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規模化豬場的豬病中,豬寄生蟲病常常被管理者忽視,但由此病造成的影響則嚴重影響到豬的生產性能和豬場的盈利能力。筆者通過收集關于規?;i場寄生蟲病的感染情況與綜合防控措施研究,掌握了豬感染寄生蟲的種類、感染率、感染強度等重要參數,并將此成果與雛鷹公司的驅蟲方案結合起來,并進行實施,最終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關鍵詞:規?;i場;寄生蟲感染;防控措施;驅蟲方案
中圖分類號:S851.3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1-0769(2017)03-0063-04
我國是世界養豬大國,也是豬肉產量第一大國。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規?;s化逐步取代小散戶的養殖模式,豬病的防治措施也逐步由治療向預防意識轉變,很多病毒細菌性疾病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然而常常被管理者忽視的豬寄生蟲病是危害我國養豬業的主要疾病之一,嚴重影響了豬的繁殖性能和生長發育性能,導致上市時間延長,降低了生產者養殖利潤。有數據顯示,豬寄生蟲病可導致飼料轉化率下降5%左右,每頭育肥豬多消耗飼料l7.1 kg~l7.8 kg,上市時間延長5 d~10 d。更加嚴重的可導致豬發病,甚至死亡,給生產者造成嚴重經濟損失。此外,寄生蟲病還會影響豬肉品質,嚴重影響市場銷售,甚至危害人類健康,嚴重制約著養豬業的發展[1]。
為更好地了解豬場豬寄生蟲病的發生情況,掌握豬感染寄生蟲的種類、感染率、感染強度,以便為其他規?;i場提供有效防治寄生蟲病科學依據,筆者特收集關于規?;i場寄生蟲病的感染情況與綜合防控措施研究及結合雛鷹公司驅蟲方案實施取得的成效,擬訂此文章以供同行業同事參考。
1 豬場常見寄生蟲種類[2]
1.1 消化道
1.1.1 寄生于小腸
豬類圓線蟲、蛔蟲、姜片吸蟲、蛭形巨吻棘頭蟲、鞭蟲、隱孢子蟲和豬等孢球蟲。其中豬蛔蟲的危害和流行最為嚴重。
1.1.2 寄生于大腸
有鞭蟲(毛首線蟲)、結節蟲(食道口線蟲)和結腸小袋纖毛蟲,后者為人畜共患寄生蟲。
1.1.3 寄生于胃
有胃圓線蟲,但危害較輕。
1.2 呼吸道
有肺線蟲(肺絲蟲,又名后圓線蟲),寄生于豬支氣管和細支氣管內。它的中間宿主是蚯蚓,因此戶外散養或放養豬多發。能夠導致豬咳嗽,喘氣等呼吸道疾病癥狀的寄生蟲還有蛔蟲和腎蟲的幼蟲在肺臟處的移行。
1.3 泌尿道
有腎蟲(又名有齒冠尾線蟲),寄生于豬腎臟內,可使育肥豬后期出現后肢跪地行走,不能負重的情況。
1.4 皮膚內
有豬疥螨、蠕形螨和血虱。最為常見的是豬疥螨,繁殖母豬和種公豬多見,主要寄生在豬的耳廓內面,主要特征是癬癢癥,發病豬表現皮膚發炎、奇癢、脫毛、消瘦,但病變程度存在個體差異。
1.5 全身
有豬旋毛蟲、囊蟲、豬肉孢子蟲和弓形蟲。豬囊蟲(即豬囊尾蚴)是人的有鉤絳蟲(又名豬帶絳蟲)的幼蟲,多發生于散養豬,規?;︷B豬發生率很低,但它的成蟲階段則是可感人人的豬帶絳蟲。以上這些都是可導致人畜共患的疾病,但發病率較低。
2 豬場常見寄生蟲的分類
就豬寄生蟲的控制而言,了解豬場中寄生蟲的種類對驅蟲藥物的選擇有重要意義。根據寄生蟲對豬場豬的危害程度及流行情況,可以將其分為兩類:主要寄生蟲和次要寄生蟲。
2.1 主要寄生蟲
