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珊
應對和消解同儕壓力負面影響的策略分析
李珊
同儕,指年齡、地位、興趣、價值觀等方面相近的同輩人。同儕壓力指產生于同儕關系之中,受到相同代際的平輩影響而產生的壓力。青年官兵發展事業之初,往往受到同籍、同年入伍、同期學習、同年任職等“同儕”戰友的培訓計劃、任職選擇、能力優勢、生活狀態等多重影響。雖然一定程度的同儕壓力可以產生刺激喚起青年官兵的上進心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的正面影響,但部隊管理者更應重視的是其引發的消極情緒和心理問題等負面影響。如不及時消解這些負面影響,將貽誤軍隊事業,阻滯部隊官兵成長成才。
(一)面對同儕差距而缺乏工作自信。無論組織還是個人,都習慣針對相同或相似條件的對象建立與外界的比較關系。同儕關系正是一種青年官兵之間容易建立的比較關系。青年官兵常見的心理依賴受比較關系下的結果暗示更為強烈。面對訓練或工作中的同儕差距,加之同儕的批評奚落、爭議爭執、譏諷埋怨等消極暗示,青年官兵往往難以承受,并放大暗示導致自信缺失。從而畏懼困難挫折,逃避現實,停滯事業追求。
(二)過度關注同儕而忽視目標方向。同儕戰友往往在軍銜職級和崗位職務不能“同步進退”,歷經數年之后將呈現較大差異。這本身是部隊競爭優勝劣汰的必然,也是官兵個體發展差異性表現。但一些青年官兵面對“同途殊歸”的必然結果,無法擺脫同儕“陰影”,導致馳心旁騖。有甚者入伍之初就視同籍、同齡、同班的戰友為“假想敵”。這種“過度關注”對其自身產生心理牽制,導致過度緊張焦慮、嫉妒、憤怒、抑郁等心理問題。致使青年官兵遠離軍事訓練目標,弱化自我訓練要求,脫離學習正軌和工作節奏,陷入瞄準同儕戰友的盲從盲動性競爭,迷失部隊成才的正確方向。
(三)急于超越同儕而盲目“復制成功”。入伍入職之初,青年官兵工作熱情高、渴望成功,也容易浮躁、短視,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伴隨渴望成功的過度焦慮,一些青年官兵盲目冒進,不安于部隊工作現狀和本職崗位工作,認定部隊上級領導和成功前輩為“標桿”,盲目跟隨“標桿”節奏,執著探尋“標桿”軌跡。為盡早創績晉升職務,個別青年官兵制定不切實際的專業學習和事業發展規劃,企圖效仿他人,復制成功路徑以達到目的。其結果是導致自身軍事素質、工作思維和專業能力始終徘徊于較低水平。
(四)懷疑猜忌同儕而引發人際沖突。同儕猜疑是青年官兵針對部隊同儕的行為、結果與動機的揣度、猜測與懷疑。有的青年官兵既缺乏自信,敏感脆弱,不善溝通,妄自猜疑,也缺乏對戰友的“他信”,存在認識偏執:一方面懷疑同儕戰友進步是采取非正當手段,另一方面把落后歸因于同儕戰友。個別青年官兵執念于猜疑而產生心結,進而轉為壓抑心理和厭煩情緒,不時遷怒于他人或環境,惡性宣泄釋放情緒,對同儕戰友諷刺挖苦、詆毀報復、挑釁辱罵、拆臺使壞、破壞成果等,導致難以控制的人際沖突、人際斗爭甚至人際暴力。
(一)加強自我認知,發掘特長優勢。青年官兵應加強自我認知,持續增強自我效能感,挖掘自身個性化優勢。個性化優勢是支撐青年官兵職業專長與職業特質的根本,需要長期培植。青年官兵應努力培養、保護和發展自身個體差異性和不可復制性,克服同質化素質發展傾向,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軍隊環境之中不同性質單位產生的崗位任職經歷不同,發展機遇不同,成功路徑和成功經驗亦不可趨同復制。青年官兵不應囿于他人成長模式,盲目跟隨“標桿”來設計發展路徑。而應首先充分了解部隊環境、訓練目標、任務要求等,制定具體計劃科學安排訓練學習,并將個性化優勢合理融入目標和規劃,挖掘支持自身事業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其次,客觀評估自身專業技能、衡量時間、精力能力,列出職業成長的可行計劃和具體步驟。青年官兵發展事業的任何階段,都應在軍事職業實踐中不斷審視自己,找準成功模式,掌控節奏,錘煉自己,不斷增強能力。
