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棉花市場行情出現了難得的轉機,不僅鄭棉盤面大幅上漲,現貨市場也持續大漲。2017年里,棉花市場行情會如何表現,能否繼續站立在黑土地上叢中含笑?這種期盼,無論是對棉農還是對期貨市場都是美好的愿望。
內地棉花產量下降
今年是我國取消棉花收儲政策的第四年,前兩年市場價格低迷,2016年棉花市場可謂漲勢如虹。根據全年期價上漲的軌跡看,可以分成兩個階段的上漲。第一階段的上漲大概在2016年年初至7月中旬,棉花市場現貨資源的緊缺是價格上漲的主要推動力量;第二階段的上漲在2016年9月初至年末這個階段,而這一階段的上漲更多的是金融屬性所主導。
去年,棉花價格波動比較大。先是價格在3月初大跌,期貨價格低于1萬元/噸,隨之4月價格大幅拉升,被拉到了1.3萬元/噸以上,6月繼續拉漲,被拉到了1.6萬元/噸以上,回調后高位震蕩。
2016年度棉花供需存在較大的缺口,主要依靠國儲棉來補充缺口,因此儲備棉輪出的政策時刻影響著棉花價格的走勢。
魯證期貨棉花研究員周大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從去年內地產區棉花的實際種植面積和產量分析,內地棉花面積和總產量下滑的態勢十分明顯。
2016年12月20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全國棉花產量數據顯示,全國棉花產量為534.3萬噸,比2015年減產26.0萬噸,下降4.6%。整體來看,種植面積減少是去年我國棉花產量減少的主要原因。繼2014年、2015年棉花種植面積減少后,去年又繼續減少。
河南方城縣棉農王宏偉道出了其中原因,現在種植棉花成本太高不劃算。雖然籽棉的收購價格提上來了,但是忙活一年下來,除去人力、化肥等成本,基本不賺啥錢。細算下來,還不如種點小麥瓜果之類的。
據了解,2016年全國棉花種植面積為5064.2萬畝,比2015年減少630.8萬畝,下降11.1%。分地區看,新疆棉花種植面積比2015年減少148.8萬畝,下降5.2%;其他省份棉花種植面積減少482.0萬畝,下降17%。
新疆棉業迅速崛起
盡管我國最大的產棉區新疆棉花種植面積減少,但由于每公頃單產增加151.5公斤,棉花產量仍達到359.4萬噸,比2015年增加9.1萬噸,增長2.6%。新疆棉花產量占全國的比重進一步擴大,達到了67.3%,比2015年提高4.8個百分點。
據記者了解,受棉花資源短缺和人工成本增加等問題困擾,內地產區棉花下游產業發展緩慢,很多大中型涉棉企業開始外遷,一是進入新疆開辦新廠,二是進入東南亞等地設立分廠。
新疆棉花產量之所以穩中有升,除了政策扶持的因素以外,種植技術及單產提升也是重要原因。近年來,由于在新疆棉區實施直補政策效果顯著,新疆棉花產量占全國的比重持續攀升,2016~2017年度達到67%左右。
例如,新疆有關機構將紡織服裝企業貸款貼息、出疆運費補貼等補貼周期從一年縮短到一季度;設立規模100億元左右的紡織服裝產業引導基金,對國內知名紡織服裝企業在疆投資企業開展股權投資,降低融資成本;由政府所屬國有資產投資公司在重點紡織服裝產業園區及南疆四地州人口集聚的鄉鎮建設標準廠房,三年免租金給內地來疆投資的企業使用;設立紡織服裝產業國際市場拓展專項資金,對在新疆設廠的服裝、家紡等出口型企業給予專項支持,支持生產型企業開拓中西亞、俄羅斯和歐洲等向西市場等。
由于政策扶持等為新疆棉花產業的發展營造了較好的市場環境和產業生態,加上新疆地處亞歐大陸地理中心,是向西開放的橋頭堡和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核心區,未來新疆不但是我國最主要的棉花產區,而且還將成為最重要的棉紡織生產基地。
2017年棉花價格上移
今年,棉花供應有新疆棉、地產棉、進口棉和國儲棉。
預計新疆地區的紡織規模很快會達到2000萬錠,年消費棉花200萬噸左右,這意味著將有50%左右的新疆棉花就地消化。
進口棉方面,假如仍然限制僅發放89.4萬噸的配額,那么今年棉花進口量在89.4萬噸左右,變化不會太大。
儲備棉方面,根據發改委公布的儲備棉輪出政策,今年新棉上市期間(目前至明年2月底)不安排儲備棉輪入,2017年儲備棉輪出銷售將從3月6日開始,截止時間暫定為8月底,每日掛牌銷售數量暫按3萬噸安排。可推測出2017年儲備棉輪出量在375萬噸左右。
“去庫存”大背景下,2017年棉花進口繼續被配額政策所限制,棉市重點仍是消化國儲棉,因此,棉花供應局面與2016年相差不大。伴隨國儲棉庫存逐漸減少,龐大國儲庫存對市場的壓力明顯減弱,因此棉價仍存在突破空間。
2016年前11個月,我國進口棉花量累計僅75.31萬噸,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國儲棉去庫存的速度非常快,2015~2016年度棉花庫存減少260多萬噸,而2016~2017年度棉花庫存預計減少350萬~400萬噸,以此類推到2016~2017年底,儲備棉即將消化完。預計2017年我國進口棉花量或將增加,或者是以中儲棉為主導的形式在外采購,或者是以增發大型貿易商和紡織企業配額的形式。
從國際棉花基本面講,2016~2017年度全球棉花產量較去年都增加,美棉增加幅度較大,2017年年初,隨著印度棉的大量上市,美棉和印度棉將形成競爭格局,屆時國際棉花價格預計將震蕩偏弱勢。但是從目前的美棉簽約情況來看,美棉的銷售壓力并不大,特別是去年中國簽約美棉量大增。因此,預計今年國際棉花價格可能前期偏弱,后期隨著棉花銷售進度較佳,價格或再次偏強。
由于中國進口配額制度,2017年1%的關稅內配額仍為89.4萬噸,而且國內棉價高于國外,因此,國內市場與國際棉市之間的直接聯動關系較弱,并且新的一年除中國外全球棉花供應略微偏松。
總之,2017年無論國內市場還是國際市場,在產量大幅縮減下,棉花周期已明確反轉向上。盡管短期棉花價格可能出現波動,但在供給缺口持續下,棉花價格中樞將持續上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