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福軍
當前,網絡已成為意識形態斗爭的“主戰場”。習主席深刻指出:“在互聯網這個戰場上,我們能否頂得住、打得贏,直接關系我意識形態安全和政權安全。”作為維護國家安全的人民軍隊,必須深刻認識網絡意識形態斗爭的嚴峻形勢和巨大挑戰,切實強化“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意識,積極打好網絡意識形態斗爭主動仗。
技術手段敵高我低。互聯網自誕生之日起,就打上了美國霸權的烙印,其壟斷著互聯網基礎設施的所有核心領域。從手機到服務器,從辦公軟件到操作系統,從搜索引擎到無線通信技術,美國“八大金剛”(思科、IBM、谷歌、高通、英特爾、蘋果、甲骨文、微軟)幾乎滲透到互聯網的每一個環節。據統計,全球92.3%的個人計算機和80.4%的超級計算機采用英特爾芯片,91.8%的個人計算機采用微軟操作系統,98%的服務器核心技術掌握在IBM和惠普手中,89.7%的數據庫軟件被甲骨文和微軟控制。此外,世界上支撐互聯網運轉的13個根服務器有10個在美國,全球70%以上的網址出于美國,80%以上的網絡信息和95%以上的服務信息由美國提供,國際互聯網信息流量超過2/3來自美國。而我軍骨干網絡85%的核心路由器,95%以上的芯片、操作系統、數據庫均是美國品牌。習主席指出:“互聯網核心技術是我們最大的‘命門’,核心技術受制于人是我們最大的隱患。”美國這種網絡霸權優勢,為其進行意識形態斗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對我方維護意識形態安全則帶來不利影響。
力量隊伍敵強我弱。從專業力量看,美國于2003年成立了全球傳播辦公室,2006年成立了特種媒體部隊,2010年成立了網絡司令部,2011年成立了2400人的國防媒體局。目前,美國有133支網絡作戰任務部隊,共有3000~5000名信息專家,約有5~7萬名士兵涉足網絡戰。從民間力量看,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福特基金會”“卡耐基基金會”等大批非政府組織從事著文化輸出和培植“代理人”等任務,對中國經濟、政治、文化各界進行全面的滲透。從培植反派力量看,美國不遺余力把反對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反對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異見”代表人物,吹捧為“民主的斗士”“自由的先鋒”“民運的領袖”,鼓動他們不時發出與黨和政府不同的聲音。可以說,美國各類非政府組織扶持資助的“代理人”遍布我國各個領域。反觀我方意識形態斗爭隊伍,無論是專業力量還是民間力量,無論是數量規模還是能力素質,都明顯不足。
戰法經驗敵多我少。20多年前,西方通過“和平演變”方式瓦解了蘇聯。本世紀以來,他們憑借絕對的網絡優勢,以Twitter、Facebook等為工具策動“顏色革命”,又成功顛覆突尼斯、利比亞、埃及、烏克蘭等國政權。一系列“成功”的滲透顛覆活動,使美西方積累了大量實際經驗,形成了一套系統完備的攻心戰體系。戴旭曾撰文指出,美國的攻心戰體系可以分為五個層級:第一層級,以全球傳播辦公室為世界輿論戰的總指揮部;第二層級,以中情局、國家安全局、美軍網絡司令部為基本力量體系,以美國的大型網絡公司、社交媒體、新聞機構為本土支援力量;第三層級,美國在顛覆對象國以資本注入方式建立或掌控親美網站,扶持對象國反政府人士并掌握盡可能多的媒體資源;第四層級,滲透對象國的智囊機構、高校,培植親美、親西方的“意見領袖”;第五層級,以資本的力量組織網絡推手在網絡上配合其控制的門戶網站,精心制造所謂的“民意”,擾亂對方決策層和民心。而我方目前總體上還停留在應急式、被動式的“滅火”狀態,組織不完備、經驗缺乏等問題還比較突出。
