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祥
著眼“四抓” 破解“四不”提升八項經常性主要工作質量
李德祥
營連作為落實《綱要》的主體,提升基層八項經常性主要工作質量,應堅持著眼“四抓”、破解“四不”,即:端正指導抓,破解認識不到位的問題;理順關系抓,破解思路不清晰的問題;立足自主抓,破解落實不主動的問題;堅持標準抓,破解成效不明顯的問題。
營連;八項經常性主要工作;破解
習主席指出:“要牢固樹立強基固本思想,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按照軍隊基層建設綱要,扎實打基礎,反復抓落實,實現基層建設全面進步、全面過硬,推動貫徹落實強軍目標向基層拓展、向末端延伸。”貫徹這一重要指示,當務之急是要把《綱要》明確的八項經常性主要工作抓緊抓實抓出成效。營連作為落實《綱要》的主體,提升基層八項經常性主要工作質量,應著眼“四抓”、破解“四不”。
經常性工作,是需要經常性落實的工作,如果得不到經常落實,就不能稱其為經常性工作。然而在營連,對八項經常性主要工作有的是表態性落實,嘴上說重要,忙起來卻不要;有的是選擇性落實,好落實的就落實,難落實的就放一邊;有的是功利性落實,易出成果的就認真落實,一時見不到成效的就懶得落實,更有甚者連八項經常性主要工作的內容都說不全。對此,要做到:
從深學習主席的重要論述中來深化認識。習主席非常關心和重視基層建設,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強調基層是部隊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指出要始終把工作重心放在基層,著力研究解決影響基層建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做好抓基層打基礎工作;要求加大經常性基礎性工作落實力度,面對面、心貼心、實打實做好經常性思想工作和管理教育工作。這些重要指示,直接或內在地說明了八項經常性主要工作的地位作用,因此必須扎扎實實抓好高質量落實。
從追逐強軍夢的生動實踐中來深化認識。《綱要》遵循強軍目標統領國防和軍隊建設這個總綱,對八項經常性主要工作進行了科學設置,特別是緊緊圍繞“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16項標準,對每一項子工作進行了具體明確。可以說,抓八項經常性主要工作的過程,就是聚焦強軍目標抓工作搞建設的過程,常抓不懈必將有效推動強軍目標在基層落地生根。
從確保打勝仗的本質需求中來深化認識。部隊一切工作、一切建設,說到底是為了提高戰斗力,確保戰時能夠打勝仗。提升部隊戰斗力,需要做大量艱苦細致、卓有成效的地平線以下的工作。而八項經常性主要工作正是打地基的工作,做的就是地平線以下的工作,其中每一項都事關戰斗力的形成,只有平時實打實地抓好經常性落實,確保八項工作都過硬,部隊戰斗力才不會瘸腿,履行使命任務才能有可靠的能力支撐。
抓任何工作都要有正確的思路,思路就是方向,思路決定出路。當前,一些營連不太注重理清開展八項經常性主要工作的思路,有的全面把握不夠,抓工作支離破碎,缺乏整體聯動;有的憑感覺憑經驗,腳踩西瓜皮,抓到哪里算哪里;有的左顧右盼,毫無主見,看到別人怎么抓,自己就怎么抓。解決思路問題,必須把八項經常性主要工作的關系理清楚,理不好關系,抓工作就會一團亂麻。
一是有序統好內在相互關系。八項經常性主要工作看似獨立的八個方面內容,實質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地共同構成了基層建設的重要抓手。八項工作,在不同單位、不同階段應突出不同的工作重點,在同一單位、同一階段也應有主次之分、先后之序,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和需求加以把握。同時,要扭住具有主導地位的工作,用抓好軍事訓練這個部隊經常性中心工作主導其他工作,各項工作開展就會非常有序;要緊抓具有關鍵作用的工作,努力加強以黨支部為核心的組織建設,只有黨支部堅強了,落實其他工作才能有可靠的組織保證;要把握具有保底功能的工作,切實加強嚴格行政管理、密切內外關系等工作,從八個方面共同筑牢安全穩定這個底線。
二是科學擺正靜態動態關系。有人將動態和靜態人為割裂,認為靜態是打基礎的,動態是耗基礎的,這種認識是錯誤的。當前,部隊靜態與動態轉換比較頻繁,抓好八項經常性主要工作應注重動、靜銜接,一個賬本記到底。要把握靜態和動態的特點規律,靜有靜的優勢,動有動的特點,無論是靜態還是動態,抓好八項經常性主要工作都是在打牢部隊建設的基礎,只不過是落實的外部環境不同罷了。靜態條件下,要注重規劃,突出規范,穩步推進,特別是盡量在規定的時間落實規定的工作;動態條件下,要注重計劃性與隨機性的相互交織,既要計劃安排,又要靈活組織,必要時“看天吃飯”也不是不可以。
