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則意味著風和日暖,萬物呈現勃勃生機。2017年2月3日正是立春的日子。立春,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有《立春》詩云:“東風帶雨逐西風,大地陽和暖氣生。萬物蘇萌山水醒,農家歲首又謀耕。”自古以來,中國就把立春之日作為春季的開始,同時也是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這個節氣自然有眾多民俗文化融入其中。而以食補為主的春季養生也一直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在這春意萌動的最好時光里,又怎能少了暖心暖胃的食療清單呢?
立春養生早知道
春季萬物始生,陽氣升發,人體五臟六腑蓄積的內熱開始往外散開,容易導致肝火旺盛,從而影響到脾胃。因此,在春季養生上要注意疏肝理氣。可以通過食療來達到養肝護肝的效果。例如,飲食方面調養適宜清溫平淡,忌油膩、生冷及刺激性食物。不妨選擇菠菜、大棗、蜂蜜、蔥、春筍、山藥等以增強脾胃功能,抵御肝氣不舒。另外,可以適當地吃些西紅柿、蘿卜、芹菜等蔬菜和柑橘、檸檬等水果補充維生素,提高人體免疫能力。
雖然春季氣溫上升不少,但往往還有陰晴不定忽冷忽熱之感,所謂“乍暖還寒”就是如此。對于體質較弱的人來說,應該盡量避免驟減衣物。因為處于此時的人體皮膚血管舒張,汗孔松弛,若驟然減少衣物,易使風寒侵入體內,引起感冒、發燒、呼吸道等疾病。但若 “春捂”得當,既順應了陽氣升發的需要,又是自我保健的良方,將會減少許多疾病乘虛而入的機會。因此,在飲食上可以增加大蒜、洋蔥、香菜、蔥花等食物,也具有殺菌防寒的效果。
說完了食療養生,精神養生也不容忽視。生活中要順應自然規律,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同時要放松身心,保持心情愉悅舒暢。立春過后較干燥,容易犯困,適當飲些清香爽口的花茶不僅可以提神醒腦,而且可以促進人體陽氣生長,驅散冬季聚積在人體內的寒毒之氣。例如,玫瑰花茶性溫,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具有疏肝理氣、平衡內分泌等功效,對肝與胃有調理作用,也可消除疲勞。
食補清單你get了么
蝦仁韭菜
俗話說得好“一月蔥,二月韭”,春季的韭菜十分鮮嫩。韭菜性溫,有補腎補陰的功效,同時還能促進腸胃蠕動,治療便秘、解毒、降脂。要說食補,推薦蝦仁韭菜這道補腎陽的美味菜。取蝦仁40克,韭菜270克,雞蛋1個,所用調料有醬油、淀粉、鹽、植物油、香油。先將蝦仁洗凈,水分要瀝干,把韭菜擇洗干凈,切成3~4厘米長的段狀。雞蛋打破盛入碗內并加入淀粉、香油均勻攪拌成蛋糊狀,之后把瀝干的蝦仁倒入其中拌勻腌制約15分鐘。炒鍋油熱后,先將蝦仁下鍋翻炒,待蛋糊包裹蝦仁成焦黃色后放入韭菜同炒,根據個人口味適量放入調味品即可出鍋。

蘿卜燉牛肉
白蘿卜素有“小人參”之稱,具有抗癌、軟化血管、幫助消化的作用,也是初春最物美價廉的養生菜之一。蘿卜燉牛肉是一道家常菜譜,湯美味鮮且不難做。把牛肉和蘿卜洗凈都切成塊狀,再切一些姜片、蔥花和香菜備用。鍋中清水燒開放入肉塊過水后撈出用涼水沖洗干凈。將姜片、蔥段和紅干椒爆炒出香味再放入牛肉、生抽和料酒翻炒均勻至變色。把溫水添入沒過牛肉并放入八角,先用大火煮開后,改由中小火燉煮。40分鐘左右時加入蘿卜繼續燉煮約20分鐘即成,最后也可撒些香菜末來提鮮。
菠菜雞蛋
菠菜為春季應時蔬菜,食用菠菜不僅滋陰、疏肝養血,還具有通血脈、止咳潤燥的作用。菠菜炒蛋屬于浙菜系,菜味清淡營養含量較高,還是一道很好的補血菜品。做菜前需先準備菠菜400克,雞蛋2個,適量的食油、鹽、蔥花和蒜末。把雞蛋打入碗內加入少許鹽攪勻備用。將菠菜擇洗干凈并切成3厘米長。炒鍋備好倒入食用油,油熱后倒入雞蛋液,待雞蛋稍微凝固可翻炒起出。再將余油加熱,放入蔥花、姜末小炒出香味的同時,將菠菜入鍋翻炒并加入少許食鹽,最后和雞蛋同炒。
紅棗山藥粥
春季吃甘味食物可以滋補脾胃,其中紅棗、山藥就是最佳選擇。紅棗、山藥和大米一起熬粥可以預防胃炎、胃潰瘍的復發,減少患流感等傳染病的幾率,非常適宜春季食用。做粥時提前把大米、紅棗泡上20分鐘。把山藥去皮切成小塊,用清水反復沖洗后再浸泡防止變色。將食用油滴入泡好的米上攪拌放置幾分鐘,可使粥入口滑潤。把鍋中的清水燒開待米粒煮至松散時倒入山藥和切開小口的紅棗一起慢慢細煮至自己喜歡的黏稠度關火。
蜂蜜柚子茶
味道甘甜的蜂蜜水被稱為“春季第一水”。中醫認為,蜂蜜味甘,入脾、胃二經,能補中益氣、潤腸通便。柚子,含有豐富的維他命C和柚子酸,蜂蜜和柚子完美結合而成的蜂蜜柚子茶在春季不僅清熱降火去春燥,而且嫩膚養顏,受到很多女性的喜愛。做法也很簡單,把剝下的柚子皮放入清水用中火約煮10分鐘退去皮中苦味,并將其切成約2~3厘米細絲放入鹽水中腌制1小時。最后把處理好的柚子皮和撕成小塊的果肉放入干凈無油的鍋中,加適量清水和冰糖,用中小火熬制1個小時,中間注意時常攪拌。晾涼后可用溫水沖服,味道極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