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資深吃貨的最高境界是吃遍天下美食,他的執著不亞于去追求一個女神級的女孩,當女孩與美食同時出現在他面前時,魚和熊掌皆可兼得也!
一種食物,漂洋過海,在勁道的小麥面粉里,和著精心挑選的食材,緩慢地加入秘制的醬料,將切成碎末狀的扇貝、章魚丸均勻攪拌成軟硬適中、似連似斷的面糊,在輕巧纖細的手指尖緩緩進入特制的模具中,隨著火候慢慢進入最佳狀態,鑲嵌于模具中的食物漸漸鼓了起來,美女用特制的廚具不停地撥動著,在時鐘一分一秒的嘀嗒聲,一個透著海鮮氣味和小麥香味的美妙食物展現在你的面前,圓球狀的表面呈焦黃焦黃的顏色,圓鼓鼓的猶如一顆精致的小炸彈,這就是臺灣著名的小吃——炸彈燒。
每一種美食都有一個美好美妙新奇的故事,炸彈燒也不例外。
傳說炸彈燒起源于臺灣,是民間流傳很久的一種風味小吃。這就要追溯到民國時期,臺灣著名美食家張之遠先生起初將肉、魔芋等加入調開的小麥粉面糊里,煎燒后放在食攤上賣,皮酥肉嫩味美價廉,廣受食客好評。后來,張先生開始使用章魚作為原材料,并在面糊里調入獨家秘制醬料,煎燒出的丸子更是轟動大街小巷。因每個章魚丸都圓滾可愛,餡兒味鮮而香,多款花式搭配,給人炸彈式驚喜的同時,爆發出更加豐富的營養快樂,故名之曰炸彈燒。
追求時尚和體驗異國風情,是消費者嘗試臺灣料理的不竭動力。如今,年輕人已成為炸彈燒的消費主力軍,占據了大眾消費比例的75.86%,其中以白領、IT業人士、學生等不同行業的年輕力量居多。
當炸彈燒在綠城鄭州最繁華的商業區出現時,有誰會知道這顆美食“炸彈”居然藏匿于德化街無限城的負一樓,仿佛和眾多美女帥哥吃貨在做一個古老又驚奇的游戲——捉迷藏。
《理財》雜志記者如約而至,在炸彈燒美食店一探究竟。帥哥老板小趙告訴記者:“我有一個夢想,就是和美食聊天、做伴,用心去做好每一份炸彈燒,把這種美食當作一件藝術品奉獻給顧客。無論是色澤、軟硬還是咸淡,都精心調制到極致,讓顧客的舌尖碰觸到炸彈燒,就成為一種享受,而不僅僅是為了填飽肚子。”
同時,外皮金黃酥脆,入口新鮮味美,純正誘人的炸彈燒使用精致的餐具器皿、別樣的口味需求、形式新鮮的用餐模式,令眾多食客眼前一亮,仿佛一位天使在向每一位資深吃貨招手。
據說,炸彈燒來到鄭州竟是一次偶遇,真的和一見鐘情有關。帥哥老板在暢游寶島臺灣時竟然意外地發現了炸彈燒,在臺北的一家店里,明媚的陽光傾灑在別致的窗欞上,一個透著陽光的女孩在品味著炸彈燒的美味,那份迷人的美食享受竟然定格在臺北一條小巷的盡頭,定格在帥哥的心中。
而今,那個在臺北小巷品味炸彈燒的蘇州女孩來到了鄭州,為綠城人做著那充滿愛情誘惑的炸彈燒。
一種美食,帶來了戀情,成就了事業。小趙也會真心呵護,用心經營,為了自己的夢想向前沖。