默化的變化。懷疑者們認為,聯想雖大,卻不足以屹立于智能制造之林。來自外部競爭的危機和內部管理的挑戰,都預示著這家巨頭級企業的未來不會一片坦途。
樂觀者則認為,聯想仍大,尤其是以聯想控股在各個領域的深耕和布局,讓各行各業都有了聯想的影子。聯想系的資源優勢,為聯想集團提供了底蘊優勢,以楊元慶為代表的集團掌舵者,也正在綢繆著如何讓聯想這頭大象重新起舞。
2016年,對于聯想集團而言,可以說是變革頻頻。作為一家年銷售額超過3000億元的IT王者,早在今年三月,聯想就宣布了其組織架構調整。在涵蓋個人電腦與智能設備集團(PCSD)、 個人電腦與智能設備集團(PCSD)、移動業務集團(MBG)和聯想創投集團的全新架構之下,聯想宣示重新出發,面向未來。
創投布局
2016年5月4日,聯想創投集團成立發布會在北京召開。這一被解讀為聯想生態布局的發布會,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CTO、聯想創投集團總裁賀志強親自站臺,并現場分享聯想創投戰略定位、業務組合及投資策略。
在發布會上,楊元慶表示,聯想創投旨在融匯聯想全球資源,以投資手段為聯想布局互聯網及智能生態,構建聯想內外創新成果之間的橋梁。
賀志強也介紹,聯想創投將專注于核心技術和互聯網領域投資,將面向全球進行科技創投。當天,聯想創投二期基金正式啟動,包含5億美元,投資方向主要為: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機器人、+互聯網、消費升級等。
實際上,近幾年來無論是橫向還是縱向對比,在樂視和小米這些新銳智能制造企業發布會頻繁召開的背景之下,聯想在市場上的聲音顯得相對有些沉寂。但聚焦聯想的業界分析人士則認為,聯想這個“幕后英雄”以投資為杠桿,以資金為血液,在多個新興領域撬動著價值的金山。
賀志強在5月4日聯想創投成立發布會上表示,聯想創投將通過聯想加速器、風險投資、戰略投資及投后管理、子公司等構成全鏈條的業務架構,推進全球科技創投。聯想創新地采用“子公司孵化“的形式,引入外部風險投資,積極推進創新業務的持續快速發展。據其介紹,聯想創投旗下有茄子快傳、聯想企業云、聯想懂的通信、國民認證、聯想金融、聯想智慧醫療、聯想智能眼鏡等子公司,這些子公司在各自的領域都已經顯現出了價值所在。
眾所周知,聯想系在投資領域,橫跨天使、風險等多種投資領域。尤其是以聯想之星位代表創業孵化項目,在助力成長型企業的發展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風險投資方面,賀志強介紹,聯想創投將依托聯想優勢,創投出優秀的企業;同時,以資金,人才和思想加速被投企業發展,為創業者提供人力、財務、市場、法務、政府事務等全價值鏈條的創業支持。
聯想集團副總裁、聯想樂基金總經理宋春雨介紹,聯想創投已投資樂逗游戲、曠視科技(Face++)、StyleWe、商派、ZAKER、諦聽科技、SMARTX等40多家優秀企業,在多個面向未來的前瞻性技術和創新商業領域形成生態系統。
聚焦核心技術
5月4日,楊元慶和賀志強等聯想高管在聯想創投發布會上最引人矚目的,當數高達5億美元的聯想創投二期基金的啟動。據透露,這一筆巨資將投向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機器人、+互聯網和消費升級等核心技術領域,并面向全球市場。
“核心技術推動社會發展的趨勢將越加明顯。聯想的科技產業背景和30多年技術積累,讓聯想創投更懂核心技術。聯想創投將持續把核心技術投資作為核心競爭力,投資與扶持更多的創新型核心技術企業,推動科技升級,促進社會效率的提升。”賀志強說。
據悉,在聯想創投已投資的40多家優秀企業中,擁有核心技術的企業超過80%。這些核心技術已陸續應用到相關行業和個人生活中,有效地提升了社會效率,包括曠視科技(Face++)的Deep Learning人臉識別與人工智能技術、SMARTX 的企業云存儲計算技術、Nok Nok Labs的互聯網生物特征安全認證技術、商派的電商SaaS平臺,諦聽科技的智能路由器操作系統newifi OS、點樂/聯創互動 /問卷網的移動廣告大數據、慧理財APP基于金融大數據的機器人資管投顧平臺、細刻(StyleWe)基于大數據的機器人買手和精準營銷設計師電商等等。