是指可以引起全國流行并能在不同類型豬場(包括規模化、放養或散養)的豬群中檢測到的寄生蟲,有:鞭蟲、圓線蟲、結節蟲、球蟲、疥螨、隱孢子蟲和虱子等。
2.2 次要寄生蟲
是指只在全國某些地區或只在衛生條件較差的豬場中可檢測的寄生蟲,有:肺線蟲、腎蟲、肺絲蟲、紅色胃蟲等。雖然被這些寄生蟲感染的豬會給養豬生產者帶來較大的經濟損失,但這種情況并不是普遍發生。
3 豬場常見寄生蟲的成因
能夠造成豬場豬寄生蟲病發生的原因很多,但要想得到有效的控制,必須結合良好的飼養管理。同時輔以驅蟲藥的正確使用,將能很好地控制寄生蟲的感染。在生產實踐中我們會發現一些管理較好的豬場蠕蟲感染在所難免,這說明寄生蟲有超強的生存、感染和繁殖的能力,它們能在任何生產模式的豬場中生存。它們只需很低的感染劑量如少量感染性蟲卵或幼蟲就可以引起整個豬群感染。
一個豬場寄生蟲感染的發生和發展取決于多種因素:① 圈舍的清潔消毒程度;② 上一批次豬感染寄生蟲的程度;③ 豬場中可檢測到的寄生蟲的種類;④ 豬舍的建設工藝和衛生狀況是否為寄生蟲的直接接觸傳播提供條件。
國內,楊光友等[1]、趙俊龍等[3]、陳漢忠等[4]和劉偉等[5]分別對四川、湖南、廣西和湖北的規模化豬場寄生蟲感染情況進行報道,寄生蟲感染率分別為:61.11%、81.88%、28.70%的17.68%;與農戶散養或小群飼養[6]相比,河南省加快推進畜牧產業發展,生豬集約化、規?;B殖逐步加大,在豬品種結構、飼料營養、飼養管理及衛生條件等方面已完全不同于傳統模式。仇書興等[7]對河南省不同地區規?;i場寄生蟲的感染做了詳細的調查,不同階段感染寄生蟲種不同。徐運芳[8]在對灌南縣規?;i場寄生蟲感染調查發現妊娠母豬的感染率最高達24.14%,保育豬的感染率最低僅為0.78%。
4 豬場常見寄生蟲對養豬生產的影響
4.1 寄生蟲對養殖生產的經濟影響
寄生蟲的長期存在,必須考慮其對養殖生產的經濟影響。
傳染性疾病的特點是傳播快、發病急,導致豬死亡,被管理者高度重視;而體內寄生蟲,尤其是線蟲也能引起豬的死亡,但常表現的癥狀是食欲下降,增重慢,飼料轉化率下降及易感染其他疾病等。寄生蟲所造成的危害與其所處的地理環境,飼喂方法,管理水平,飼料營養狀況,豬品種結構和所感染寄生蟲的種類有關。在一般情況下豬感染寄生蟲后臨床癥狀不明顯,也不如傳染性疾病造成的損失明顯,這就使管理者習慣性時刻不離傳染病的防控,而忽視對豬寄生蟲病的防控[9-10]。寄生蟲感染除了導致生長豬增重減慢和飼料報酬下降外,還可引起母豬的空懷、流產、產死胎、木乃伊胎,引起豬死亡,甚至還可導致屠宰后胴體的部分或全部廢棄,給生產者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11]。
4.2 豬蛔蟲病是豬場最為常見的寄生蟲病
有數據顯示,將輕度感染豬蛔蟲的豬與未感染達到同樣上市體重豬做比較,感染的豬飼料利用率下降5.6%,約合10.4 kg飼料。劉杰等[12]調查報告顯示大慶地區豬蛔蟲主要流行于夏秋季節,感染率分別為77.5%和80%,冬季則為67.5%。楊淑清等[13]調查了齊齊哈爾地區,豬蛔蟲的感染率為41.9%。楊光友等[1]對四川豬寄生蟲的感染調查發現蛔蟲的感染高達38.33%。美國豬場的豬蛔蟲的感染率為70%(Kennedy等,1988)。
4.3 豬疥螨對豬場的危害