三是協調把握有形無形關系。八項經常性主要工作,有些是有形的,比如,軍事訓練好不好,把官兵拉出來考一考,把裝備拉出來遛一遛,一目了然;后勤保障怎么樣,通過全面看一看生活設施,隨機嘗一嘗營連伙食,也會知道個大概。有些則是無形的,比如,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工作、保衛工作、密切內外關系等,大量的是在官兵腦袋里搞建設,如果不遇到重大任務、關鍵時刻等特定條件,很難從面上判斷效果是好是壞。因此,要把握有形和無形的辯證關系,有形建設要認認真真、有板有眼地抓,無形建設更要長期堅持、點滴滲透地抓,同時要注重兩者協調推進,特別是要善于通過無形建設為有形建設提供思想保證和強大精神動力。
抓好八項經常性主要工作,營連既是主體,也是主人。但實踐中,有的營連主人翁責任感差,缺乏把單位當家建、把抓好經常性工作當日子過的思想,抓落實缺乏長期堅持的韌勁;有的不依據《綱要》結合單位實際主動作為,而是被動地依靠機關發通知、領導作指示,離不開領導機關這根拐杖;有的只注重工作的面上落實,不注重研究解決問題,不關注實際效果。對此,要做到:
一是勤學法,當明白人。《綱要》是加強基層建設的“基本法”,解決落實不主動的問題,首先要過好學法這一關。要通過學《綱要》,做到“三個搞清楚”,即:把基本要求搞清楚,切實把握培養“四有”新一代革命軍人、開展實戰化訓練、糾正基層不正之風、提高精細化保障水平等要求,增強開展工作的方向感;把工作需求搞清楚,看哪些需要階段性重點落實,哪些需要集眾智合力攻關,哪些需要把關節嚴摳細抓,增強開展工作的針對性;把能力需求搞清楚,弄清什么人需要對應具備什么素質,從而有重點地學習實踐,增強開展工作的實際操作能力。
二是常總結,當有心人。總結,是為了更好地前進。堅持總結的人,無疑都是熱愛思考、工作積極的人。要學會一日一回顧,八項經常性主要工作每天都會涉及到,應當養成每天小結的好習慣,做到日日腦中有回放,天天工作有反思;要學會一事一小結,干完每一項工作都要及時打一個結,想一想成功經驗是什么,還存在什么問題,如何才能干得更出色;要學會階段一總結,看看每個階段八項經常性主要工作開展得怎么樣,有哪些是特長優勢,有哪些是短板弱項,如何才能伸長補短。如此反復、長期堅持搞好總結,工作必定會一年上一個臺階。
三是創特色,當創新人。特色就是名片、品牌。八項經常性主要工作,沒有特色就沒有創新,更體現不了抓建的主動。要堅守傳統,傳統是一個單位最大的特色,任何時候都不能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加大傳統教育的比例,力爭人人熟知傳統、人人賡續傳統、人人弘揚傳統;要培樹典型,八項經常性主要工作是典型成長的沃土,諸如理論學習、軍事訓練、尊干愛兵等典型,需要營連以敏銳的眼光去發現、以強烈的責任去培養、以大局的觀念去推薦;要勇破難題,對一些躲不過、繞不開的棘手問題和矛盾困難,必須迎難而上,想方設法予以解決,不能出現“領導不逼不重視、官兵不盯不解決”的問題。
標準就是質量,沒有過程的高標準,就沒有落實的高質量。調研發現,有的營連對八項經常性主要工作的標準把握不夠好,時常出現“自以為是”的標準;有的明明知道該怎么抓、要抓到什么程度,但標準還存在“晴雨天”“情緒化”的問題;有的要求不高,滿足于過得去、不出事,標準始終在低層次徘徊。解決這些問題,要做到:
一是嚴字當頭立標準。營連干部尤其是主官,應強化崗位擔當、崗位作為意識,一絲不茍抓好八項經常性主要工作。要秉持講究不將就的理念,牢固確立戰斗力標準,嚴格落實精細化要求,教育、文化工作要向“忠誠”標齊,訓練、戰備工作要向“勝戰”標齊,管理、保衛工作要向“法治”標齊,密切內外關系要向“和諧”標齊,后勤、裝備工作要向“科學高效”標齊,組織建設要向“堅強有力”標齊。
二是一步一動落標準。八項經常性主要工作貴在踏踏實實、扎扎實實,踩實走穩每一步,防止和克服“蛙跳式”抓落實和緊一陣松一陣的問題。特別是一些具體的子項工作,如基礎訓練,就是要按照抓好個人軍事素質基礎訓練、抓好基本戰斗單元訓練、抓好分隊(編隊)戰術訓練的步驟來落實;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按照計劃、準備、授課、活動、討論、總結6個環節來組織;安全防事故工作,就是要嚴把安全教育與訓練、安全設施保障、安全工作檢查與監督等關節來開展;兩個群眾性組織建設,就是要圍繞健全組織、落實制度、經常活動、發揮作用等方面來加強。這些步驟、環節一個都不能少,必須實打實抓到位。
三是注重效率講標準。部隊最講效率,效率就是標準,有效率才能有勝算。八項經常性主要工作需要全年抓、抓全年,但這并不等于可以不講效率慢慢來;八項經常性主要工作需要反復抓、抓反復,但這并不等于可以不計成本地亂折騰。要把效率意識牢固確立起來,徹底清理糾正低效率、慢效率甚至是不講效率的問題,真正做到統籌講效率、方法講效率、推進講效率、落實講效率。
【作者系73071部隊副政治委員】
E22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