曠視科技聯合創始人唐文斌還在現場分享了Face++的成功經驗和創業心得。唐文斌介紹,曠視科技是一家技術驅動型的公司,聯想作為曠視科技最早期的投資機構,給了他們走上創業道路的信心,也做了很好的品牌背書;發展至今,在金融、安防等領域和聯想主營業務都有戰略合作。
聯想樂基金總經理宋春雨透露,其實早在四年前,聯想就判斷生物特征識別技術會成為互聯網時代最安全、易用、普遍的身份認證手段。Face++背后的核心技術是基于云計算的人工智能,有廣泛的應用前景,所以聯想在其商業模式尚未顯現之時就毅然選擇投資。目前來看,聯想在投資上的眼光無疑是獨到的,因為曠視科技已發展成為明星企業,為包括支付寶在內的大量互聯網企業、90%的互聯網銀行提供了人臉識別解決方案,也為安防系統、教育系統提供人臉識別技術支持,并獲得廣泛好評。
此外,不同于國內大部分創投機構只面向中國投資,聯想創投依托聯想全球化戰略與資源,將面向全球創投市場進行布局,目前已在美國硅谷、以色列等地進行了創新技術投資,投資了硅谷的生物特征認證公司Nok Nok Labs、以色列VC CPI等等。
護航:資源+生態
值得注意的是,在5月4日的發布會現場,聯想創投集團旗下子公司悉數亮相。在2016財年,聯想集團創新性地采用了“子公司孵化“的形式,通過引入外部風險投資推進創新業務的方式,來帶動集團業務的快速發展。在這種全新的思路和實踐之下,聯想給人的感覺是欲整合全集團之力,在使集團更加高效運轉方面“畢其功于一役”。
資料顯示,聯想創投集團已經孵化了茄子快傳、聯想云、聯想懂的通信、國民認證、聯想金融、聯想智慧醫療、聯想智能眼鏡等等知名度較高的子公司,每家公司的業務都是行業的前沿領域。在業內人士看來,聯想密集拆分和孵化子公司、引入外部資本力量的舉動,開業界先河,所彰顯的正是聯想布局未來、積極轉型的決心。
例如,聯想創投所孵化的茄子快傳已于2015年成功完成拆分并獲得風險投資,目前已發展為面向海外市場、擁有超過5億用戶的全球領先的近場傳輸工具,也成為中國互聯網企業出海的優質渠道平臺;聯想云已經服務了200家五百強企業、15萬企業用戶,占據行業領導者地位;國民認證先后為支付寶、京東錢包、中國電信翼支付等提供了FIDO指紋支付技術解決方案;聯想懂的通信已經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虛擬運營商之一,業務已覆蓋歐洲、澳洲、美國、中國,用戶超過 1100 萬;聯想智慧醫療已為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等提供云化醫院解決方案,以信息化為抓手,實現醫院業務流程的優化和再造,極大提升了醫患體驗,加速推動中國醫院向智慧醫院的轉型。

事實上,在賀志強對聯想創投的闡述中,理念、策略、邏輯和判斷這些關鍵詞頻繁出現。聯想創投欲以審時度勢的思維崇尚價值投資,而優秀的公司、人才和核心技術均是聯想創投的目標所在,通過這種投資策略來詮釋聯想的未來競爭力。正如賀志強所言,要堅持用前瞻性的眼光判斷未來。
以新興科技為投資要素的中國創投市場,形形色色的投資機構一直呈現著風起云涌的態勢。一方面,海外的優質投資公司通過本土合伙人的方式來布局中國市場;另一方面,如徐小平等天使投資人也在移動互聯的趨勢之下,詮釋出了本土投資人的價值所在。這種百花齊放的投資市場,預示著只有具備比較優勢的投資機構才能夠活得更好。
從優勢對比的角度來看,聯想集團的“創投”的比較優勢較為突出。“與其他風險投資機構相比,聯想創投擁有聯想立體化資源矩陣,能為創業者提供全價值鏈條的支持”,在賀志強眼中,聯想擁有著全球領先的工業設計和全球化研發系統,近萬名的研發工程師,可以為創業者提供有價值的技術評估和咨詢。而且,聯想真金白銀打造的供應鏈,能有效幫助創業者降低供應鏈成本,特別是在智能硬件領域,能有效降低30%-50%的供應鏈成本。
此外,聯想還有著豐富的人才資源,能為創業者提供人力、財務、市場、法務、政府事務等全方位支持。最后,就是聯想線下、線上渠道能為創業者帶去客戶和用戶;最后,被投企業還能成為聯想生態體系的重要合作伙伴,達成業務間的戰略合作。
除了依托聯想集團整體優勢來打造投資布局,聯想也在其他領域做了諸多的完善。例如,聯想創投新設立了聯想加速器,以香港、深圳為根據地,服務全球科技創業者。聯想加速器聚焦早期創業者,專注核心技術和TMT領域,第一期項目將和香港數碼港合作,重點扶持核心技術領域的優秀創業團隊,將于6月15日開始全球招募。
至此,由聯想創投、聯想之星、君聯資本、弘毅投資組成的聯想投資集群,定位各有不同,在投資項目上常有協同、合作與互補,通過有效地為被投企業提供品牌背書,為企業打通投融資路徑,進而促進企業快速成長壯大。