習主席深刻指出:“當前,意識形態領域斗爭形勢尖銳復雜,特別是各種敵對勢力對我軍滲透破壞指向愈加明確,活動愈加猖獗。”西方利用其掌握的“制網權”,多渠道、全方位、立體式對我進行意識形態滲透,部隊意識形態安全受到的威脅不容忽視。
錯誤政治觀點沖擊官兵政治信念。欲亡其政,先亂其軍;欲亂其軍,先惑其心。敵對勢力歷來把我軍作為滲透破壞的重點目標,千方百計想把人民軍隊從黨的旗幟下拉出去。敵對勢力利用信息技術優勢實施網上“政治轉基因”工程,極力鼓吹“普世價值”“憲政民主”和“軍隊非黨化、非政治化”“軍隊國家化”等錯誤政治觀點,攻擊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和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原則,惡意挑撥黨和軍隊的關系,動搖我軍的政治立場,妄圖對我軍官兵拔根去魂,進而推翻黨的領導。外部敵人很危險,內部敵人則更可怕。國內一些網絡大V不惜離經叛道,充當敵對勢力的“馬前卒”,成為錯誤政治觀點的“擴散器”。某報前總編輯曾在微博上叫囂“軍隊國家化天經地義”,而某官方微博則公開呼應“如果解放軍算是共黨的,那人民也應可另組軍隊”……諸如此類充斥網絡的錯誤政治觀點,會迷惑一些理論知識不多、辨別能力偏弱、認不清其本質危害的官兵,使他們產生思想上的困惑,進而導致信仰缺失和信念迷茫。
歷史虛無主義弱化官兵歷史認同。清代思想家龔自珍曾說:“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近年來,歷史虛無主義借助網絡平臺大肆傳播其充滿偏見和謬誤的歷史觀點,在互聯網掀起了一股亂史逆流。有的以“反思歷史”之名,貶損中華文明,否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有的以“告別革命”之名,頌揚改良運動,否定中國革命的歷史進步性;有的以“重新評價”之名,詆毀民族英雄,“平反”反面人物,顛倒對歷史人物功過是非的評價;有的以“還原真相”之名,歪曲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軍隊的奮斗歷程,否定我黨我軍的歷史功績。而在這股逆流惡潮當中,尤其以歪曲我黨我軍抗戰史和抹黑我黨我軍的英模人物最為兇猛惡劣。《抗戰貢獻:國軍99.59%,八路軍0.41%》《共產黨只犧牲一位將軍》《中共軍隊一共才擊斃851個日軍》等邪說甚囂塵上;“‘狼牙山五壯士’是欺壓百姓的‘土八路’”“邱少云違背生理學”“黃繼光堵槍眼不合理”“雷鋒生活很奢侈”等歪理不絕于耳。這些謬論嚴重擾亂人們對歷史的認知,沖擊黨和軍隊的優良傳統,導致一些官兵對黨和軍隊歷史的認同感弱化。
涉軍負面輿情打擊官兵集體自信。軍隊一直是國際國內社會關注的焦點,始終處于網絡輿論的“風口浪尖”,“沾軍就熱炒”“涉軍就丑化”是網絡涉軍輿情的突出特點。據統計,目前我國有5000多家涉軍網站、論壇,每天新增涉軍信息80多萬條,其中負面的超過25%。網絡媒體炒作涉軍輿情的方式可以說“五花八門”,渲染軍隊內部腐敗問題、質疑軍隊履行使命能力、造謠中傷重大軍事行動、攻擊個別軍人不當言行、歪曲解讀涉軍正面報道、假冒軍人身份污蔑炒作等,無所不用其極。十八大以來,在全黨全軍強力反腐的大背景下,“渲染軍隊內部腐敗”占據了涉軍輿情熱點第一位。2014年以來,境外反華網站采取內外勾連、捕風捉影等手段,以“總政知情干部書”形式發布的所謂公開信,極力散布“中國軍隊充滿銅臭,毫無斗志”“軍人皆腐、軍隊已爛”等負面輿論。涉軍負面輿情的爆發,對軍隊形象造成了極大傷害,使官兵的榮譽感自豪感受到打擊。