豬疥螨是世界各地規?;i場豬群的常發性疾病,在散養豬場中更為普遍。目前研究資料表明:豬疥螨不僅對母豬的飼料消耗量、仔豬出生窩均重和仔豬成活率有影響,而且對斷奶仔豬后期生長的料肉比也是十分顯著的影響,經濟損失可達產值的10%左右;母豬疥螨感染率很高,疥螨可由母豬傳染給仔豬[14]。仇書興等[7]調查發現河南省由于規?;i場管理比較規范,總體感染程度并不嚴重,這可能與河南秋冬季節,天氣陰濕寒冷的氣候環境有關。
在楊光友等[1]的調查中,四川豬疥螨感染率達到73.3%。而昆明地區,楊建發等[15]也發現豬疥螨感染率達40%,是危害最大和感染率最高的體外寄生蟲。
4.4 球蟲的感染在豬場寄生蟲感染中普遍存在
仇書興[7]對河南省不同地區規?;i場進行寄生蟲感染情況調查,發現球蟲的感染率最高,各個生長階段感染程度不同,總的平均感染率為41.73%,比劉偉報道的29.5%(101/295)高[3]。趙俊龍調查湖北省規模化豬場的球蟲感染率達43.70%[5]。楊光友等[16]對四川省仔豬感染球蟲進行了系統的調查。國外,EijckIA報道,在荷蘭的有機農場豬球蟲感染率高達90.9%,使用年限較長的豬場豬球蟲感染率為66.7%,散養豬場豬球蟲感染率分別為43.8%[17];波蘭Pilarczyk等曾調查當地野豬艾美耳屬球蟲有58.5%的感染率 [18]。
4.5 人獸共患的結腸小袋纖毛蟲和隱孢子蟲感染應引起重視
李培英等[19]對合肥市部分規模化豬場的豬寄生蟲感染情況調查中發現,普遍現象是結腸小袋纖毛蟲的感染較多,只是感染豬臨床癥狀表現不明顯,這與結腸小袋纖毛蟲的條件性致病作用可能有關[20]。在仇書興[7]的調查中,河南規模豬場豬結腸小袋纖毛蟲的感染率達到9.48%。結腸小袋纖毛蟲在豬群的各個生長發育階段均有感染,比較嚴重的感染階段在育肥豬和種豬,感染率較低階段為哺乳仔豬和保育豬,并且隨著日齡增長感染率隨之升高,這與翁亞彪等的報道結果一致[20]。結腸小袋纖毛蟲是人獸共患機會性原蟲,能夠導致人的消化道出現臨床癥狀,也已有關于結腸小袋蟲感染人的泌尿系統 、盆腔和鼻腔報道 [21],這可能是導致免疫抑制病人腹瀉的重要病原之一[22]。
趙長城等[23]報道安徽省豬隱孢子蟲感染率達10.05%。仇書興[7]調查結果表明河南省豬隱孢子蟲的感染達到11.35%,感染率最高階段在2月齡以內的豬群,臨床癥狀表現不明顯。隱孢子蟲在艾滋病病人的感染率為48%,兒童的感染率為17.5%,尤其是艾滋病患者或者免疫功能不健全者,會引起嚴重的水樣腹瀉或危及生命。隱孢子蟲對人的致病性不僅表現在兒童或是免疫力不健全者,也可能會使免疫功能正常的人有急性自限性腹瀉現象的發生。目前在世界公認的能引起人腹瀉的6種病之中,隱孢子蟲病也被列人其中,l986年世界衛生組織于將人的隱孢子蟲病作為判定懷疑感染艾滋病的一項指標[24]。豬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經常直接或間接接觸的動物,與人類進化關系較近,是該病的重要傳染源,其包囊在潮濕環境中能生存2個月,易感者飲用了被包囊污染的水或采食被包囊污染的食物而感染。被報道的患者均有與豬接觸的病史,豬糞污染水源,在衛生條件不良的情況下,可能造成人的感染。此外,豬隱孢子蟲對人類的致病性和感染機制尚不太清楚,豬隱孢子蟲對人類的衛生健康是一種潛在威脅,因此,日益引起國內外醫學界和獸醫學界的廣泛關注[25]。
5 規?;i場常見寄生蟲的綜合防控措施
5.1 豬寄生蟲的控制策略
一直以來豬寄生蟲病被認為是影響養豬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因素之一,尤其是伴隨規?;⒓s化養殖模式的推廣應用使一些過去少見的或危害不嚴重的寄生蟲如結腸小袋纖毛蟲、類圓線蟲和鞭蟲等病原感染日益普遍且危害漸趨嚴重[26-27]。由于其豬群飼養密度大,豬舍建設相對封閉,很少的自然光照和完全的機械通風,也給土源性寄生蟲的生存創造了有利條件[28-29]。