《中國經濟信息》記者還獲悉,聯想創投還與多家國內外一線VC和科技企業建立合作,延伸投資合作鏈條。通過與美國、以色列等海外投資機構展開合作,布局全球投資市場。
鏈接
2016年,聯想集團的核心戰略是加速從以產品為中心的業務模式向以用戶為中心進行徹底的轉變,實現全球與中國市場手機業務的雙線突破,推動面向未來的“設備+云”戰略的落地。
組織架構調整將是今年戰略執行的最基礎保障與平臺,全新定位的四大業務集團也于4月1日新財年正式亮相。
個人電腦與智能設備集團(PCSD)
聯想的個人電腦集團(PCG)將成為個人電腦和智能設備業務集團,負責生產和銷售搭載Windows、Chrome和Android系統的個人電腦、二合一平板電腦、平板手機和智能家居產品。該集團將由現任聯想集團總裁兼COO的Gianfranco Lanci領導。
個人電腦依然是聯想的核心業務。在包含平板電腦,可插拔設備和VR/AR等新一代智能設備市場中,未來將有更大的成長空間。為更好地抓住這個機遇,新成立的個人電腦與智能設備業務集團將包含個人電腦、平板電腦、智能電視、智能家居和其他的智能生態設備。
今天,聯想不僅僅是一家PC廠商,面向未來,聯想將成為涉足個人電腦、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產品的一家智能終端設備的領導廠商。
與此同時,聯想將更加全面地實施超級產品經理制,充分發揮團隊和領導者從產品開發,到產品交付、用戶體驗的端到端的客戶管理,加速聯想向更關注用戶的核心需求轉移。
移動業務集團(MBG)
為了強有力驅動中國區業務進展,現聯想移動業務集團總裁陳旭東將專注負責中國市場的端到端業務管理,包括產品研發、銷售和市場營銷。Aymar de Lencquesaing和陳旭東共同作為聯想全球移動業務聯席總裁,Aymar將負責全球除中國市場以外的移動業務運營管理。
本次聯想移動業務的組織結構調整是為了確保手機業務今年在國際國內市場上能夠取得雙線突破。2015年聯想移動業務,含聯想品牌和摩托羅拉品牌,在全球的出貨量位居全球第四位,已經擁有了非常堅實的基礎。聯想在全球除中國以外的市場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功,但是中國業務不成功,聯想就不能成為全球市場上的第一中國手機品牌。在當今競爭如此激烈的國內手機市場,專注才能贏,今年聯想移動的中國業務將以中國用戶的需求與痛點去定制化開發手機,做出讓本地用戶尖叫的產品,打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數據中心業務集團(DCG)
新成立的DCG集團將由原有的企業級服務器業務組成,從原來隸屬于PC業務集團獨立出來,由原企業級業務集團總裁Gerry Smith擔任該業務集團總裁兼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Peter Hortensius作為首席技術官和戰略負責人加入DCG 團隊。
互聯網+時代是“大數據”的時代。大數據的廣泛應用不僅改變了企業,更將深入影響每個人的生活,而在大數據應用的背后離不開互聯網基礎設施的支撐,企業級業務在今天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而且具有廣泛的發展前景。在收購System x業務之后,聯想企業級業務實力大增,經過一年多的整合,企業級業務已經順利過渡到了進攻模式。
聯想創投集團(LCIG)
原聯想云服務業務集團將成為全新的聯想創投集團(LCIG)。該業務由聯想高級副總裁賀志強領導,致力于通過戰略投資打造聯想的智能生態體系,以投資推動未來布局,以孵化帶動新技術創新。
聯想希望通過“設備+云服務”的戰略在未來的發展中脫穎而出,下一代智能設備與云業務是未來發展的關鍵。因此ECS中與產品相關的云服務業務將被拆分到各個業務集團,在他們各自的產品和服務領域提供端對端的客戶體驗。
與此同時,新的聯想創投集團將進行更多的主動投資并圍繞新業務設立初創公司,以此推動新的生態系統的建設并提升公司自身價值。在這之前,茄子快傳和Face++都是先由云服務業務集團投資,并最終發展成為獨立運營子公司的成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