(二)設定貼近實際的事業目標。青年官兵的奮斗目標越貼近個人實際,則目標激勵越有效,越能持久推動自我職業發展。一個人的職業目標越具體,對本職工作就越樂觀;實現職業目標的可能性越大,職業發展戰略就制定得越徹底。因此,青年官兵制定事業目標時,一是要與軍隊建設方向、軍事斗爭準備的具體工作任務一致。二是要在軍人職業認知的發展變化中適時調整具體目標。不斷深入了解部隊工作和生活環境、管理體制、職級發展階梯,適時調整職業認同、成功期許。三是重視成功的主觀感受。青年官兵同儕不同“志”,明確自己的軍旅生涯期待,合理確定奮斗目標,無需過多參照他人志向或迎合他方評價。
(三)強化心理意志,增強自我調適能力。加強青年官兵心理意志鍛煉,增強自我調適能力,正確對待同儕關系,為化解沖突、自我減壓及心理調適的必要準備。一是穩控心理情緒。青年官兵入伍入職之初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失敗的可能比成功的機會更多。理性面對同儕差距、單位環境輿論和部隊現實評價,把握進步節奏,克服失敗打擊,控制和管理失敗情緒,減控失敗的心理能量逆差,選好下一步目標方向,預防心理失衡導致的“隱性失敗”。二是排除同儕干擾。軍旅職業生涯的目標一旦確立,就需要積極而專注的進取心理和實際行動。青年官兵落實自我軍旅事業發展規劃的過程中,一方面應專注于發展目標,加強自控自制,努力排除同儕干擾,減少負面心理;另一方面應強化職業發展的企圖心和專注力,即不斷增強完成事業規劃的主動意識,按照既定的規劃自覺調控和約束自己,克服工作恐懼和消極倦怠心理,在自己規劃的道路上篤定做堅毅的行者。三是強化意志力訓練。心理學研究中“半途”效應證明:人之目標行為的徘徊期、中止期多發生于過程的中點附近,即“半途”附近。面對青年官兵在“半途”容易出現的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心理,一方面要適時調整奮斗目標。如果既定工作規劃超越崗位現實或自身能力,就要調整階梯設置。另一方面應加強意志力訓練。意志力愈薄弱,“半途”反應愈嚴重。青年官兵應加強意志力訓練,相信自己,篤定成功,才不會輕言放棄,半途而廢。
(四)共建軍隊事業,構建和諧共生的同儕關系。一是把職業發展基點放在自覺獻身軍隊建設事業之中。青年官兵應盡快熟悉部隊,融入部隊,適應部隊,了解部隊建設方向,瞄準部隊建設需要,積極貢獻部隊建設事業,尋找自己與部隊建設共同成長發展的基點。在部隊中明晰自己的定位,不受外界因素干擾,緊緊依靠部隊發展的軌道,獲得部隊對自身職業素質培養與發展的充分支持。二是以融合共生的追求促進同儕合作。雖然人際關系微妙復雜多變且無法回避,但合作姿態往往能夠控制沖突,和諧關系。青年官兵個人不能自我封閉,自我邊緣化,要積極融入部隊群體。戰友之間要重視戰友感情,追求情感融合,加強同儕合作,齊心形成內聚力;敵視同儕戰友,做獨行者單打獨斗,搞惡性競爭,則損人不利己,形成摩擦力。三是爭取多方支持促進職業發展。應對軍隊各項訓練任務困難和壓力,青年官兵應積極地獲取學習事業的多方支持,獲得心理支撐,化解競爭壓力。從青年官兵的個體素質看,在性別、性格、經驗、特長等方面均各存優勢。優勢互補,相互影響、相互促進,有利于青年官兵共同成長和事業發展。與其拼成兩敗俱傷,不如保持樂觀向上的態度對待工作和競爭,構建良性和諧的競爭關系,致力推動“非零和”競爭,追求競爭多方共贏,樹立“人人渴望成功,人人都有成功機會”的軍營共贏觀念。四是倡導同儕互助,和諧人際關系。面對職級競爭或榮譽,不能只看到自身優勢,還要學會欣賞對手。要杜絕“甜檸檬”和“酸葡萄”等自我安慰心理,在與同儕對比關系中,學會欣賞同儕,向對手學習。欣賞同儕,并非妄自菲薄、盲目追隨、照搬模仿,而是學其精髓、取長補短、豐富自身;向對手學習,收藏鋒芒不是隱匿實力,而是理性看待差距,分析自身優勢,不倚仗優勢而妄自尊大、隨意顯露、恣意爭鋒、自舉光環。戰友之間應倡導同儕互助,自覺和諧人際關系,創造積極向上合作共進的部隊訓練和工作環境。
【作者系西安政治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