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一年,A股在年初遭遇熔斷,此后維持震蕩格局,令市場賺錢效應大大降低,年尾又有債市震蕩掏空收益,因此2016年行業整體難獲豐收。
不過,私募基金領域向來不缺乏黑馬。與部分遭遇業績滑鐵盧的基金產品相比,不少私募基金憑借靈活的倉位調整,把握波段機會,還是獲得了較高的投資回報,成為殺出眾多私募基金的黑馬。
黑馬名單都有誰
上個月,不少私募基金的年度業績榜單陸續公布。回顧2016年,可以說整個市場賺錢效應不明顯,不少產品都處在不溫不火的狀態。2016年,獲得超額收益的產品,還真是找不出幾家。
好買基金數據顯示,2016年受到基礎市場的影響,私募基金收益不佳。整體來看,2016年業績表現處于-10%~0%區間內的基金數量最多,占總數的38%。其次是0%~10%的,占比23%。
據Wind資訊統計,目前全市場存續中的私募證券基金超過3.9萬只,其中2016年持續公布業績的產品有5156只,平均收益率-3.93%。受大宗商品的集體反彈影響,管理期貨全年業績表現最好,上漲19.19%;宏觀策略其次,上漲12.40%。而全年業績表現最差的兩類投資策略是股票策略與組合基金策略,收益率分別為-5.92%、-5.27%。
盡管整體業績不是太理想,但值得一提的是,許多成立不久的私募基金,反倒是因為躲過了去年上半年的幾次重大震蕩,而獲得了不錯成績,不僅給私募投資者帶來了驚喜的回報,而且也成功成為一匹黑馬,受人關注。
股票策略黑馬
名稱:藍海一號
成立時間:2015-12-23
年度回報:180.92%
基金經理:蘇思通
基金公司:藍海韜略
成為黑馬的秘籍:從藍海一號的凈值走勢來看,這只產品在2016年年初市場連續暴跌時保持空倉,很好地躲過了股災。此后隨著市場企穩逐步建倉,到2016年2月初已經累計獲得20%左右的收益。隨著市場走出一波反彈行情,藍海一號又開始逐步加大倉位,至2月底累計收益高達55.1%。2016年3月初市場再度從暴跌中爬起來,藍海一號的凈值曲線走出了更陡的斜率,累計收益高達89.50%,一舉確立了全年的領跑優勢。而該私募基金經理為蘇思通。他對于資本市場有著敏銳的直覺以及前瞻性把握,在深入研究后以出手犀利而聞名,市場人稱“快刀八郎”。
總結:快狠準
債券型基金黑馬
名稱:茂典9號
成立時間:2015-12-01
年度回報:46.14%
基金經理:梅東亞
基金公司:中歐盛世
成為黑馬的秘籍:盡管債市年尾震蕩,但是2016年10月之前,債市還是擁有不錯收益。而從該基金凈值走勢圖可以看出,2016年4月15日前該產品累計凈值處于水平面以下,而后直線拉升突破單位面值“1”,并且此后一直處于中債指數線之上,穩健運行至2016年結束。基金經理梅東亞歷經幾輪牛熊,始終堅持把絕對收益作為投資信條,其風格穩健,善于發掘價值估值洼地。
總結:經驗豐富,選債能力強
宏觀策略黑馬
名稱:91金融環球時刻2號
成立時間:2015-05-28
年度回報:67.89%
基金經理:孫奎
基金公司:環球時刻
成為黑馬的秘籍:該類基金中,有70.37%的產品全年取得正收益,平均回報為12.40%。可以說,這類基金的整體收益都還不錯。而91金融環球時刻2號之所以能成為這類基金的一匹黑馬,是因為該基金成立時間不長,但是投資范圍豐富,包括權益類、現金類、固定收益類、衍生類等金融產品,并且采用程序化交易策略。另外,該產品基金經理孫奎擁有22年金融從業經驗,1994年進入金融市場,善于捕捉投資機會的戰略轉折點,具有豐富的海外市場經驗和投資渠道。
總結:人機結合
管理期貨策略黑馬
名稱:東華期貨主動平衡1號
成立時間:2015-07-01
年度回報:278.37%
基金經理:花蕾芬
基金公司:東華期貨
成為黑馬的秘籍:管理期貨基金向來就容易出現黑馬,再加上2016年期貨市場機會較多,黑色系、有色金屬、農產品等很多期貨品種出現了大幅的趨勢性波動,所以2016年管理期貨類的私募基金普遍取得了不錯的業績,而且有不少黑馬殺出,登上前10的排行榜。最突出的還是東華期貨主動平衡1號。此前,市場一直猜測,2016年收獲無數業績奇跡的固利資產趨勢進取策略有望成為管理期貨類冠軍,但是沒想到卻被東華期貨的兩只基金甩到后面。不僅如此,東華期貨主動平衡1號還是全部私募基金的頭籌,成為私募業的新秀。該基金的基金經理花蕾芬擅長形態分析與資金管理,實戰經驗豐富。
總結:牛人帶領
(注:1.產品數據凈值日期截至2016年12月31日;2.統計與排名不包括成立不滿一年的基金;3.統計與排名不包括分級產品)
經驗
縱觀這些黑馬,我們發現人家都是剛成立不久的私募基金。這些基金之所以能成為收益黑馬,不排除部分新私募想通過業績樹立品牌,因此動力較強。同時,新私募管理規模小,操作上比較靈活,實現高收益相對容易。此外,2016年的行情比較適合短線波段操作,這也有利于管理規模較小的私募。反之,部分成立時間久,追求業績穩定的私募反而出手較為謹慎,也容易錯失機會,因此表現中規中矩。
所以,對于私募來說,若想在行業中脫穎而出,那還真需要基金經理們手法凌厲、踩點準,時刻保持快狠準的態度。
不過,不管是私募還是公募,不可能有常勝將軍。2016年的私募基金年終業績排名雖然塵埃落定,但無論是投資者還是私募機構,2016年已經結束,不應過分看重名次,更重要的是應將目光放在2017年的投資布局上,爭取年底有個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