在寄生蟲的控制之前要懂得何時、怎樣和應用什么樣的驅蟲藥物來阻止豬感染寄生蟲,對已感豬怎樣干預寄生蟲的成熟和產卵等生命過程,防止污染豬圈或豬舍,將濟損失降到最低。我們要做的是在豬場正常生產過程中切斷寄生蟲的感染周期,終止感染。首先需要實驗對自身豬場的寄生蟲感染情況進行摸底調查,根據調查結果包括感染的寄生蟲類型和嚴重性來設計一個預防性控制計劃。如果檢查結果豬場的寄生蟲感染率很低,那么為了預防感染,我們就要生產實施一個基礎的預防性方案。
5.2 藥物的選用
常用的抗寄生蟲藥物:硝氯酚、左旋咪唑、敵百蟲、丙硫咪唑、芬苯噠唑、阿維菌素、伊維菌素、新型復合驅蟲藥(含伊維菌素、芬苯噠唑、增效劑、穩定劑)等。
雛鷹公司規?;i場采用的是新型復合驅蟲藥:胖可求(芬苯達唑粉)拌料,配合倍特(5%溴氰菊酯水合劑)體表驅蟲,安全可靠,有效驅除豬體內外主要危害性寄生蟲。對于放養或散養模式豬或地方品種豬,再配合伊維菌素注射(或拌料)可有效控制線蟲的感染。
5.3 驅蟲模式
5.3.1 定期驅蟲,控制或消除了傳染來源
各個規模化豬場因其規?;?、集約化程度不同,自有的生產操作流程存在差別,可根據自身的實驗室檢查結果,總結其豬場內寄生蟲感染的種類及疫病流行規律、在保證正常的生產操作流程的情況下,制訂一套固定的生產定期驅蟲制度,將控制或消除寄生蟲工作作為一種常態工作落實到位。
5.3.2 具體操作程序
5.3.2.1 種母豬、公豬
每年3月中旬、9月中旬,胖可求2 kg拌料1 t,連喂7 d;溫度適宜的情況下,用藥期間黃昏時,倍特按照1∶800的比例稀釋,用消毒槍均勻噴灑豬體(母豬噴2 kg稀釋液,公豬豬噴2.5 kg稀釋液)和環境,若有外寄生蟲感染壓力,間隔一周再噴霧一次;夏季可每間隔一周增加噴霧次數。
5.3.2.2 每批次仔豬
20 kg體重時,胖可求400 g拌料1t,連喂7 d;若感染嚴重,4月齡時,480 g拌料1t,連喂7 d;3月中旬至9月中旬,與倍特聯合使用,方法同種母豬、公豬。
5.3.2.3 每批次后備母豬
胖可求720 g拌料1t,連喂7 d;3月中旬至9月中旬,與倍特聯合使用,方法同種母豬、公豬。
5.3.2.4 加強飼養管理搞好環境衛生
注意環境消毒,加強飼養管理,滅鼠、防鳥等措施,用多種方法切斷傳播途徑,減少或消除感染機會;采用多種措施保護易感動物,全面提高動物抵抗力;設置實驗室檢疫流程,新購買的豬或從外地其他同級單位內調來的豬,都要上報實驗室進行疫病和寄生蟲的隔離檢疫,符合要求被證實完全健康后方可入場混群飼養,以達到消滅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動物的目的 [30-31]。
6 結語
通過以上方案的實施,雛鷹公司規模化豬場豬寄生蟲感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值得提出的是,再成熟的一套驅蟲方案也要結合自身的情況而有針對性的實施,給對藥、用對時間、準確劑量,同時配合搞好環境衛生提高飼養管理水平,這樣才能充分發揮藥效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參考文獻:(31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