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春權
思想政治教育應注重精神塑造
傅春權
習主席強調指出:“火箭兵精神是我們的核心價值和值得弘揚的寶貴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很好地提煉總結。”軍有魂,兵乃有魂。站在新軍種新征程的時空界點上,培塑具有鮮明軍種烙印的精神特質,引導官兵強化火箭軍意識、具備火箭軍能力、樹立火箭軍形象、珍惜火箭軍榮譽,是部隊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時代課題,值得認真思考、總結和實踐。
當前,面對鑄魂與蛀魂的較量、固根與毀根的拉鋸、扛旗與改旗的扳腕,防止忠誠因子“斷鏈”甚至“突變”,始終是思想政治教育首要的和長期的戰略任務。必須把培育官兵絕對忠誠的政治品質,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任務突出出來,不斷強化“四個意識”,確保官兵始終做到忠誠第一、看齊緊跟。一是用創新理論澆鑄忠誠。針對當前基層部隊學習教育目標定位過急過泛、內容過多過雜過空、形式“漫灌”多“滴灌”少等問題,在目標定位上,要充分考慮官兵的入伍基礎、文化層次等前提,把長遠目標與階段目標結合起來;在內容統籌上,要抓好統管統教,規范基礎教育、道德教育、主題教育和法紀教育;在形式方法上,要積極探索網絡教育、情景教育、滴灌教育、儀式教育方法路子,切實增強教育的針對性吸引力。二是用紅色基因滋育忠誠。紅色基因是我們這支軍隊區別于其他軍隊的鮮明精神標識和獨特生命密碼,是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特有精神法寶。要傳承紅色歷史,以戰略導彈部隊組建50周年為契機,深入推進以弘揚火箭軍優良傳統作風為內容的“薪火工程”,編修發展史、榮譽史、教訓史和官兵身邊強軍故事“三史一故事”教育教材,加強軍史館和基層榮譽室建設,借力E時代打造“網上史館”“黨員之家”,以傳承紅色基因抵制“政治轉基因”。三是用傳統文化涵養忠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中國心、民族魂,是培育忠誠的豐厚資源和深厚沃土,是支撐現代化軍人血肉之軀的智慧源泉和思想力量。要深深扎根于中華文化的土壤之中,注重從先哲先賢、先烈先驅、先進先鋒身上汲取人格的力量,注重從優秀軍事傳統文化中汲取道德的力量,堅守和踐行“四有”新一代革命軍人標準,不斷強化正確的道德判斷、道德責任和道德信念,為培育忠誠注入源源不斷的養分養料。
習主席指出:“和平時期,決不能把兵帶嬌氣了,威武之師還得威武,軍人還得有血性。”但長期和平環境與相對優越的生活條件下,部分官兵不同程度存在從軍報國意識淡化、軍人職責意識弱化、直面苦累意志退化等問題。思想政治教育必須著眼打造火箭軍特有的精神標簽,持續培育東北虎血性、長白松頑強品格,著力鍛造“四鐵”過硬部隊。一是用好特有精神激勵。要深入挖掘弘揚,注重總結提煉上級部隊凝結形成的“荒溝”“先鋒”“雪松”等精神,深挖背后的精神特質、價值指引、現實啟迪,砥礪魂魄、汲取力量。要強化教化啟迪,將革命先輩不怕犧牲、勇于奉獻的理想信念與戰斗精神有機聯系起來,增強官兵犧牲奉獻的自覺性和主動性。要搞好灌輸引導,把生死觀教育作為重大現實課題,反復灌輸這樣的道理:軍人必須不畏戰、不怕死,像無數革命先驅那樣,矢志獻身使命、為國赴湯蹈火。二是濃厚軍魂環境熏陶。營區軍魂文化環境是否濃厚,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官兵對于價值追求、行為規范的認同。要系統規范軍營政治文化環境,在內容上突出敢打必勝的血性虎氣,在形式上彰顯戰爭、戰場、戰斗的實戰特色,讓官兵在耳濡目染中感受打仗氣息、升騰軍人血性。要著眼推動戰斗精神培育常態化,區分領導干部和基層官兵兩個層級,構建戰斗精神培育長效機制。要用活部隊傳統文化、野戰陣地文化、軍隊儀式文化、網絡軍事文化等載體彰顯血性虎氣,激發官兵“善戰本能”、提升“血性指數”。三是依靠軍事實踐錘煉。軍事實踐是鍛造血性最主要的途徑。在革命戰爭年代,我軍官兵始終保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氣概和“狹路相逢勇者勝”的無畏氣魄,與殘酷而又頻繁的戰爭實踐是分不開的。和平時期,要注重在實戰化訓練中錘煉官兵,切實把崗位當戰位、把實訓當實戰、把操場當戰場,用好抓實紅藍對抗、實彈發射等契機,提高訓練難度、加大訓練強度、增強訓練險度,使官兵在快節奏高難度中鍛造懾敵血性。