固本培元,筑牢聽黨指揮的思想根基。堅持用科學理論鑄魂。抓好習主席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學習貫徹,并用以武裝頭腦,通過課程化學習、通俗化講解、常態化幫學等方式,讓官兵在系統學習中掌握基本觀點、吃透精髓要義。堅持用核心價值正向。把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培育當作維護意識形態安全的基礎工程和靈魂工程抓緊抓好,通過教育灌輸、實踐砥礪、典型示范、行為引導等方式,把培育活動融入部隊思想政治教育全過程,融入官兵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使核心價值觀成為官兵的行為準則和人生追求。堅持用先進文化勵志。注重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鼓勵官兵閱讀名著名篇、誦讀國學經典,引導他們從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大力弘揚我黨我軍厚重的紅色文化,廣泛開展“讀紅色書籍、看紅色影片、唱紅色歌曲、講紅色故事”活動,使官兵在紅色文化熏陶中增強榮譽、堅定信念;強化培育主題鮮明特色突出的軍事文化,在營區醒目位置設置鼓舞人心的標語口號,營造濃厚的戰斗文化氛圍,在潛移默化中催生戰斗精神、培養戰斗作風。
激濁揚清,營造清朗健康的輿論空間。習主席強調,要弘揚主旋律,激發正能量,使網絡空間清朗起來。密切關注輿情態勢。破除“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封閉態度,以開放心態密切關注輿情動態,掌握輿情熱點;培養“觀一葉落而知天下秋”的敏銳性,加強對輿情的收集、分析和研判,判斷官兵可能關注的方向,確定輿論引導的重點,做到心中有數、預有準備。及時搞好輿論引導。在掌握輿情態勢的基礎上,抓住官兵關注的熱點焦點,及時開展時事政策教育,旗幟鮮明地批判各種歪理邪說,大張旗鼓宣傳正能量故事,切實用正能量引導輿論走向,避免官兵被錯誤輿論帶偏。注重加強信息管控。旅團級單位建立網絡管理中心,對軍營網吧安裝信息過濾系統,并與手機運營商合作研發具有瀏覽管理、檢知報警、信息推送等功能的手機管理平臺,屏蔽非法有害信息,掌握手機使用狀態;嚴格落實手機使用管理規定,規范手機使用的品牌和型號、時機和場所;定期檢查官兵手機使用情況,及時清除官兵安裝的傳播負面信息的APP客戶端和微信公眾號,同時引導官兵多安裝一些積極健康的學習軟件,多關注一些傳播正能量的微信公眾號,凈化信息來源渠道。
因勢利導,創新政治工作的形式方法。政治工作過不了網絡關就過不了時代關。拓展思想交流新通道。利用網絡虛擬、開放、互動的特點,積極開展網上心理咨詢、法律服務等活動,在互動交流中緩解壓力、解疑釋惑;互加微信好友,建立連隊官兵微信群,從群聊、朋友圈信息中關注官兵思想動態;建立戰士家長微信群,開展遠程家訪活動,與家長進行戰士思想“雙向匯報”,準確把握戰士思想脈搏。構建學習教育新平臺。發揮網絡功能強大、傳播高效的優勢,創新學習教育手段,豐富學習教育內容。成立網上“學習小組”,鼓勵官兵分享學習體會,通過評論點贊刷狀態收獲學習成果;開辟網上論壇,圍繞重大突發事件、社會輿論熱點、官兵關注焦點進行討論辨析,使官兵在辨析中廓清迷霧、明晰事理;開辟微電影、微動漫、微圖書、微雜志等“微課堂”,增強學習教育的吸引力。打造文化娛樂新空間。發揮網絡時尚動感、多姿多彩的優勢,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娛樂活動,使官兵在娛中學、在樂中育。加強數字影院、音樂頻道、電子書屋等欄目建設,將優秀文藝作品發布在網上,組織開展網絡影評、視評、書評活動,弘揚愛黨愛國愛軍主旋律;推廣動漫創作、DV攝制、軍事游戲競技等新興網絡產品,引導官兵開展格調健康的網絡文化活動;根據官兵興趣愛好,廣泛建立軍事群、寫作群、影視群、音樂群、籃球群、足球群等微信群,鼓勵官兵分享經驗體會,互相促進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