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圖分類號:S854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1-0769(2017)03-0006-02
據報道,問號鉤端螺旋體(Leptospira interrogans)(波摩納血清型、黃疸出血血清型、犬型血清型、哈勒焦血清型和布拉迪斯拉發血清型)、博氏鉤端螺旋體(Leptospira borgpetersenii)(賽羅血清型和塔拉索夫血清型)以及Leptospira kirschneri(感冒傷寒型血清型)均可感染豬(圖1,圖2)。波摩納血清型和布拉迪斯拉發血清型只感染豬;其他血清型通常存在于其他物種中,但有時也可感染豬。豬是布拉迪斯拉發血清型的維持宿主,受感染的豬幾乎不出現急性鉤端螺旋體病的典型癥狀——僅發生因不孕而導致的繁殖障礙,散發性流產是其最常見的臨床癥狀,同時還可能發生性交傳播。與此相比,波摩納血清型對豬具有中等的致病性,一般可引起幼齡豬急性臨床癥狀和懷孕母豬流產(通常成群)。盡管波摩納血清型感染通常會引起急性疾病,但有時嚴重臨床癥狀提示為偶然宿主感染,豬一般維持感染狀態,并在感染后的數周至數月時間內排出波摩納血清型鉤端螺旋體。波摩納血清型感染的這一特性可能與限制飼養系統中豬與豬之間高傳染率有關。偶然感染可由來自感冒傷寒型、黃疸出血型和犬型血清群鉤端螺旋體的菌株造成。
妊娠終止前2~4周發生流產是豬鉤端螺旋體病最常見的癥狀。產下的仔豬可能已死亡或非常虛弱,也可能在產下后很快死亡。其主要的鑒別診斷是豬繁殖和呼吸道綜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不過布魯氏菌病、豬細小病毒病和死產、木乃伊化、胚胎死亡和不孕癥(Stillbirth,Mummification,Embryonic Death and Infertility,SMEDI)與鉤端螺旋體病具有相同的臨床特征。正如在小牛上所見到的一樣,仔豬也會發生急性鉤端螺旋體病,但較罕見。治療和控制類似于對牛使用的方法,即將藥物治療(預防感染或減少病原體排出)、接種疫苗、控制老鼠和小型哺乳動物、提供無鉤端螺旋體生物體的飼料和飲水等方法的綜合使用。用疫苗進行免疫是種豬群中廣泛采用的方法,可以減少感染和流產的流行。疫苗必須對流行株具有血清特異性。不能寄希望利用菌苗減少攜帶者的感染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