習主席指出:“軍隊守紀律首要的是遵守政治紀律,守規矩首要的是遵守政治規矩,并且標準要更高、要求要更嚴。”對規矩持尊崇之心,就會“思”而出乎理智,“做”而有所顧忌,“行”而不忘法紀。火箭軍作為黨中央、中央軍委直接指揮的“戰略拳頭”,更要在遵守紀律規矩上作表率、立標桿。一是強固令出必行的號令意識。當前,軍隊改革正向縱深推進,對每名官兵都是不可回避的大考。面對單位撤并降改、個人進退去留,是毫不含糊地貫徹還是推三阻四地抵制,是不折不扣地落實還是有選擇地執行,折射的是黨性原則、思想境界,考驗的是忠誠品格、責任擔當。黨員干部必須帶頭強化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始終把改革作為政治大考、能力大考、紀律大考,聞令而動過好政治關、服從大局過好利益關、嚴格自律過好紀律關,切實做改革的堅決擁護者、有力推動者、自覺踐行者。二是秉持底線紅線的政治操守。紀律規矩是不可逾越的底線、不能觸碰的紅線。基層一線是風氣建設的重點和關鍵,官兵身邊的“微腐敗”,最影響作風建設成果、敗壞黨員干部形象。要扎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把紀律規矩向基層延伸、向廣大黨員拓展,落實到每個支部、每名黨員,牢固黨的根基、健康黨的基層細胞。要修為內省立行立改,向組織交真心、說實話、報實情,管好自己、管好家人、管好身邊人、管好干部隊伍,慎獨慎微慎始,對黨忠誠、做人干凈、敢于擔當,自覺做守紀律講規矩的帶頭人。三是樹牢以上率下的垂范引領。基層黨員干部直接面對官兵,如果不能率先垂范,如何能夠凝聚兵心、帶好隊伍?要時常用“三嚴三實”這把尺子認真對照丈量,知榮、知恥、知止,敬畏組織、敬畏群眾、敬畏鐵律,始終做到心靈純凈、行為檢點、做人本分,真正煉就金剛不壞之身。要固牢紀律規矩“頂梁柱”,認真落實改進作風各項規定,堅決執行火箭軍領導干部“十個嚴禁”、控制飲酒“十條禁令”、基層風氣建設“十不準”等規定,層層傳導壓力、傳導責任、傳導標準,不斷營造風清氣正、清朗純凈的新常態好生態。
習主席指出:“是否具有擔當精神,是否能夠忠誠履責、盡心盡責、勇于擔責,是檢驗每一個領導干部身上是否真正體現了共產黨人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重要方面。”敢于擔當,是時代的召喚,是黨性的外化,是必修的官德。必須充分發揮思想政治工作育人功能,不斷強化官兵與使命要求相稱的擔當品格。一是強化聚力打贏的使命擔當。軍種主建、戰區主戰格局的搭建,對各級領導干部獨立指揮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深刻認識火箭軍特殊地位作用,緊緊圍繞能打仗、打勝仗這個根本職能,始終用“我們能打仗嗎?我們能打勝仗嗎?”警醒激勵部隊,深入研究把握信息化條件下制勝機理,把明天“打什么仗、和誰打仗、怎么打仗”等問題搞明白,真正把“隨時能戰、準時發射、有效毀傷”的核心標準要求量化落地。二是強化接續奮斗的歷史擔當。50年來,一批批忠誠使命的革命前輩,一茬茬初出校園的軍中驕子,一代代風華正茂的熱血青年,勵精圖治、無私奉獻,攻堅克難、接續奮斗,擎起了大國長劍,取得了輝煌成就。面對接續傳承的歷史責任,要拿出一張藍圖繪到底的舉措,當好“責任人”、跑好“接力棒”,經常問一問自己,為建設強大的現代化火箭軍付出了多少?奉獻了什么?有什么成績?問出警醒、問出責任、問出干勁,切實增強國之重器、能者當之的使命擔當。三是強化履職盡責的事業擔當。基層官小責任重。反思一些人不擔當的表現,主要是感覺權力小不敢擔當、職位低不想擔當,導致面上“空轉”、末端“懸空”。要強化責任意識,始終把職責當使命,把崗位當事業,把實干當追求,建立工作落實責任、時間、標準和成效“對賬表”,做到“一日當盡一日責”“一錘接著一錘敲”,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有我作為”的胸襟,努力提高分內工作對戰略軍種建設的貢獻率。
【作者系96125部隊政治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